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16 10:40: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央视网消息:中秋假期,大江南北欢乐祥和,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人们感受传统文化,乐享幸福生活。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中秋佳节将至,人们品民俗、做月饼,节日氛围浓厚。在山西太原,非遗传承人们敲响威风锣鼓,传递节日的喜庆;在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游客们吃着月饼,看着铿锵有力的陕北鼓舞表演,共同感受中秋美好假日时光;在黑龙江哈尔滨文庙、重庆磁器口古镇,人们猜灯谜、投壶,一起制作月饼,感受传统文化。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多彩活动迎中秋。在广西柳州鱼峰公园,来自广西、贵州等地的山歌爱好者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与游客欢乐互动;在河北深州,孩子们在百米长卷上画出对中秋佳节的祝福;在成都新津南河,人们飞桨逐浪、团结协作,以别样的方式共度中秋假期;在贵州台江,2024年“村BA”比赛火热开打,点燃观众的运动热情。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假日的夜晚也格外精彩。在浙江海宁长安镇的老街上,4米高的玉兔月亮灯和周边彩灯相映成趣,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拍照;在江苏常州,人们欣赏歌舞表演,以诗会友;在江西南昌西湖李家村,人们共同体验中秋烧塔的传统民俗,庆丰收、话团圆;在安徽黄山休宁县,非遗炭花舞点亮夜空,让游客大饱眼福;在吉林省吉林市,人们在月色江景的陪伴下,看戏曲展演,兴致勃勃;在北京园博园,占地630多亩、设置了10多万件特色灯具的“京彩灯会”亮相,灯会融合了自贡彩灯技艺和京味京韵,节日欢歌、锦绣河山等九大主题展区流光溢彩,游人如织。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中秋临近,香港多地举办绚丽多姿的彩灯展,市民们与亲友一起赏花灯、买月饼,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14日揭幕,璀璨焰火在夜空绚丽绽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共迎佳节。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军营里的中秋别有一番风味,官兵们通过自制特色月饼、开展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度过多姿多彩的中秋节。

在喀喇昆仑高原,新疆军区某部举办了诗词大会,驻守在海拔5000米高原的戍边官兵还以军人特有的方式,向祖国和人民送去节日祝福。

中秋假期首日客流增长

中秋假期第一天(9月15日),交通运输部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2亿人次,比前一天增长14%。其中,公路人员流动量约2亿人次,以中短途自驾出行为主。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15日14时起,台风“贝碧嘉”已全面影响浙江沿海,当地海事部门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目前,浙江沿海客运航线已全部停航。民航方面,各大航司停运部分航班,15日预计发送旅客189万人次。

全国铁路今天迎来假期出行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680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896列。杭深、杭甬、沪昆、合福高铁等线路途经福建沿海及长三角地区的部分旅客列车,今明两天临时停运。铁路方面提醒,在列车停运信息发布前,已购买了单程及联程车票的旅客均可办理全额退票手续。

打开各地特色民俗的“N”种方式

江西南昌:“烧塔”赏月迎中秋 祈福美好生活

烧塔赏月,庆丰收,祈团圆。在江西南昌进贤县,一年一度的中秋烧塔庆祝活动火热举行。村民和游客欢聚一堂,喜迎中秋佳节。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进贤县西湖李家村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中秋烧塔”的传统民俗一直流传至今。晚上8时,在村内广场上,各由3000块红砖垒砌而成的三座5米高的火塔十分显眼。村民拿着晒干的豆蒿将火点燃,随后再烧大块木头,将塔烧得通红。等明火熄灭后,村民再用长杆在底部猛挑,火星从塔身处借着风势扶摇直上,现场火光四射,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体验。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据介绍,西湖李家的火塔塔身由上层砖与下层砖组成“品”字形搭建,左右各留一口孔洞作为烟雾及火星的出口,塔内熊熊燃烧的火焰承载着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看非遗炭花舞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今年的中秋假期,灯会、非遗等历史文化深度体验活动成为文旅新亮点。在安徽黄山休宁县,非遗炭花舞表演为游客送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夜幕降临,在黄山休宁县的齐云山风景区,一场炭花舞非遗表演点亮夜空。随着表演者挥起带有火星花笼的竹竿,顿时火星飞溅,幻化成千千万万朵金花,让游客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极致震撼。

