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霍山县与儿街镇四顾冲村的广袤田野间,正悄然上演着一场由蚕宝宝引发的经济变革,走进四顾冲的蚕桑养殖基地,只见蚕棚内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嫩绿的桑叶铺陈开来,密密麻麻的蚕宝宝正欢快进食,沙沙作响,奏响一曲致富乐章,也为当地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传统产业焕新,开启增收新篇
蚕桑养殖在这片土地上历史悠久,但以往都是零散的家庭式养殖,规模小、效益低。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四顾冲村瞄准蚕桑产业潜力,整合资源,决定将蚕桑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突破口,成立四顾冲盛隆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建成规模化蚕桑养殖基地127亩,引进先进的养蚕技术和设备4套,开启了蚕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合作社与霍山县天缘桑蚕制种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定期指导。从蚕种选育、桑叶种植管理,到蚕房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融入科技元素。如今,基地采用智能化温控系统,精准调节蚕房环境,蚕宝宝的存活率大幅提升;利用无人机进行桑叶病虫害监测,实现高效防治,保障桑叶品质。新技术的应用,让蚕桑产业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亩产较传统养殖有很大提高,蚕茧质量也达到优质标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产业融合,延伸增收链条
利用衔接资金,建设省内唯一的蚕原种保育制种厂,补齐了与儿街“桑田小镇”制种缺失的短板,不仅给村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以上的增收,同时四顾冲村还积极推广“桑”模式,对蚕养殖季节结束后的桑枝、桑叶等加以充分利用,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
带动就业,共享发展成果
蚕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从桑叶采摘、蚕棚管理,到桑叶粉末加工、产品销售,累计带动在周边群众务工4000人次,实现增收50余万元。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村民们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村民肖某开心地说:“以前农闲时没事干,现在在蚕桑基地打工,一年能挣一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集体经济壮大后,村里还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如今,蚕桑产业已成为与儿街镇的一张亮丽名片,小小蚕宝宝吐出的银丝,正编织出当地集体经济发展的锦绣画卷,带领群众迈向富裕新生活。未来,该镇还将持续深化蚕桑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创新中求突破,让蚕桑产业的“钱景”更加广阔。(程维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