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初秋时节,走进湄潭县鱼泉街道金桥村,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稻田、满山的果树、满街的游客,广场上的篮球赛吸引不少的游客驻足观赏。
村里有名的网红打卡地猪栏咖啡店里,坐着几桌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一面品着咖啡,一面拍照发朋友圈。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里曾是村民们养猪的猪圈。现在,这个20多平方米的小店已成为享受“慢生活”游客最喜欢的地方。
在金桥村,和猪栏咖啡店一样,有趣而又充满乡愁的地方还有很多。猪槽做的鱼缸、木头做的盆景,还有油纸伞和乡间道路边的特色小店,都让游客留恋。
然而过去这个村子基础设施落后而且路边时不时看到垃圾污水。直到今年初,金桥村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对全村交通沿线、农户庭院、生活污水、卫生死角等进行了集中整治。
同时,当地还按照“一家一品”的思路规划打造出包括供销社、咖啡馆、民宿、特色餐饮等30余个业态,发展起乡村旅游。
从昔日的闭塞到如今的热闹,金桥村村民们说这都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五强组织”创建。
2022年以来,遵义市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设置不优、人才队伍不足、作用发挥不好等弱项短板,提出创建“组织功能强、人才队伍强、集体经济强、治理能力强、要素保障强”的“五强组织”,通过创建示范引领带动,全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乡村振兴。
湄潭县鱼泉街道也实施了“五强组织”创建,在党建引领下,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金桥村从落后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不仅是鱼泉街道,遵义市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将“五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组织功能强”,全面规范镇村议事决策机制、“一肩挑”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和出台村干部学历提升配套政策,落实支部晋级、党员晋星“双晋”和党员“积分制”管理措施,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率达100%。
按照“人才队伍强”创建标准,遵义市实行乡镇专编专用,持续选派选调生到村任职,实施“双培养”工程和乡村振兴指导员选派工作。全市选派了960名第一书记、1895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优选2089名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作为村级领军人才培养,12356名中职在校学生、退役军人等作为后备力量培养,吸引和带动一大批农村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在各领域创新创业。
围绕“集体经济强”这一目标,遵义市在不断健全完善集体经济效益评价、收益分配等激励机制和经营、监督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探索统筹整合资源,分清股权归属;统筹平台渠道,分级经营销售;统筹品牌打造,分散适度规模“三统三分”做法,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推行返租倒包、村村联动等多元化发展模式,鼓励引导村党组织引资入社、引民入股、引货出山,持续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7.22亿元。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为实现“治理能力强”“要素保障强”目标,该市健全完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机制。同时,将全市农村网格从原有的17471个优化调整为15941个,积极推广“寨管家”“村管事”、选派“强组兴村”工作队等治理模式,推动4.8万余名镇村干部、农村党员、村级后备力量、护林员、“管事员”等力量下沉网格,实现户户有人包、人人有联系。
为确保“五强组织”创建取得成效,遵义市委组织部围绕“五强”创建目标,对示范乡镇党委、示范村党组织的创建,制定细化了37条和34条创建标准,并采取“实地评估+集中比选+综合研判”方式,对市级“五强组织”申报对象进行严格评估把关。
目前,遵义市已创建“五强组织”市级示范乡镇党委11个、县级示范乡镇党委33个,市级示范村党组织40个、县级示范村党组织226个。全市正紧紧围绕“五强组织”创建进一步分块细化载体抓手,深入实施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双培养”工程,目前,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达311个。
“我们推进‘五强组织’创建,就是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该市培育和选树一批在组织建设、人才培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成效突出的示范标杆,引领带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遵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先易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