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乡村蝶变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5 16:50:00 来源:阿宅社会

“我来自浙江省的一个村庄。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的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当时,我家厨房没有排污水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使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张亮丽的明信片。”

乡村蝶变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浙江省东阳市寀卢村,学生在共享田园内进行研学活动。

当地时间2018年9月26日,纽约曼哈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

站在联合国的演讲台上,中国浙江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农民裘丽琴自豪地告诉世界,历经15年奋斗,她的家乡已变成“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美丽乡村。

世界将铭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中国故事。这项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一直牵挂的民生工程,荣获“地球卫士奖”。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千万工程”何以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走,到浙江去,让我们到当地百姓的口碑中去寻找答案!

乡村蝶变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棠棣村的兰花数字工厂内,电商在线上直播展示兰花幼苗。

蝶变美丽生态让幸福感更足

书香、花香、咖啡香弥漫,林声、水声、鸟鸣声悦耳,这是记者对安吉“余村印象”的第一感觉,它是全国首个乡村零碳建筑,外观形似一把钥匙,寓意破解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困惑。身处其中,村民姜志华感慨良多。

从余村水泥厂化验师干到技术副厂长,姜志华见证了余村“靠山吃山”成为“首富村”的过程。

2003年,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余村关停矿山和水泥厂,通过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美丽乡村”建设将当地“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建设“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形成户外拓展、休闲会务、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2022年7月,余村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上千名青年人来到余村及周边村庄工作和生活。在新村民和返乡人的影响下,当地村民主动提升业态、拥抱发展,乡村发展内驱力更加强大。

“老百姓的幸福感杠杠的!”如今担任游客观光车司机的姜志华,经常把亲身经历和美丽乡村故事讲给游客听,“在家门口就能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肯定幸福。”

乡村蝶变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千万工程”起笔之时,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便是一个“可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的新村庄”。如今,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美丽公路展示着未来乡村的美好景象。

“我们的垃圾分类已实现数字化监测。对于异常投放情况会有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方便精准管理。”梅林村第一书记孔高敏介绍数字驾驶舱的使用方法。作为“千万工程”的切入点之一,“垃圾革命”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

通过美丽乡村、共富乡村、未来乡村的迭代升级,梅林村始终走在乡村振兴的最前列。“老百姓在意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无人超市、24小时图书馆、智慧老年食堂、智慧医疗站……在梅林村,“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一体的乡村新图景触手可及。

乡村蝶变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仙潭村的自然风光。

嬗变美丽经济激活发展动力

“现在的生活是真幸福!”坐在一对两百岁的银杏“夫妻树”下,罗月红讲起退休后的生活。在德清县仙潭村“幸福邻里”做社工,既要为村里的民宿主免费带娃,还要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她却乐此不疲。热爱艺术的她,号召村里人成立了舞蹈队、腰鼓队、舞龙队,还拍视频做宣传,“我想与更多人分享我们的幸福。”

从“脏乱穷”到“绿富美”,仙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仙潭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民宿,走出了一条以一个房间做大一个产业,真正把美丽环境转换成美丽经济、以美丽乡村反哺美丽生态的共同富裕路。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仙潭村联合周边的南路村、四合村组成“强村公司”,实现三个村资源共享共创,引进新业态,发展文杏里书房、仙潭美术馆、大地艺术等项目,邀请全国各地的作家、编剧入驻,开设“编剧村”,将仙潭打造成文艺人才集聚地和文学艺术创作基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西北部的棠棣村,是一个以花闻名、以花为业、以花致富的小山村。以“千万工程”为契机,棠棣村发挥花木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花卉苗木为主、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特色致富路。

以往,“担花走南北”道不尽花农的艰辛。如今,这里不仅美舍依花田、绿荫入春池,还依托盘活闲置资源、强化数字赋能、深化农文旅融合等手段,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棠棣村印染厂旧址,建起一座数字化共富工坊,花情监测、通风、施肥、喷淋喷灌全部实现“指间管理”,偌大的工坊内,除了正在直播销售的工作人员,几乎见不到花农。

“从培育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柯桥区兰花产业农合联秘书长赵虎一语道出棠棣村的共富密码。2022年,棠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演变美好生活催生变革力量

跟着“千万工程”的脚步,安吉县横山坞村一改过去“烂泥村”的面貌,变身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如何让美景变“钱景”?村民和设计师陈谷一拍即合:走高标准民宿集群道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所有民宿主必须有一技之长,必须亲自参与经营。”作为“小瘾·半日村”民宿集群的总设计师和创始人,陈谷认为,只有差异化、多样化经营,才能形成品牌效应,增强竞争力。

严格的民宿主筛选机制,保证了民宿的质量。民宿集群内度假、美食等主题各具特色,图书馆、杂货店一应俱全。2022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营收超6700万元。

安吉县余村数字游民公社主理人许崧,吸引400余名高技能、高学历、高收入的“数字游民”来此创新创业,催生乡村新业态。

“千万工程”的所有故事中都离不开人才的身影,但所有故事的主角始终都是广大农民群众。

村口池塘边,一棵大樟树郁郁葱葱,树干上的“樟树下议事”木制字牌经年累月,见证了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的岁月变迁。乡村美景被挡在家家户户的围墙之外,美丽乡风难吹进围墙之内,怎么办?新业态发展起来,游客太多无处停车,怎么办?产业发展快,空间资源不够,怎么办?

