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李楠楠
一场大赛认识一座城,一场大赛记住一座城,一场大赛改变一座城。
10月28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烟台顺利闭幕。这场大赛让成千个博士后团队,上万名高层次人才认识并记住了烟台,进而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结缘烟台、认同烟台、扎根烟台,在烟台找到用武之地、打开成功之门,不断书写城市与人才“珠联璧合”的新佳话。
而作为大赛举办地的烟台,也正强烈感受到这一平台型赛事为城市注入的活力:随着一位位的优秀参赛者被资本、产业所拥抱,科研和市场的“桥梁”被贯通,当地科研院所、领军企业里的博士后们对新一届的赛事翘首以盼,这座城市燃烧起的创新创业激情真实且炽热。
“最强大脑”来了
这两天,海内外的6206个博士后团队、2.5万名高层次人才共同关注着一座城市——山东烟台。因为他们参加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这里举行,最终经过层层竞赛,43支参赛队伍的1457个团队/项目、2357名参赛选手逐鹿烟台,在7个赛道上一决高下。
“最强大脑”集结,“硬核”力量对决!电力装备内的绝缘材料可以像生命体一样自修复?先进陶瓷及其智能制造技术怎样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碳捕集的实现路径是什么?脱发再生有什么原理?······可以大幅提升航空发动机叶片抗疲劳性能的工艺技术、能让路面细小裂缝自愈合节约养护成本的沥青路面、国内首款医美手术机器人······比赛现场人才济济,优秀创新创业成果应接不暇,气氛热烈。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全国性赛事,是一次我国博士后人才良好发展环境和工作成效的集中展示,是一次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增进交流、合作共赢的盛会,是汇聚顶尖智力、高端项目的平台,也是一次国际化、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
比赛现场。
“大赛共产生金奖55个、银奖109个、铜奖164个,共有37个代表队、328个博士后团队/项目获得奖牌。”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金生说,本次大赛总计有6206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参赛总人数达2.5万人,其中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近1万人。经过选拔比赛,一批以博士后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参赛选手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19岁,30岁以下的年轻选手占比超过20%。这次大赛为青年博士后人才切磋竞技、交流碰撞提供了广阔舞台,激励他们关注产业需求、投身科技创新,促进博士后人才挑战自我、加速成长。“通过大赛,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博士后青年英才的能力、潜力、创造力,这支队伍必将成长为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大赛的“叠加效应”
一场大赛,可以引发无数联动叠加效应。
大赛采取“赛展会”结合的办赛模式,总决赛期间,不仅有比赛,还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对接活动。李金生介绍说,同步开展了来揭榜、成果汇、创服小镇、政策宣介、人才招聘等七项交流对接活动,让博士后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有技术需求的企业现场张榜,有成果转化、投融资需求的博士后团队现场路演,达成合作意向的现场签约。
揭榜领题对接现场。(记者 李楠楠 摄)
其中,“来揭榜”现场张榜征集技术解决方案,“成果汇”展示项目成果寻求转化落地,创服小镇为人才项目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人才招聘为伯乐和千里马牵线搭桥。大赛立足项目孵化落地,搭建起博士后人才、项目、资本的全方位展示舞台和高水平对接平台,实现了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产业资本的精准匹配。大赛期间共有来自全国的806个单位参加现场交流活动,92个揭榜领题项目和80个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对接现场签约,意向合作金额43.54亿元,实现了企业需求与技术成果的高效精准匹配,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
大赛设置的七大赛道。(记者 李楠楠 摄)
“通过项目对接,将助推山东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山东正在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周春艳说,大赛设置的七大赛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为主导,与我省扎实推进“三个十大”(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同步吻合,与聚力发展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的方向高度契合。山东有200多家企业、团队参加了路演、揭榜领题、展示招聘活动,39个揭榜领题项目和40个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意向合作资金19亿元;超过200人次与招聘单位达成了用人意向。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展示博士后风采的“高端舞台”,也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高位平台”。周春艳说,“大赛中涌现了很多优质项目、精英团队,代表了高科技项目、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力指导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礼贤下士的气度,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山东、优秀博士后落户齐鲁,让博士后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
以赛为媒“引凤”来栖
大赛在烟台举办,烟台市竭尽“地主之谊”,在交通、食宿、后勤、安保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向全国展示了大美烟台的“城市名片”;同时大赛也为推动烟台人才队伍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烟台市副市长隋子林说,“我们将以这次大赛举办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与青年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将烟台打造成活力四射的科技创新型和青年友好型城市。”
2023海内外博士(后)烟台产才对接交流大会合作签约现场。(记者 李楠楠 摄)
大赛举办期间,烟台市同步举行了2023海内外博士(后)烟台产才对接交流大会,旨在搭建各类高层次人才与烟台市交流合作的平台,面向海内外加快吸引集聚烟台市急需紧缺的博士(后)人才,为烟台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于腾现场发布了揭榜领题榜单和博士(后)需求,“希望让更多海内外博士(后)人才更加了解需求、选择烟台,在烟台成就一番事业,开创人生辉煌。”于腾说,来烟人才除了享受年薪外,还有股权期权激励,项目利润分成,提供科研平台和经费,配备科研助手,提供专家公寓等全方位服务保障。符合条件的人才,还可以享受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一揽子政府优惠政策。
项目路演现场。(记者 李楠楠 摄)
“大赛出彩”绘就“烟台精彩”。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正在大力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本次大赛设置的7个赛道,既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前沿交叉科技领域,又与烟台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以大赛为桥梁,烟台市搭建起了博士后人才、企业、项目、资本的高水平对接交流平台,更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既让广大英才共享“烟台机遇”,又助推烟台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和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为此,烟台专门出台了针对大赛人才项目落户烟台的六项政策,对获得铜奖以上奖项并在烟落地的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承接铜奖以上奖项人才项目的烟台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科研资助;对进烟台市博士后工作站的参赛博士,在叠加原有生活补贴等政策基础上,再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累计最高可给予101.8万元政策资金。同时,积极协调各类投融资机构,为落户烟台市的人才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
好风凭借力,扬帆更当时。
烟台张开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拥抱来自世界的创新创业人才,共聚共融,共创共赢,书写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