•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8 05:07: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婚姻制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汉族婚制发生了很多变化,同时女真族和党项族的婚制也有了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宋夏金时期汉族婚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在婚姻观念方面,宋夏金时期汉族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开始注重选婿重才,而不是只注重门第。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注重婚嫁论财,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宋夏金时期汉族人的再嫁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寡妇改嫁的自由到渐受约束的再嫁观念的转变,这表明了社会对女性权利的逐渐限制。

在婚龄方面,宋夏金时期汉族人的婚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法定婚龄逐渐推迟,早婚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主婚人之顺位也发生了变化。

从过去的男方为主,到后来的男女双方并重,这表明了社会对男女平等的认识逐渐增强。

同时,宋夏金时期还出现了媒人分等级和官媒设立的情况,这也反映了社会对婚姻的规范和管理逐渐加强。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首先,关于婚龄,宋夏金时期法定婚龄逐渐推迟。在宋代,法定婚龄为男子16岁,女子14岁,但实际上,许多男女士子延迟婚嫁,等到30岁甚至更晚才结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士子在士林中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官员,而科举考试又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准备。因此,为了更好地准备考试,许多男士子在20岁之后才考虑结婚。

此外,对于女性,婚姻往往是对她们生命的一项重大抉择。由于婚姻对女性的前途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女性也会等待更好的选择,或者等待更好的经济条件,才会考虑结婚。

其次,在宋夏金时期,男女双方并重的主婚人制度逐渐形成。在这个制度下,男女双方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并由他们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来协商婚姻的事宜。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主婚人的顺位也由过去的以男方为主变为男女双方并重。这种制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强制性干预,增加了子女自主选择的权利,也符合了宋代注重个人能力和实绩的思想倾向。

最后,婚姻媒介方面,宋夏金时期的媒人分等级并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媒人按照其在社会地位、人脉和知名度等方面的不同,被分为高、中、低三级。

高级媒人通常是一些知名的士族或商人,他们能够为子女物色到更好的婚姻对象,也更能为子女争取利益。中级媒人则更多的是一些社会上的中等阶层,低级媒人则多数是底层人士,为人民群众提供婚姻媒介服务。

此外,宋夏金时期,政府为了加强对婚姻的管理和控制,设立了官媒,官媒成为了一种新的婚姻形式。官媒不仅可以介绍合适的对象,还可以协调婚姻的各个环节。此举不仅使得政府更加掌握了婚姻的节奏,而且也增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同感。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总之,宋夏金时期汉族婚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观念、婚龄以及婚姻形式方面。从选婿重才到婚嫁论财,再到渐受约束的再嫁观念,宋代的婚姻观念逐渐趋向于以双方相互喜欢为前提,不再以门第财富为重要考量。

二、宋夏金时期汉族婚俗礼仪的承变和婚姻特殊类型的发展

在婚俗礼仪沿承与流变中的特色方面,婚仪逐渐简化,相亲习俗肇始,花轿迎亲和婚礼正式普遍用乐,撒谷流行、跨鞍成定制,夫妻交拜习俗的形成,合髻与结发、合卺与交杯酒等。

在婚姻形式特殊类型的发展方面,指腹为婚、童婚与童养媳习俗的开始,中表婚和世婚,赘婿婚,以及冥婚习俗的流行。

在宋夏金时期,汉族婚俗礼仪的承变体现在婚仪逐渐简化。从唐代开始,汉族的婚仪已经相对复杂,包括娶亲前的媒妁之言、定亲之礼、迎亲之礼、婚礼之礼、新房之礼等。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到了宋代,婚礼流程已经简化,只剩下迎亲、婚礼、新房之礼。而且,以前的定亲之礼也逐渐被淘汰,被相亲习俗所取代。

宋夏金时期的相亲习俗肇始,逐渐代替了以前的定亲之礼。在宋代,相亲是指男方先派人送礼物去女方家里,然后再由女方派人回礼物。

如果男方家里觉得礼物合适,就会去女方家看看,如果感觉满意就决定成婚。相亲习俗的兴起,也让婚礼的规模逐渐扩大。

在宋代,花轿迎亲和婚礼正式普遍用乐。在以前,只有官宦人家才有花轿。但到了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花轿逐渐普及,成为婚礼上的一大特色。同时,婚礼上的乐器也逐渐多样化,音乐演奏成为婚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宋代的婚俗礼仪中,撒谷流行、跨鞍成定制撒谷是指新婚夫妻将小麦或稻谷撒入盆中,然后用双手一起撒向四面八方的习俗。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这个习俗源自中国古代传统的祭祀仪式,代表着祈求丰收、福泽的愿望。在宋代,撒谷已经成为婚礼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也是婚礼中比较隆重的一个仪式。

跨鞍是指新娘骑在新郎的马上,然后一同前往新房的仪式。这个仪式在宋代已经非常普遍,它象征着新娘已经完全进入了新家庭,成为了新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代表着新娘要与新家庭共同建立美好的未来。

