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2 17: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在我国清朝时期的社会体系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根本性制度——那便是八旗制度,清代王朝的开山者努尔哈赤,戎马40余年开关掠地,最终开启清朝大门,这份成就便离不开八旗制度的强大。

但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帮助清太祖开关建国的强大制度,在和平世道时却成为了腐蚀国家社稷根基的元凶。

今天,便带诸位看官走进八旗,小谈八旗的由来与兴衰,了解旗名的渊源、旗制的开创历史以及旗制强大的原因,再去看看当今那些旗籍子弟的生活...

以“旗”作为类别,对组织内部进行分管的举措,最早诞生于女真部落,但这种制度形式在最初是没有被命名的,并且也不被作为统治手段。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此种制度诞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在部落在组队狩猎时,能更好地配合彼此,以获得更好的收成,而狩猎者们会依照规则推举出一位组织者,由其专门负责指挥。

女真一族一直将此种制度保留并使用,而随着部族人数的增多,负责指挥的组织者人数也开始向复数增长。

于是便出现了一位组织者领导某一固定群体的情形,而为了方便在群体之间进行区分,群体中便开始以互为异样的旗帜作为标记。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在这种管理制度趋于成熟之后,便也逐渐在草原各部族间流传开来,直到十七世纪初,兴兵已经7年有余的努尔哈赤对此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超大力度的重塑和优化。

至于为我们所熟悉的八旗制度的出现,则发生在努尔哈赤征服女真部落之后,入关建清之前的时期。

那时努尔哈赤手握的兵力已经是他最初时数十倍不止,而为了方便管理,努尔哈赤再次整顿旗制,并设立下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以及正蓝、镶蓝这八种旗色的制度划分。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而关于对旗制旗名“黄、红、白、蓝”的命名,其中也包含着部族人民对于自然的尊敬和感恩,四种颜色也分别代表着大地、太阳、水以及天空。

八旗制度对于部落人员的划分管理方法,与秦朝时的军队编制相类似,秦朝以五人为一组,称之为“伍”、十人二伍是为“什”,百人成屯...

而努尔哈赤所规治的标准相比于秦朝编制则要粗矿很多,是分别以500人、1500人和7500人三个层级进行划分的,而八旗制度之所强悍,是因为其具有着极强的粘结性和应变性。

在旗制制度中生活的人员,日常生活时便安居乐业,但若是战时,各旗旗民皆能披挂上马,成为部族的战斗力量,在游牧部族的背景加持下,再复议八旗制度的管理方法,全民皆兵的景象成为了显示。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并且在努尔哈赤入关之后,八旗部众也是被直接应用进一代王朝的运转系统之中,八旗部各司其职,各旗内分工有序,配合娴熟,在极短的时间里将偌大皇城的根基牢牢注死。

可惜这番景象却未能长久,随着努尔哈赤的离世,皇太极的继位,八旗制度的内部也就此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微妙改变。

八旗各旗之间本无上下等级之分,皆是各司其职。

而在清朝建立之后,以权力分化为形式的八旗制度,则与一朝一主的皇帝制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故皇太极在继承高位后,便为皇权的稳固,对着八旗内部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瘦身”行动。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正、镶黄两部与两白旗部调换了旗色,并在各旗部中设立总务,用以打破旗主的独断性,以此来分化旗主的权利。

而皇权稳固之后,皇太极也对旗主人选进行了几次明暗调整,并且还通过取消“八旗并坐”的传统来凸显自己皇权的独大。

自八旗入关清朝建立之后,拥有旗籍的旗人也十分自然地成为了“高等人”,再加上皇朝当权者对于权利的把控,对于其他八旗旗主权利的剥削,使得八旗制度本身具备的链接性被打破。

而这一情况,也催化了旗籍子弟能力上的没落,这虽然是当权者从皇权角度出发时愿意看到的景象,但若是从山河社稷这一更高层面看待,其实并不是好事。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前代人的权利被弱化剥削,在当权者为其旗部刻意营造出的安然环境中,安乐思想开始在新生代中滋生,自诩人上之人的官员旗民子弟,开始大肆圈地,依靠着有利于旗民的政策,旗民彻底走向颓废。