炭花舞是一种源自湖南省的传统民俗舞蹈,将火红的木炭燃料装入用铁丝编成的一个小网笼中,再用绳索将铁丝笼系于竹竿的尖顶处,然后由表演者手持竹竿甩动铁丝灯笼,夜幕中舞姿变幻、火星飞溅。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炭花舞非遗表演不仅在线下引得观众叫好,通过短视频的传播,还收获了数千万网络观众的关注,经历了“线下体验—线上爆火—反哺线下”的路径。

据了解,今年中秋假期,齐云山推进“旅游+非遗”深入融合,打造以非遗表演为主体的沉浸式旅游业态。

福建福州:“簪”福气 千年坊巷展非遗风采

近日,在福建福州以“来福州“簪”福气”为主题的“三条簪”活动在千年坊巷精彩上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福州的独特魅力。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三条簪”也称“三把刀”,由三根银簪组成,簪的形状扁平如剑刻有花纹,插在发髻之间,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这一福州传统妆束技艺为福州市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本次活动将“三条簪”非遗文化与千年坊巷融合,打造“三条簪”非遗快闪、妆造文化展、非遗妆造体验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魅力。其中,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展在三坊七巷鄢家花厅开展,时空对话、文创空间、福饰新生、妆造体验四大展区集中展示了“三条簪”老物件、老照片、配饰、服饰、文创产品、改良妆造等。

此次活动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福州非遗文化的机会,通过展示和互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福州的非遗文化。

福建漳州:感受闽南风味 水乡映月情更浓

中秋月圆人团圆,水乡映月情更浓。在闽南水乡福建漳州龙文区,当地在聚焦中秋古俗、还原闽南传统的同时,进行文旅创新融合,为人们打造月满中秋主题新体验。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夜幕降临,在闽南水乡的永兴桥洞间,一轮直径约3米的巨型双面月亮灯浮出水面。由816朵五彩花环绕的画舫游船,和着琵琶琴音顺流而下,灯火映水、光影阑珊,闽南古厝向两岸延伸,游客们乘船徜徉其间,观赏茶艺表演,水乡中秋夜在眼前渐次铺开。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而在仿明清时期古厝附近,好客的闽南人把中秋佳节博饼活动搬到了户外。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红碗加上六颗大色子撞击出清脆的叮当声、欢笑声和喝彩声,让市民与游客沉浸式体验浓郁闽南风和水乡情交织的“烟火气”。

