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潍坊昌邑:一度电的旅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02 10:41: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清晨,朝日初上,一辆辆满载垃圾的转运车悄然驶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短短半年时间就产出了4000多万度绿电;正午,烈日当空,一度度绿电从光伏板上跃出,驱动工厂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傍晚,海波荡漾,渤海湾吹来的阵阵海风被沿岸风机捕获,一片片扇叶随风转动,绿电经由电网输送至千家万户……

近年来,潍坊昌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能源转型,清洁电能如同无声的细雨浸润田野,驱动着生态、产业与民生的协同交响,悄然重塑着这片土地的能源图景和乡村面貌。

旅程近了:厂房屋顶产绿电

走进潍坊华宝纺织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地排列在厂房屋顶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缕缕阳光通过这些光伏发电板被转化为一度度清洁电能,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随着潍坊华宝纺织有限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用电需求也逐年增大。在昌邑市发改、供电等部门支持下,华宝纺织利用厂房闲置的房顶安装了62.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上面是光伏板,中间是停车场,下面是污水处理池,合理利用空间,立体开发应用,在企业有限的土地面积下创造最高价值。”公司副总经理高文涛介绍道。从计划到投产用时不到半年时间,该项目年发电量约7000万千瓦时,除供企业生产、办公用电外,余电还可以上网销售,年节约用电成本5000万元。

企业实现绿电自用、余电上网,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超前谋划。

“我们制定《昌邑市新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积极摸排风电、光伏开发资源,明确新能源发展路线图,积极构建涵盖产业发展、项目引进、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磁铁式’精准服务,不断抢占新能源发展新的制高点。”昌邑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孙兆兴介绍道。据了解,当地先后招引中国华电、中国华能、三峡新能源、国华能源、国家电投等一批“国字号”“央字头”企业齐聚昌邑北部“盐碱滩”,充分利用沿海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构建新能源全业态开发格局。

从消费端到生产端,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蓬勃发展,昌邑市2025年1-7月新能源发电量14.9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1.57%。

朋友多了:风光生物质三源汇绿

在昌邑北部近海海域,50座巨型风机擎天而立,3片巨大的风叶片随风悠悠转动,清洁能源源源不断输出,这就是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

该项目作为国内首个“风光渔同场”三位一体示范样板,自并网以来已累计发电约22亿千瓦时。同时也是全省首个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后稳定运行,为昌邑新能源电力供应提供了坚实支撑。

画面一转,龙池镇东利渔村的进村路上“穿上”了深蓝色光伏板外衣,焕发出了新光彩。

“这是村里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道路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已经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壮大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我们还借机打造了连片式光伏景观带,有效提升乡村颜值,使光伏效益得到全面释放。”东利渔村党支部书记朱言波说。

不止风机与光伏,昌邑市的垃圾焚烧发电势头正盛。

在昌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厂区,一辆辆转运车将生活垃圾倾倒入卸料仓,全封闭式生产车间内大型机械手臂源源不断把生活垃圾送入焚烧炉中,“两炉一机”火力全开,满负荷运行,经高温燃烧等后续流程,来自千家万户的生活垃圾“浴火重生”转化为绿色电能,又送回了千家万户。

“当天清运,当天送达焚烧,两炉一机满负荷运行,日均处理垃圾量600吨以上,日均发电量26万度,日均上网电量约21万度。”昌邑市环境卫生中心工程科科长王建磊介绍说。2025年上半年,该市共收集焚烧生活垃圾14.32万吨、陈腐垃圾2.47万余吨,发电量4154.15万度,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光伏板吸饱阳光,电流如金色溪流淌入;风电场叶轮旋转,“绿电”又化作无形清流奔涌而至;垃圾焚烧站吞下垃圾,吐出来的是绿色能源……海风、烈日、生活垃圾,它们在昌邑经历着各自迥异的旅程,却共同抵达了终点,成为驱动这座城市脉动的汩汩绿电。

近年来,昌邑市科学制定长远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延伸拉长产业链条的同时,同步推进海上陆上风电、清洁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新业态。截至2025年7月,昌邑市新能源装机总容量141.7万千瓦,约占潍坊市总装机容量的10%。

旅程顺了:一上一下电网通达

当一座座风机叶片随风转动,一排排光伏板吸收阳光时,这些看似稳定的电力供应背后,电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风机停了、云层来了、工厂瞬间开启大功率设备,每一次负荷的起伏都在冲击着电网的神经。

面对风电、光伏发电这种“发电曲线”与“负荷曲线”的错位,以及电动汽车充电、5G基站建设等新型负荷侧的“不确定性”冲击,如何做好应对?

前不久,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三峡新能源陆上风电场的输电送出线路开展巡视,利用红外测温仪、无人机等设备对风电场内变压器、场外风机配电箱及配套送出线路进行巡检,帮助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行,护航风力发电企业“多发满发”。

“我们积极与昌邑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参与新能源发展规划制定,根据新能源规划建设情况,持续完善网架优化布局,不断提升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建得好消得下。”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要负责人吕毅说。

当好“电保姆”,当地政府积极谋划布局大型储能电站,借助其削峰填谷作用,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建立起多专业并网协调机制,优化并网调度协议签订、并网验收环节,为新能源接入提供“一站式、保姆式、贴心式”全链条并网服务,确保按期高效并网。

统筹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目前昌邑境内已建成4座220千伏变电站为骨干,19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的电网结构,变电容量达404.1万千伏安。为满足新能源特别是大型新能源项目的接入需求,“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昌邑地区规划建设峡山500千伏、漩河(金山)220千伏、永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能够更大容量、更广范围地输送电力,持续提升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实现昌邑市内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城市公共充电桩站星罗棋布,电动汽车穿梭城乡……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昌邑市鲜明的标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众网记者 郑健 通讯员 王岳祥 潍坊报道潍坊昌邑市地处潍坊东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海岸线长58.38公里,海域面积669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近年
2024-11-25 11:52:00
...机鸣声阵阵、机声隆隆,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在山东潍坊昌邑市城西生态制造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五万吨高强度防腐智慧光伏支架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我们项目从2024年7月签约,
2025-03-06 12:14:00
...键,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近年来,潍坊昌邑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地区经济注入新活力。林下生金,念好大棚“致富经”林蛙和梨枣还能
2024-11-22 16:23:00
...塑料重获新生,再生资源网络覆盖广阔……近年来,潍坊昌邑市围绕塑料产业实现创新探索,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培育,塑料产业规模、技术装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不断推动塑料产业向
2025-08-25 20:35:00
...旧屋内,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形象品质日新月异……潍坊昌邑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实干奋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瞄准主业提升项目质量,多措并举促进项
2024-11-14 15:40:00
2025年潍坊市昌邑市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2月7日,昌邑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会议认真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潍坊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坚持“1243”工作思路不动摇,凝心聚力
2025-02-09 11:31:00
潍坊昌邑市文山中学2023级:携手奔赴冬约,家校共话成长!
...力,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2023年11月29日下午,潍坊昌邑市文山中学2023级组织召开了以“家校携手,共育英才”为主题的家长会,践行了一场学校与家庭、责任与关爱的双向奔
2023-12-04 13:55:00
...工艺,全国超90%的绒面超纤从昌邑走出……近年来,潍坊昌邑市坚持“1243”工作思路不动摇,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纺织印染
2025-05-26 12:15:00
昌邑市15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并全部开工
...发布会(昌邑专场)新闻发布会。记者通过会上了解到,昌邑市确定总投资过千亿元的重大重点项目183个,其中37个项目入选潍坊市重点项目,15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超600
2023-08-30 21: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