自皇太极时到雍正年间,八旗各部的权利高度持续走低,各旗部中的官员子弟也是终日享乐寻趣,祖辈用以打下江山的骑射技艺和马背功夫,早已不知被废弃了多少年月。

八旗部众的颓废腐败,在日后也成为了致使清朝灭亡的最大因素,在努尔哈赤死后,能轻易征服辽东大地的铁骑,彼时却变成了在战场上风吹则散的软脚虾。

而在清朝灭亡之后,继承有先辈血脉旗籍的后世们,大多则去往了我国的东北黑龙江地区,在那里过上了寻常人家的农耕生活,其中就不乏有曾经的高官子弟,包括清朝重臣和珅的后世血脉便也在这群人其中。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经历时代的洗礼,在他们的身上已是少见旗籍先辈的影子,但其生活方式上或多或少还保留有旗人的精致和习惯。

对于八旗子弟,我们也不能持“一棒子打倒一片”的态度,在旗籍子弟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贪图享乐,毫无建树之辈。

如上文提及的和珅,当然对于和珅,大家或不会留下多少好印象,但与和珅同为正红旗旗籍的老舍先生,那可就要另当别论了。

八旗子弟今何在?一起来看看

再者如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正统的正白旗旗部下的八旗后人。

其实在现代社会,八旗子弟的身份标签已经不再那么鲜明,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我们都是簇拥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家人。

我们或许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思想方式甚至是不同的思想信仰,但我们不也都是中国母亲的好儿女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2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的八旗子弟是怎么来的,谁创建了八旗?
...非凡军事才能的领袖,一个统一女真各个部落统治者——努尔哈赤。图源网络 努尔哈赤自幼喜爱兵猎,勤学苦练,武艺超群。逢战必征,逢征必一马当先,拼死厮杀,十分勇猛。在一次次的征战
2023-02-25 19:57:00
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起直到清末,八旗子弟有多少人?
...正蓝旗,顺治以前为上三旗,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为努尔哈赤初置四旗之一,因旗色纯蓝而得名。由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3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
2022-12-26 20:42:00
清朝八旗旗主官级如何
...八旗制度使清朝强大而威严。清朝的八旗制度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起初努尔哈赤不可能有八个士兵悬挂十三甲的旗帜,他和弟弟舒尔哈齐两人只有一个士兵的旗帜,即镶黑旗、后来,到了明
2024-04-28 11:03:00
多尔衮坠马而亡的真实原因
...起到后来满清入关时,满清军队的情况做一个了解。当年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义打天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努尔哈赤的朋友、兄弟,以及他的儿子们都奋勇努力,个个争先。为了壮大军队
2023-08-12 17:35:00
分析一下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的目的
...亦民,有事披甲出征,无事则耕种狩猎。八旗旗主都是由努尔哈赤的儿子或孙子们担任,他们既是政治首领又是军事统帅,旗主之位是世袭制。八旗制度是在“归附日众,牛录激增”的条件下创立的
2023-04-23 19:05:00
...治,后来女真内部发生叛乱,明王朝借平叛的名义杀掉了努尔哈赤的祖父等人,后来为了安抚努尔哈赤,明王朝仅仅给了努尔哈赤几道敕书和几匹马,这让努尔哈赤感到十分耻辱,为了报仇雪恨,努
2023-08-24 14:00:00
满清八旗的旗主有一个权力,让清朝文武百官很忌惮
...一支的队伍就是早期的八旗原型。再到后来的时候出现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族,并且建立了金。 然后对明朝发起了进攻,后来建立了清朝,虽然清朝是他儿子皇太极建立的,但是他为此打下
2023-01-19 15:46:00
八旗制度:满族荣誉与纨绔子弟的起源
大清太祖努尔哈赤骁勇善战,带领的女真军队也是勇敢凶猛,这和当时他们能骑善射、善于征战是分不开的,后来这批人被编制为八旗兵,是清军能够顺利入关的重要保障。大清基业稳固后,仗事少了,
2023-10-22 07:16:00
满洲人的先祖:从肃慎到靺鞨
...、各自为政的方式,女真人就很难真正的统一起来。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战争不断地取得胜利,势力扩大,人口增多,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利用、改造旧的牛录制创立八旗制度
2023-09-04 1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