此外,宋代的婚礼中还有很多细节的礼仪,例如夫妻交拜、合髻与结发、合卺与交杯酒等。夫妻交拜是指新婚夫妻在拜堂时交换拜礼,代表着两个家庭的联姻和新婚夫妻的重要地位。

合髻与结发、合卺与交杯酒等则是新婚夫妻在婚礼上进行的一系列动作,代表着他们对彼此的承诺和感情。

在宋代,相亲习俗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婚恋方式。此外,指腹为婚、童婚与童养媳、中表婚和世婚、赘婿婚、冥婚等特殊的婚姻形式也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和流行。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三、宋夏金时期女真、党项族的婚制及其特殊婚俗

在宋夏金时期,除了汉族的婚制和婚俗外,还存在着党项族和女真族的特殊婚制和婚俗。这些婚制和婚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族群体的文化和社会习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党项族的婚制和特殊婚俗。党项族是西夏王国的主要民族,其婚制与汉族有着较大的差异。党项族通常会进行抢婚,即男方在女方家中进行抢亲,而女方则需要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才能让男方得到认可。

在婚礼上,党项族的新娘通常需要佩戴一种名为“花环”的头饰,用红绸子和彩丝绸制成,代表着新娘的美丽和幸福。此外,党项族的婚姻观念比较开放,一夫多妻制度在该族群体中也很普遍。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女真族的婚制和特殊婚俗。女真族是金朝的主要民族之一,其婚制也有很多特点。女真族的男女婚龄都比汉族晚,男性一般在20岁左右才会结婚,而女性则更晚一些。

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有什么特点?

在婚礼上,女真族的新郎新娘需要穿上蓝色的汗衫和长裙,代表着他们的贞洁和节操。女真族的婚姻观念比较保守,离婚在该族群体中并不常见。

除了这些普遍的特点之外,女真族和党项族在婚礼上还有一些特殊的仪式。女真族的新郎新娘需要在婚礼上相互敬茶,并互相用口中的苹果咬一口,寓意着相互扶持,共同度过艰难的人生旅途。

而党项族则会在新娘到达新家之后,由新郎家长用菜刀将新娘的裙带割断,寓意着新娘已经彻底成为了新家的一份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09: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辽金契丹女真:揭秘古代游牧民族的独特婚姻制度
...姻制度1,收继婚这项婚姻制度是契丹族极为常见的一种婚俗表现形式。什么叫做收继婚?即指一个家庭中的丈夫去世之后,若是这个男的有儿子,那就是儿子收娶除自己母亲以外的妻妾;若是没有
2024-02-13 05:13:00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究竟啥意思?现在全搞懂了
...民族国家,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等都是国家的成员,民国时期“驱逐鞑靼”的口号很快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共和国”。五族”,彰显民族主义。那么曾经被贬称“鞑靼人”的北方少数民族到底是
2023-10-18 16:40:00
聊聊辽宋汉官的入金过程
入仕金朝对于汉族官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多样化的历史现象。在这个时期,有许多汉族官员加入金朝官僚体系,而他们来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这其中,由辽入金和由宋
2023-05-04 10:05:00
金朝从盛世走向衰败只用了20多年,原因值得深思
...起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想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东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作为历史上第一次少数民族大规模入主中原的时期,这段时期下汉族人深受其害。五胡乱华对于中原大地来说是一场浩劫,
2023-09-30 13:52:00
朱元璋为何说元的灭亡在于它的宽仁?
...建立的金朝中期之前,蒙古族处在水深火热的地步,那个时期蒙古族的人口快速下降,再加上当时北方草原地区的严酷气候变化,蒙古民族一度走在了覆灭的边缘。但就在这个民族最为危机的时刻,
2023-04-28 12:52:00
...,他们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彼此交织在一起。 在辽朝时期,蒙古地区被大家熟知为室韦,而女真部落则是由靺鞨族群逐步发展壮大而来。这两大族群当时都在辽朝政府的统治和管辖之下,过着
2024-06-06 09:53:00
满族人是怎么来的?他们是如何统治中国的?
...盛世”,这个见仁见智吧,不做评论。个人觉得,康雍乾时期,最为人称道的地方,不是所谓的“经济发达”,而是军事成就。说实话,我们国家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地盘,还真的是拜清朝所赐。明朝
2023-01-24 21:43:00
与宋朝同时期的辽、金两国都有哪些统治制度
...指导政治思想均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北族政权均向接受儒家伦理的方向演进,辽金两朝有更为多元的政治选择,他们在接纳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大量吸取佛教、道教,以至
2024-04-19 15:34:00
女真人为何能两次统治中原呢
...非偶然,而是他们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结果。在大金国时期,女真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效的政治制度,成功征服了北宋。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实行“藩镇制度”,使得各地的藩镇
2024-10-26 20: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