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5 10: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无比辉煌的王朝,这些王朝曾经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许多事件即便是对于当下的社会依旧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海上贸易自古以来便是发展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在明朝的时期,海上贸易十分的繁华,尤其是明朝皇帝朱棣对于航海的支持让大明王朝的版图得以进一步的扩大,甚至将大明的影响力也进一步的扩展至了亚洲其他地区,只是很多人对于历史郑和的航行是片面的,没有深层次的进行过解读,比如,大部分人对于郑和下西洋,只知他对大明王朝乃至后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却不知郑和下西洋之时也经历了诸多的事情。

灭海盗,扩大明朝影响力

郑和先后一共进行了7次的航行,在其远航的过程当中一共访问了30多个国家以及地区,最远的地区一度达到了现在东非高原,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他使得大明王朝的影响力进一步的得到了扩散,同时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只是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当中,却曾有过诸多有趣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郑和首次远航的时候,曾率领着28,000余人,于1405年从福建出发,一路航行至爪哇,只是当郑和的船只刚刚登陆到爪哇岛之时,却碰上了爪哇岛上的两个王国正在内战,最终取得胜利的西边王朝,只不过取得了胜利的西王手下好巧不巧误杀了郑和的手下,最终的结果便是西王送上60,000黄金作为赔偿,才得以让郑和放过,也让西王避免胜利成果被东王所抢夺。

此次郑和没有出手,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大明的影响力已经扩展至了爪哇岛上,最终使得爪哇岛上的西王没有选择通过武力解决这起纠纷事件,属于郑和真正的第一场战争则是一场内战,因为郑和首战其对手便是广东的海盗陈祖义,郑和碰上陈祖义的时候,正是郑和已经结束航海启程回国,当时的郑和所乘坐的船只航行路线,正是当下的马六甲海峡,只是在海上,以抢盗为生的海盗在看到郑和船上的诸多金银珠宝的时候十分眼红,于是决定冒险武力强夺。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与传统意义上的小海盗不同,陈祖义并非是那些小打小闹的海上势力,相反他的势力十分的庞大,甚至连当时的苏门答腊的港口都在其掌控的范围内,不过陈祖义也明白大明王朝的真实战斗力,因此决定先假意投降,等到骗取郑和的信任之后,再选择动手,奈何郑和早已听闻风声,于是便将计就计,将陈祖义骗至船上,后将其包围,最终在1407年时郑和抵达南京,陈祖义最终被处以死刑。

平战乱,立石碑

首次航行让郑和以及大明王朝深刻地意识到了海上航行的重要意义,于是郑和在回国休整数日之后,便再次开启了二次远航,在此期间并未发生过冲突事件,不过在行驶至当下斯里兰卡地区之时,郑和对此处的一座寺庙进行了修缮,且立了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在1911年的时候得以重见天日,这座纪念碑在之后也成了中国与斯里兰卡两国友好的象征,1409年郑和再度远航,这一次的郑和不仅到达了越南,马来西亚甚至还到达了印度等地。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不过郑和的船只在到达锡兰的时候,却再次碰上了内战,这次的内战胜利的则是亚烈苦奈儿,不过此人对于郑和或者说是对于大明王朝并不感兴趣,同样对于郑和的到访亚烈苦奈儿认为其动机不纯,甚至将其认为是前来争夺释迦摩尼遗留下来的佛牙,因此拒绝了郑和的立碑要求,之后郑和与亚烈苦奈尔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然而首次战斗最终以郑和落败而结束,当时的郑和并未在此地多留。

原因正是因为郑和明白远航的目的是为了带动经济贸易,而非战斗,因此在航行至印度满载而归后,再度来到锡兰,这一次的亚烈苦奈儿认为首战已经打赢过郑和,因此此次冲突,也坚信能够再次取得胜利,只是最后郑和上演的围魏救赵,将亚烈苦奈儿的一家老小全部俘虏,最终的结果便是亚烈苦奈儿被活捉,不过在最后被押至南京之时,由于朱棣对其并没有深仇大恨,不久之后便将其放回。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郑和的这三次的远航让周边国家深刻意识到了大明王朝的强大,不过相比于前三次的远航,第4次的航海意义更加重大,第4次,朱棣决定绕开南亚大陆直至波斯,将大明王朝的影响力向西方进一步扩张,只是在路过苏门答腊岛的时候却再次发生冲突,其冲突的原因则在于苏门答腊王朝内部的冲突事件,由于1407年苏门答腊王意外死亡,当时的王后为了给国王复仇,宣布谁能够为杀掉仇人便嫁给他。

