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太平天国的天王,只有一个:洪秀全。
除了天王之外,前后封的王就多了,到最后,是个广西老乡稍加活动,都能称王,一度高达2700多个王,王爷多了,谁打仗啊?
畸形的封王制度,成了太平天国的覆灭原因之一。
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个阶段的封王情况,以及军事指挥情况。
一、太平天国各个阶段封王情况,以及排位
1、期初封王,只有六个
洪秀全所谓的太平天国教义,就是把基督教教义拿过来,增增减减,如此就成了太平天国的规范了。
在洪秀全那里,帝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而洪秀全对外言称。自己是上帝的二儿子,自称天王。
这样的话语何其荒唐,洪秀全说着说着自己都信了。
搞起义,是需要人的,洪秀全在早期串联了一些人,在1851年金田起义时,人已经不少了。
当年年底,洪秀全开始封王了。
这一年,除了洪秀全自己外,另外封了5个王,这5个王论组织能力,各个都算出彩的。
他们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这五位王,看似差不多,地位其实有高低的。
权力大小排比为:东王、西王是一等王,南王、北王是二等王,翼王石达开是三等王。
按理来说,冯玉山是和洪秀全一起创建的“拜上帝教”,理应占在第二把手的位置,但是,杨秀清和萧朝贵在1848年到1851年间,为了推广“拜上帝教”,做出过巨大贡献,甚至,杨秀清一度以“天父附身”传教,吸引了大量人的加入。
当排座次的时候,杨秀清和萧朝贵两个手腕更为高超,夺权行为更猛,于是乎,两人经过运作,在其他王之上。杨秀清号称九天岁,萧朝贵号称八千岁。
2、封王人数的增加
一个造反集团,想成功,注定没有那么容易。
从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他们就开始受到朝廷的关注。而他们为了打下地盘得以栖身,也开始自行攻打各南方城市。
有战争就会有死亡,哪怕是领导人,也有死亡的概率。
1852年6月,在经过广西全州时,江中源的炮火袭击了太平天国的部队,冯云山中炮离世。
1852年7月底,在攻打长沙时,萧朝贵也挂了。如此一来,太平天国就少了两个王。
既然少了,那就补充两个王。1854年5月,秦日纲被封为燕王,6月胡以晃被封为豫王,燕、豫王四等。
1856年是太平天国的一个重大转折,因为内讧。
本来,起义时的六王只剩四个了,但因为利益形成的摩擦加剧了。
先是东王杨秀清逼迫天王给他和儿子封万岁,于是,天王发出了密令,让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进京勤王。
韦昌辉跑得很快,秦日纲也不慢,两人汇合后进入天京城里,杀了杨秀清,而且,杨秀清府上人员和下属,上千号人被血洗。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韦昌辉要上位了。
石达开晚些到了,抱怨韦昌辉等人杀戮随意,荼毒生灵。
但是,抱怨归抱怨,石达开看情形不对,就快速出了天京城,可惜,石达开的一家人,被韦昌辉杀了个干净,就此,仇恨就结下了。
不久后,石达开打着“诛灭韦昌辉”的旗号来了,而韦昌辉狗急跳墙,直接攻击天王府,想杀了天王,成为实际的第一号领袖。
可惜,北王韦昌辉失败了,死在了1856年的11月2日,而秦日纲等人也被处死。就在同一年,胡以晃也因病而死。
如此,太平天国早期的王,就剩下天王洪秀全,以及翼王石达开了。
当石达开来到天京,准备全面辅佐洪秀全时,洪秀全的不安全感出现了,杨秀清和韦昌辉的行为,给洪秀全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
于是,洪秀全开始继续封王,发展新的骨干。
1857年,洪秀全封了自己的两个兄长洪仁发和洪仁达,一个为安王,一个为福王,这是用来牵制石达开的。
石达开发现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受到洪氏兄弟的制约,知道洪秀全的用意了,那是不放心,人家是要“打虎亲兄弟”,基于此,石达开带领大军再次出了天京城,选择在外面征战,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天京城来。
1859年,洪秀全继续封王,先是封了干王洪仁轩(洪秀全族弟),然后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
如此一来,加上翼王,封"王"的数量达到了十个了(不算东、西、南王的世袭者),加上天王,就达到了11个。
这一轮的排位情况,当然是洪氏四兄弟比较靠前了,翼王,洪氏三兄弟干王、安王、福王等主要领导,是一等王;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等执掌兵权的,是二等王。
但是,封王好像刚刚开始。
3、大规模封王