“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拆掉的是围墙,打开的是邻里之间的心墙。共享家庭停车位,扩建停车场,停车难题迎刃而解。联合周边村社,共享资源成果,抱团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千万工程”持续推进20年,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20年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5431元提高到2022年的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目前,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90,已经连续十年缩小。

造福浙江,引领中国,影响世界。从老百姓的口碑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千万工程”将给出更美的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9: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棠棣村,是浙江绍兴一个以花闻名、因花致富的小山村,素有“春兰故乡”之称。如今,棠棣村里的兰花住进了数字工厂,走进了带货直播间,当地也围绕兰花特色产业推动农
2023-06-16 20:33:00
朵朵兰花香  乡村新气象(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棠棣村——朵朵兰花香 乡村新气象(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本报记者 张帅祯 龚文静《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7日 第 02 版)“棠棣
2023-06-17 05:15:00
全国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走进棠棣村
...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主办,浙江省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浙江省健身气功协会、绍兴市体育局、绍兴市健身气功协会承办。
2024-04-18 14:27:00
(两会声音)“花木书记”的共富秘籍:特色产业让乡村“百花齐放”
...23日电 (邵燕飞 项菁)二月,春兰绽放。走进“花木之乡”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兰农喜丰收,花香沁人心。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刘建明忙着走
2023-02-23 15:13:00
《极限挑战宝藏行·和美乡村季》深入“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地”
...孟鹤堂、徐志胜、陈鑫昊、唐九洲等“宝藏团”成员来到浙江绍兴柯桥,通过体验当地生态文旅、乡村文化等环节,感受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节目将于20:45上线百视TV,21:15登陆东
2024-01-20 17:07: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呼唤更多专业人才来到乡村见到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时,他的桌子上
2023-02-27 06:15:00
...时,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棠棣无处不逢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棠棣村,以花命名、因花闻名。在古朴整洁的村道上漫步,富有浓浓文化味的墙绘引人瞩目。“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
2023-07-04 09:38:00
...聚焦乡村振兴“主力军”培养目标,由县级领导带队,在浙江大学全覆盖调训村党组织书记,着力赋能育强硬核“头雁”队伍,为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精准培训提能力
2023-06-15 09:37:00
...表,都有一些细致入微、生动可感的经历。这些天,在与浙江团代表会外交流中,那些带着烟火气的小故事,就像鸿篇巨制中的柔软细节。在永康市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黄美媚,是一名85后年轻代
2024-03-10 12: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8月26日,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的山东省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对接会(拉美专场)在济南举办。对接会邀请拉美国家驻华使馆、投资促进局
2025-08-29 19:2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今年,为提升陶琉会国际化程度,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响应行业举办木火节呼声,满足朱家庄“产文旅”融合发展需求
2025-08-29 19:29:00
魏明禄 李思贤:聚焦“四新”“四化” 优化人才供给结构
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在新型工业化领域,重点加强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专业群建设
2025-08-29 19:36:00
夜间守护升级!中医康复延时服务为健康“加时续航”
上班族白天工作繁忙,平日难以抽出时间就医;高龄患者行动不便,白天就诊困难导致延误治疗……为帮助患者解决就医“痛点”,自8月18日起
2025-08-29 19:29:00
张湾区黄龙镇:闻“汛”而动,以练筑防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王少卿)8月28日下午,张湾区黄龙镇大坝社区涂家湾内,一场紧张有序的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正在上演
2025-08-29 19:09:00
成年人近视度数还在涨?济南市眼科医院中医疗法显成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郭兆瑞 实习生 钱玺羽近日,高度近视患者何女士了却了一桩心病。她持续增长的近视度数
2025-08-29 16:05:00
日前,赣州市委人才办印发《赣州市人才分类目录(2025年修订版)》和《赣州市人才政策清单(2025年修订版)》,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目录并享受相应政策
2025-08-29 06:49:00
“烧伤男孩”来宁上大学,体验东大“灵巧机械手”曾靠双拳书写,如今“重新握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 通讯员孙艳8月28日
2025-08-29 07:37:00
抓获“拉车门”嫌疑人4名物业人员获见义勇为表彰南报网讯(通讯员溧公宣记者张彪)近日,溧水区见义勇为基金会永阳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来到溧水某小区
2025-08-29 07:37:00
人气“引得来” 文创“带得走”8月牛首山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2%南报网讯(记者孙秉印通讯员白睿田)8月,南京气温持续高位
2025-08-29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陆轩)8月27日,江苏省文联—六合区启动“茉莉花”文化品牌合作共建活动,通过试点配备“艺术村长”等
2025-08-29 07:38:00
解决40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50项科研成果落地应用燕赵钢铁实验室亮出首份“成绩单”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近日,在燕赵钢铁实验室曹妃甸研发中心
2025-08-29 07:47:00
ETC “失灵” 如何短时间恢复正常?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你是否在高速上遇到过ETC罢工的情况?江西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ETC车道不抬杆有几种原因
2025-08-29 06:49:00
问政红黑榜(8月14日-8月20日)
南昌市青云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九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第二大队喜提红榜购买的油烟机出现噪声大、吸力小等问题官方回复:已更换新机网友反映
2025-08-29 06:49:00
职场新人注意!签协议前先看这几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 栾海明又是一年职场新人报到季,“面试时承诺月薪8千,入职后却缩水至6千”“试用期内莫名被辞退”等问题频发
2025-08-28 1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