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小敏 姚佩
核心提示
廉辉小时候跟着父亲在油坊长大,是闻着油香味长大的孩子。那时候他总想着有一天要逃离油坊,绝不干这一行。没承想,在外上学、上班的这些年,他竟然时常想起油坊,想起泡在油坊的父亲。现在廉辉是油坊的经理,也是榨油的主要技师。
“很多年轻人都往外走,你咋跑回来了?”
“‘香’愁!”廉辉脱口而出。
2月13日,天麻麻亮,澄城县赵庄镇宏玥油坊的门就打开了,油坊经理廉辉一进门就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到仓库给顾客拿货,一会儿拿起账本对货。
7时左右,一辆中型货车开进了油坊的院子,不一会的工夫,136桶菜籽油被运往县城的超市。
“春节假期,我家的油坊并没有歇业,生意反而更好了,我和父母每天早上都要来油坊装箱、发货。”26岁的廉辉边整理货品边说,菜籽油如今成了人们拜年的主要礼品之一,大部分菜籽油都是年前超市预定的,也有一些是散户临时打电话要的。
8时许,廉辉终于闲了下来,他坐在沙发上,喝了两口茶水,聊起他与榨油的缘分。
廉辉8岁的时候,父亲廉振宏学会了木梁古法榨油技艺,租了一间50平方米的门面房,经营起了油坊,取名宏玥油坊。自此,廉辉成了闻着油香味长大的孩子。现在他是油坊的经理,也是榨油的主要技师。
廉辉告诉记者,在他年少的时候经常被父亲带到油坊帮忙干活,除杂、碾磨、蒸饼、包饼、压榨、沉淀等榨油工序他都干过。那时候他想着总有一天,他要逃离这间油坊,绝不干这一行。没承想,在外上学、上班的这些年,他竟然时常想起油坊,想起泡在油坊的父亲。
廉辉说,父亲是个爱折腾的人,为了减少能源损耗,提高出油率和油的品质,几乎每两年都要改良一次工艺。在父亲的不断研究、实践和改进下,宏玥油坊的榨油机由起初的两至三遍才能将原料榨干净,到现在的只需一遍就能把原料全部榨干净,缩减了加工时间以及人工劳力。
真正扭转廉辉逃离油坊的这个想法发生在2020年春节期间。
那一年刚参加工作半年的他回家过年,因为遇上疫情,便在家待了两个多月。这两个月里,他看到父亲几乎整日躬着背在油坊里忙活,大冬天忙得大汗淋漓,还要趁着忙活间隙,打电话跟厂家、客户、种植户沟通具体事宜。此情此景,不觉让他心头一颤,心疼起了父亲。
2020年2月26日,廉辉试探性地问:“爸,你有没有想过不经营这油坊了,换个活法。”
“娃,爸停不下来了,咱家不只是榨油,不少乡亲跟着爸大面积种起了油菜籽,还有人买了爸推荐的榨油机,撂挑子这事,爸干不出来。”
原来,这些年廉振宏不仅把油坊搬到了1500平方米的厂房里,还注册了廉道加油品牌,成立了澄城县沣滢种植农民合作社,甚至销售起了榨油机,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廉振宏的一席话,让他的形象在儿子的心里更加高大起来。猛然间,廉辉有了回家跟父亲一起干的冲动,但他没有立即说出来。
经过5天的思想斗争,廉辉下定了决心,回家榨油。当他把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拍手赞同。
廉辉告诉记者,那5天里,他看了一些关于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觉得广袤农村大有作为。他还了解到一些返乡大学生取得了不错的创业成绩。他相信,在父亲多年经营的基础上他一定能够干出更漂亮的成绩。
这4年来,在他们父子俩的努力下,宏玥油坊的销售额连年增长。2023年,宏玥油坊共生产了300余吨的菜籽油和100余吨的其他油类,如亚麻籽油、芝麻香油、核桃油等,全年销售额750万元。
廉辉说:“今年,我准备进行直播,让大家在线上能直观地看到我们的整个生产过程,拓宽线上销路,更重要的是还要大力推广油菜籽种植,带领更多农户增收,把我的‘香’愁变成更大的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