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据《半月谈》报道,自2021年起,西安市临潼区在坚持村监委会主任向村民代表大会负责的基础上,将原先的村监委会主任提级聘任为区纪委监委的村监督员。两年来,监督员发现问题6200余个,助力解决群众难题3800余个,向上反映问题线索300余条,累计处理323人。
在一些地方,村级监督乏力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来自村庄内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的情况较为普遍。
在不少村监委会主任看来,自己虽然是村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但与村支书、村主任等正职相比还是“矮人一头”。因此,他们在履职过程中缺少底气和胆气,往往不敢监督。这是其一。
其次,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是中国社会的特征,在农村地区尤甚。因此,一些村监委会主任会觉得,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不想得罪人也就不愿意监督。
第三,村务决策和公开情况、村级财产管理情况、村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等都是村务监督的重点,其专业性比较强。而在现实中,不懂行的村监委会主任不乏其人,不会监督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临潼,村监委会主任被提级聘任为区县一级纪委监委的村监督员。这样一来,村监委员会主任有了上级撑腰,打消了顾虑。但解决了“敢不敢”的问题,“想不想”“会不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完善的配套机制。
当前,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的产业经济活动越发复杂活跃。这就对村监委会主任的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注意到,临潼区的做法是明确职责定位,实行垂直管理,并持续推进村(社区)监督员培训工作常态化。目的只有一个,让村监督员们深刻认识村级“微腐败”的严重危害、全面掌握开展村务监督的本领。
从两年来的实践看,“提级聘任”村监委会主任的创新做法收到了切实效果。事实上,四川大竹县近两年也探索开展了村级监督“统派统管”模式,“提级监督”收到成效。
不管是“提级聘任”,还是“提级监督”,“提级”都是关键的一步,但却不能一“提”了之。通过配套机制上的细致安排,切实为村监委会主任专业赋能,才是让村级监督不再乏力的关键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