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文化+旅游”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编辑:邵婉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6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造消费新场景,用新的消费体验招揽南来北往的游客,让假日经济大放异彩。“五一”假日期间,江苏多场车展接力登场;避免节假日出行交通拥堵而居家度假的人群将更多通过网络实现线上消费,
2024-05-05 10:42:00
...费市场继续乘势而上,消费体验新场景层出不穷,强劲的假日经济脉动,映照出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
2023-10-05 10:06:00
...游客人均花费85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出境旅游焕发生机活力。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有关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出入境旅客量预计超18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超3倍,日均
2024-02-18 17:19:00
...五一”文旅市场活力足、人气旺的生动局面。热力十足,假日经济激发消费市场新动能。消费强,经济兴,动能才会更足。“五一”假期,除传统热门城市外,更多县域旅游市场开始受到游客的青睐
2024-05-09 14:51:00
...稳的“菜篮子”,红红火火的消费市场,勃勃生机的新春假日经济预示着龙年“开门红”。“春节期间消费市场的火热充分展现出青山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下一步,商务部门将持续优化营
2024-02-21 00:39:00
春节潍坊消费热,激发经济澎湃活力
...此起彼伏,消费市场火热,所到之处皆是欣欣向荣,满是生机与活力。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现在的春节往往与消费旅游相伴而行,由此形成一股固定的消费小高峰,为一座城市的新年开新局带来强
2024-02-16 11:40:00
年味浓、人气旺,特殊春节彰显别样活力
...了,春节还有多项数据突破纪录,再创新高。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3亿人次。2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04万人次,再创春运单日客运量历史新高。文化的中国
2025-02-07 11:14:00
...速。推动“体育+旅游”消费融合发展传统体育运动焕发生机的同时,各地争相推出特色体育赛事。在江西庐山、浙江宁波等地,皮划艇、尾波冲浪、摩托艇、漂移艇等新业态层出不穷。端午期间,
2023-06-25 14:57: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西有好玩 城市漫游季”“小冰淇淋音乐节”……今年“五一”期间,内江市东兴区假日消费强劲增长,消费市场大幅升温。连日来,为了吸引消费者,推动市场消费持续
2023-05-08 15: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撰稿:谷悦拍摄:刘岩制作:刘岩谷悦监制:李华楠协助单位:红桥区铃铛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红桥区铃铛阁街道宣传文化办公室
2025-08-13 08: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林雨国)昨日,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接听市12345政务热线,介绍我市对新污染物治理采取的“组合拳”措施
2025-08-13 08:10:00
聚焦马中企业家大会|黄思汉:贵州很凉爽 酸汤鱼很适合马来人
8月12日,第十五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贵州省贸促会(博览局)联合主办
2025-08-13 05:36:00
一带十 十传百 小山村来了300个“新村民”
早上6点起床,8点结束晨练,返回“家”里吃个早餐,约上邻居唱歌聊天,午休一会,下午自驾外出游玩一趟,晚上回来打扑克或者跳广场舞
2025-08-13 06:06:00
南京文博场馆暑期“热”力全开“第二课堂”遍金陵 穿越古今“研”值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南博镇院之宝巡礼”“科举探秘·民俗寻踪——沉浸式传统文化研学夏令营”“党的‘风语者’——红色密码破译体验活动”……今年暑期
2025-08-13 07:45:00
人大代表建言推动民生项目落地通了“断头路” 暖了居民心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李昊)8月12日上午9时,大雨刚过。焕然一新的步道上
2025-08-13 07:45:00
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助力螃蟹养殖发展高淳阳江镇闲置资产再生“金”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姜瑶张夏阳)记者昨天从高淳区阳江镇获悉
2025-08-13 07:45:00
江苏南京:8.48公里滨江带串起山水“生金”路
8.48公里滨江带串起山水“生金”路——从烟囱林立到江豚逐浪的幕燕涅槃栖霞区幕燕滨江风光带。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金陵佳丽地
2025-08-13 07:45:00
□康海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2025-08-13 07:46:00
南京首个水岸联动低空应用场景落地
我市首个水岸联动低空应用场景落地船在江上行外卖天上来长江江面,无人机正在为移动中的船舶送外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无人机准备向航行中船舶动态配送物资
2025-08-13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建萱)近日,位于建邺区的莫愁湖公园棋文馆人潮如织。正在举办的《真心为中国的人——恽代英生平事迹展》展览
2025-08-13 07:46:00
船在江上行 外卖天上来
南京市“江翼达”低空飞行基地举行首飞仪式船在江上行 外卖天上来8月12日,南京市“江翼达”低空飞行基地在滨江风光带举行首飞仪式
2025-08-13 07:46:00
我市将优先推广建筑垃圾再生品,政府投资工程使用比例不低于15%废料“生金”,政府先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何钢让建筑垃圾减量化
2025-08-13 07:47:00
暑期过半,到博物馆“文化消夏”成为学生和游客的首选。截至8月8日,今年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已接待游客770多万人,门票收入超过亿元
2025-08-13 07:50:00
20年,看浙江如何长满植被
潮新闻讯 “两山”理念践行20年之际,省气象局生态遥感中心利用卫星遥感和气象观测等数据,深入研究分析了20年来全省植被生态参量时空变化状况
2025-08-12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