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备因为关羽命丧孙权麾下战将吕蒙之手,失去理智,与孙权在夷陵展开大战。
刘备破敌心切,不料中了陆逊“火烧连营”之计,刘备被陆逊打败后,未能回到成都,在白帝城去世,并且托孤于诸葛亮。
夷陵一战蜀汉损失了大量的军队、粮草物资,使得蜀汉一时之间震动。
这个时候,北边曹魏政权,曹丕,在得知刘备去世后,认为这是一个打败蜀汉政权,求得江山一统的好机会,于是联系五路兵马,对蜀汉发动进攻。面对国内大战新败,国外五路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刘禅此时新登上位,不得不依靠诸葛亮。
但是诸葛亮此时称病不出,刘禅于是亲自上门一边是询问诸葛亮的病情,更重要的是询问诸葛亮退敌的计策。面对来势汹汹的五路兵马,诸葛亮并不惊慌,羽扇轻摇,已有对敌之策。这正是刘后主安居蜀中,诸葛亮智平五路。
那么面对五面受敌,诸葛亮是如何成功处理蜀汉的最大危机之一的?
一、退五路兵马,各有良策
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刘备面对自己的儿子与最重要的谋士诸葛亮,说出了一句话:“如果我的儿子值得你辅佐,你便辅佐,如果不值得你辅佐,将军可以自己成为蜀汉之主。”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
当然,诸葛亮是一个绝对聪明的人,不可能答应这句话,马上说出了那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到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称病不出。一方面是他要看刘禅的做法,如果刘禅来请他,他就可以再度和刘禅结成君臣联盟。
如果刘禅不请他,那么诸葛亮保全自身。另一方面,诸葛亮也要看整个蜀汉内部朝臣的动向,如果有大量朝臣建言不要再用诸葛亮,那么诸葛亮就要在上位之后,对朝政进行梳理、打压。
在外部五路兵马攻蜀的巨大压力之下,刘禅很聪明地选择了要与诸葛亮达成新的君臣联盟。
在《三国演义》中,往往把刘禅说成一个“傻子”或者“扶不起的阿斗”,在小说中,这么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智谋无双,这无可厚非。
不过,在真正的历史上,刘禅是很聪明的。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刘禅能够在诸葛亮去世后,维持了蜀汉政权长达四十年,而且最后还能得以善终。如果刘禅真的是一个傻子的话,不可能执政四十年之久,还能善终。
在面对复杂的环境下,刘禅能够与诸葛亮联盟其实是他最好的选择。诸葛亮称病不出,刘禅则亲自上门问候病情,再达成新的君臣联盟之后,诸葛亮便把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
其实,破五路兵马的关键,是要抓住五路兵马各自的想法,让他们都无法取得战果,才能化解这个危机。
那么五路兵马是哪五路呢?一路是西番国,他的国王轲比能与曹魏政权交好,曹魏联系轲比能进犯蜀汉西平关。第二路是南蛮孟获,在蜀汉南方,早有不臣之意,南蛮得到曹魏书信后,马上准备兵马,准备南犯四郡。
第三路,是蜀汉叛将孟达,孟子度,带领着曹魏兵马进犯汉中。第四路,是为曹魏大将曹真,进犯阳平关。第五路,便是孙权的军队,最可能由荆州进攻。
这五路兵马来势汹汹,那么诸葛亮是如何一一化解的呢?首先,第一路要破解,就需要在西北有着强大名望的马超去坐镇。马超作战十分勇猛,在羌人心目中是“神威天将军”,有马超在西平关坐镇,再加上诸葛亮给他部署了四路奇兵,西番国王轲比能必然不敢轻易来犯。
第二路,要抵挡蛮王孟获得进攻,需要魏延带领部队,以疑兵之计迷惑他。
蛮王在山中为根据地,不善于攻城作战,只要用疑兵之计,去埋伏一下,蛮王孟获短时间内不敢进攻。第三路是孟达的军队,孟达曾经是蜀国将领,他与李严是生死之交,先让李严去书信,然后再派遣李严去守汉中,孟达碍于昔日感情,必然称病不出。
第四路曹真一路,阳平关地势十分凶险,可以派赵云利用地形优势,阻挡曹真。至于第五路孙权之兵,诸葛亮认为孙权不一定会动兵。孙权要作壁上观,如果四路兵马胜利,那么孙权肯定来犯,如果四路兵马不胜利,那么孙权就不会来战。
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诸葛亮还安排关兴与张苞带领六万人马,随时待命支援前线。刘禅听完诸葛亮这么说之后,心中大为宽慰,便说道:“我听到相父的这一番分析,就好像大梦初醒一样,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于是面带喜色而归。
二、重修孙刘联盟,使两家重归于好
诸葛亮平五路兵马其实并不是他的核心,他的核心战略其实是要重新塑造孙刘联盟。
因为从整个局势看,面对北方曹魏的强大,孙刘两家只有相互联盟才可以存续,只要有一家灭亡,那么曹魏就会对剩下的一家形成包围之势。所以为了避免唇亡齿寒,孙刘两家联盟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就引出了,诸葛亮发现人才邓芝,然后出使孙吴的事情。邓芝原来是蜀汉集团的一名官员,级别不低,是户部尚书。邓芝见到后主刘禅出来之后,面漏喜色,众将疑惑不绝,他却大笑。
诸葛亮发现了他的不同,让人留下他,在后院问他怎样与曹魏相抗衡?他回答北魏势力强大,只有联合孙吴才能以图自保。诸葛亮再与他交流一番后,发现邓芝是一个舌辨奇才,正好可以让他出使孙吴,两家重新联盟。
三、诸葛亮为何能平五路兵马?
诸葛亮平五路兵马,看起来是羽扇轻摇、排兵布阵,获得的成功。其实是看透了五路兵马的心理,进行的一场心理较量。
五路兵马看似来势汹汹,有包围蜀汉之势。但是五路兵马有三路不是曹魏的,还有两路,一路是叛将。他们内心跟孙权的内心并无两样,只要蜀汉势力弱小,就争先抢夺利益、收复地盘。只要蜀汉强大,他们就作壁上观,看着其他四路。
这五路都是这样作壁上观的心态,诸葛亮只要让每一路都看起来很强势。那么对面的五路就会都不进攻,时间一长,五路兵马消耗粮草一多,就会很快退兵。
总结
诸葛亮在刘备失败之后,这一战他必须要胜利,因为如果不胜利,蜀汉政权就灭亡了。诸葛亮面对五路进攻的态势,并没有专门对付哪一路,而是分兵对待,虽然真正打起来,每一路可能都不会有优势,但是诸葛亮看透了对面的想法。
看似强大的军事联盟,其实都是各自为战、各有想法。都想让别人先进攻,等到别人打败蜀汉主要军队,自己轻松获得收益。
诸葛亮正是利用了这种想法,使得每一路上都安排上将领,进行分兵对抗,这样对面每一路的将领都认为自己对抗的是蜀汉主力,就不敢轻易进攻。
五路军队大家都不进攻,谁也不愿意去当“出头鸟”,时间一长,军队消耗物资一上来,军队内部厌战情绪就起来。之后自然联盟破裂,纷纷退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00: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