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09:24:00 来源:戏说三国

郑和原本姓马,名和,小名叫三宝。小时候因为战乱,被朱元璋手下大将蓝玉掳到南京,被阉割成为太监。之后得到燕王朱棣的赏识,便跟随其左右。由于立下战功,朱棣赐其“郑”姓,从此改名郑和。

郑和最出名的事件,就是曾七次下西洋,但是对于在下西洋期间,郑和都遇到些什么事,大多数人就比较陌生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原来,郑和在下西洋期间,可没少经历惊险又有趣的事情。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卷入外国内战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奉命率船队出使西洋。此次下西洋共计两万八千余人,分乘62艘大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扬帆出发。郑和船队先到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之后向爪哇方向航行。

当他们到达爪哇时,爪哇国内的东西两王正在进行内战,最终以西爪哇获胜告终。不过当郑和船队到达的时候,却被误认为是东爪哇的人,还被误杀170人。但郑和没有贸然发兵报复,误会解除后,西王送上六万两黄金作为赔偿,这件事也就翻篇了。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又遇明朝内战

郑和完成第一次下西洋任务后,开始返程。在经过三佛齐旧港的时候,时任旧港广东侨领的施进卿来报,说近日海盗十分猖獗。郑和便派人去见海盗首领陈祖义,对其加以劝阻。陈祖义假意投降,实则趁机袭击郑和船队。

不过郑和早就收到风声,于是直接兴兵剿灭海盗,烧了贼船10艘,俘获贼船7艘,并生擒陈祖义等贼首。永乐五年九月二日,郑和船队归国,陈祖义随即被问斩。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生擒锡兰山国王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并未远走,所以很快就返程了,中途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发生。永乐七年九月,郑和船队开始第三次航行。当来到锡兰山国的时候,国王亚烈苦奈儿认为其动机不纯,觉得郑和一定为了抢夺,释迦牟尼当年留下的“佛牙”而来,于是双方爆发第一次冲突。

郑和认为打仗并非他航行目的,所以选择离开锡兰山国,先前往他国。等到回程的时候,他再度访问锡兰山国,这次亚烈苦奈儿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阻断其退路。

郑和见状,断定此时锡兰山国中必定空虚,于是带着两千士兵,趁夜突袭王城,最终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念及锡兰山国只是小国,原本也与明朝没什么深仇大恨,所以朱棣下令将其释放回国了。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干预他国内政

郑和第四次航行,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到达东非麻林迪。在此次航行中,其船队又在苏门答腊岛遇见一件事情,进而就参与到他国的内政当中。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件事的背景。

当时苏门答腊国王因一场冲突去世,王后为了给国王报仇,就贴出告示称,只要谁能替国王报仇,那么此人就能成为苏门答腊国的新国王,自己也将嫁给他。如此吸引人的条件下,果然很快就有人帮老国王报了仇,王后也履行了承诺。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但问题就是,老国王原本是有儿子的,这位王子没了父亲,还不能继承王位,甚至还无端多了位继父,心里自然充满愤怒。一气之下,他就将这位继父给杀了,自己做了新国王。这时老国王的弟弟苏干剌又站出来夺王位,新国王见叔叔不好对付,就决定率先抱明朝的大腿,于是写信请求朱棣仲裁。

朱棣接到信后,就下旨给郑和,要他想办法支持新国王。可是郑和觉得,这是别人的内政,自己不好直接参与,便在登陆后送了新国王一些人力物力,希望能够帮到他。苏干剌见状,竟然发兵攻击郑和船队,这给了郑和出兵的理由。最终苏干剌被俘,朱棣下令将其处斩。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发现祥兽“麒麟”

前面说郑和第四次航行,首次到达东非麻林迪。此次除了有发现“新大陆”的喜悦外,更能彰显郑和功绩的,就是这次发现了祥兽“麒麟”。因为郑和的到访,同年麻林国就派使者,为中国献来了“麒麟”。

当时明朝为了迎接“麒麟”,还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不过根据明朝关于“麒麟”的图画来看,当时的“麒麟”,其实就是现代的长颈鹿。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都遇到些什么事?经历惊险又有趣

朱棣驾崩后,朝中的文武官员,都认为下西洋是耗财费力的行为,于是不再赞同继续。因此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便下令停止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又重启了第七次下西洋,不过郑和在此次返航中去世。在此之后,明朝便不再继续下西洋行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经济与政治动因
...充国家钱库的同时,亦能阻止钱货的外流。此后,便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郑和,原名马和,小名三保,本是家世为元朝云南地区的贵族。明朝建立后,为肃清云南地区的元残余势力,派大
2023-11-11 05:55:00
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原因
...要说最早在大海中劈波斩浪的航海家,那就属大明王朝的郑和,他七下西洋,创造了诸多记录,也给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一了不起的大事件为何能出现在明朝呢?一、永乐大帝的全力支持这次
2024-01-14 18:24:00
郑和七下西洋,三次战斗历险,还有一位八次下西洋的,又是谁呢?
在中国历史上,提起郑和的名字可以说人人皆知,他因带领明朝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而闻名遐迩、名垂青史!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人,祖居云南昆阳洲(今云南省晋宁县)
2024-08-22 10:11:00
七下西洋颂和平天下为公谋大同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郑和七下西洋颂和平天下为公谋大同晋宁区博物馆(郑和纪念馆)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雯 摄黄昕莹位于祖国内陆西南边陲的云南虽远离海洋,却走出了一位世界级的航海家—
2023-07-11 07:05:00
...战功,还七下西洋,名垂青史,他就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了解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故事,郑和原本姓马,元朝初年,他的祖先移居云南昆阳,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
2023-01-31 19:21:00
郑和是怎么完成七下西洋超前轶后之奇举的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航行,他本身其实是朱棣皇帝身边的一位太监,为何他能够担此重任?而他下西洋之后,又给当时的世界带来的什么影响?其实对于中国皇朝来说,明朝初期,国力
2023-01-07 21:32:00
郑和七下西洋,为何我国还是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海时代,依旧实行海禁政策,西方开始逐渐赶超我国。但郑和曾在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两朝七下西洋,要早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其船队规模也远非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可比。那么我国为何
2023-01-06 20:37:00
郑和七下西洋时的宝船到底是什么时间失传的
郑和下西洋的起因有很多,有说是宣扬大明军威的、寻找建文帝和玉玺的,甚至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的,等等说法。但是不管为何,这都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
2023-01-07 21:35: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个人间蒸发的建文帝?1405年,朱棣命自己非常信任的太监郑和,率领28000余人,40余艘船,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壮举。到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为止,共7次下西洋,每
2024-06-24 16: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