寻得“麒麟”

在王后的这般刺激之下,有人顺利的将杀掉国王的人杀掉,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国王,只是看似圆满的结局,却因为老国王的儿子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原本作为王子,顺应王位是以理所应当的事情,只是王后的这项决定,不仅让他失去了父亲,还让他多了一位继父,出身皇室,自然无法咽下这口气,于是便将继父杀死,担任了新的国王,之后新国王与老国王弟弟苏干茨之间的战争便由此爆发。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相比于苏干刺,新国王的脑子十分的清晰,在其登基之后,便立即臣服大明王朝,苏干刺正是看到了新国王抱上了大明王朝郑和的大腿,于是便决定派1万兵力对郑和发起进攻,此举正好也就给予了郑和介入这场内战的借口,最终郑和凭借着强大的实力获得了胜利,将苏干刺刺死。

郑和下西洋灭海盗,立石碑,找麒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同样还是在此次航行当中,郑和第1次来到了肯尼亚的马林迪,除了发现新大陆以外,此次郑和也发现了只存在于中国神话当中的动物“麒麟”,当时的明朝为了迎接麒麟的到来,还举办了一场十分宏大的迎接仪式,甚至当时的一名画师还将这恢弘的一面画了下来,只是后世通过观察便能够得知,在明朝的时期,被众人认为的麒麟,其中只是一头长颈鹿而已。

小结

这些终究也只是郑和下西洋之时遇到的诸多有趣事件,然而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大明王朝的实力之所以能够将影响力扩散至周边诸多国家,以至于在当下的社会当中,周边国家还有很多依然在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郑和下西洋历扩展至了这些国家,让这些国家认识到了大明王朝的实力,选择甘愿成为藩属国,这样的影响力即便是在当下的周边国家也依然存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和下西洋带回两只什么动物,骗的朱棣稀罕至极
...麒麟”的神秘生物痴迷至极,这两只异域生物是由航海家郑和从遥远的西洋带回,成为了朱棣宠爱之物。但是,郑和的航海之旅并非仅为寻找这对“麒麟”,朱棣对他的支持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2023-07-15 18:38:00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郑和原本姓马,名和,小名叫三宝。小时候因为战乱,被朱元璋手下大将蓝玉掳到南京,被阉割成为太监。之后得到燕王朱棣的赏识,便跟随其左右。由于立下战功,朱棣赐其“郑”姓,从此改名郑和。
2023-05-10 09:24:00
原创印度洋捞出石碑,上面有3种文字,专家凭此道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十分安乐。其中要说朱棣做过最有成就的事情,那便是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起到了宣扬明朝威望的作用,也促使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朱棣为何派郑和下西洋,世人对此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
2024-11-18 14:22:00
郑和下西洋真的带回了一只神兽麒麟吗
...,但却人人了解麒麟,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等;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带回一只神兽麒麟,现在画像公开,看完后让人哭笑不得。永乐三年(1405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首次远航,
2023-07-23 16:32:00
...战功,还七下西洋,名垂青史,他就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了解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故事,郑和原本姓马,元朝初年,他的祖先移居云南昆阳,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
2023-01-31 19:21:00
郑和下西洋返回后却带回了2只传说中的“麒麟”到底是什么呢
...出来的物种,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然而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返回后却带回了2只传说中的“麒麟”,朱棣见后大喜,命人作画记录麒麟形象。画像流传到今日,人们看到后却觉得有些哭笑不
2023-02-15 16:01:00
...李景隆。郑村坝之战后,朱棣为表彰马三保,为其赐名“郑和”,视其为心腹。从此之后,马三保便改名为郑和。1402年六月,靖难之役以朱允炆失踪,朱棣荣登大宝结束。战后,朱棣对追随自
2024-07-23 20:25:00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位航海家,被封为国姓爷
...在一年后,赏赐马三保国姓“郑”,之后马三保便改名为郑和。至此以后郑和手下的人便称其为“国姓爷”。提到宦官我们的印象会停留在魏忠贤这样的人身上,祸国殃民、害了大明王朝;而郑和与
2023-01-24 21:10:00
郑和下西洋带回哪些的宝贵遗产
郑和,明朝著名航海家、探险家,他的七次下西洋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世界海洋探险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这些远洋航行中,郑和船队带回了许多宝贵的物资、文化和知识,其中包括了一个充
2024-10-30 2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