喊着人人平等,一开始就已经有了不平等,王们高高在上,其他人吃饭不易,和老婆过个夫妻生活都要申请。
于是,越到后面,人们的反对声越大。此时,洪秀全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是别人建议的),开始大面积封王。
想想也有一定道理,王们多了,责任心提高了,各个“王”影响一批人,累积起来,所能影响的数量就多了。
于是,从1861年开始到太平天国彻底失败,总共封了2700多个王。
这些王中,除了一等、二等王外,那些带兵打仗的将军,比如康王、堵王、听王,是三等王;恤王等为四等王;其他王,一概统称“列王”。
很遗憾,洪秀全的目的没有达到。
“王”多了就不值钱了,可怕的是,各个“王”都有自己的思想,全部捏合在一起,更不容易了。
在王们的发挥下,贪污腐败盛行,奢靡风气常见,战斗力下降,太平天国走向末路。
一个组织,真正的衰落,其实来自于内部的崩溃。当太平天国日趋虚弱,而清朝在曾国藩等人的努力下,在朝廷支持下,实力不断上升,这一升一降,决定了后来的结果。
二、太平天国的军事指挥情况
1、太平军的军事组织结构
按《太平军目》规定,太平军最小的组织为“伍”,有五人组成,小头目称为“伍长”。
五个伍,组成“两”,一个两在25人左右。四个两组成一个卒,一卒在100人左右。
五个卒为一个旅,旅人数在500人左右;五个旅是一个师,人数在2500左右;五个师是一个军,确切人数在13155人左右。
军一级的最高领导人,就叫军帅。
比军更高级别的就是“五军”,分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这就相当于集团军称号,每个“集团军”下面,就是数量不等的“军”一级作战单位。这就是所谓的“五军主将制”。
看这个组织架构,应该是借鉴了西方的一些,同时,和西方又有所不同,实行“五五制”,和后来的国军或红军等编制完全不同。
起初的五军负责人是:杨秀清是中军主将,萧朝贵是前军主将,冯云山是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
以上就是太平天国早期的“五军主将制”。
不过后来,太平天国又做了调整,形成“军师制”和“封王制”,军师制就是五军主将大部分称呼为军师,有的为正军师,有的为副军师,就像杨秀清为左正军师,萧朝贵为右正军师,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韦昌辉为后护副军师。
从称呼而言,“五军主将制”是个过渡而已,军师制和封王制,贯穿太平天国的前后始终。
所以,太平天国的军事负责人就是正军师
2、太平军在各个时期的首席军师(军事统帅)
在起初封王之后,太平天国的军师统帅没有悬念,就是杨秀清。但是此人桀骜不驯,目无上级,对洪秀全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在1856年,天京事变后,杨秀清被杀,结束了张狂且孤傲的一生。
正所谓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杨秀清死后,本来韦昌辉可能成为军事负责人,但还有一个厉害人,韦昌辉是远远比不上的,那就是石达开。
从1857年开始,石达开成了太平天国最有影响力的人,在太平天国有着极大的号召能力。
但是,洪秀全很担心石达开变成第二个杨秀清,因此,一直不授予“军师”称号,担心自己王位不保。
处处受牵制,于是,石达开带领一支人马出了天京城,从此,只在外面牵制清军,不在天京城内搞内部竞争。
石达开在外,一批年轻的将领完全成长了起来,他们是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特别是陈玉成,更是表现不俗,一度拿出来和石达开相提并论。
1862年,陈玉成兵败就义。
从1857年--1862年间,太平天国总部,最亮的那颗星就是陈玉成,不过,他没有获得军师称号,那时,有洪仁轩拥有那称号。
和陈玉成一起封王的李秀成,名声虽不如陈玉成大,但是也被誉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双子星”(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
在陈玉成死后,李秀成就成了擎天巨柱了,他是被任命为了军师称号,是首席,意味着整体军队都可以有他指挥。
1864年6月,洪秀全去世,7月下旬,天京城破,之后李秀成被捉。8月7日,李秀成被杀!
整体说来,太平天国前期发展不错,后期,随着内讧的增加,利益的争夺,太平天国失去了扎根于民间的那种生命力,失去了很多的民意,光是封王就封了2700多位。
而朝廷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加上资源的及时供应,最终,太平天国在1864年走向了末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2 2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