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老年人缺牙,到底“植”不“植”?医生:高龄不是手术禁区,一口好牙让晚年生活更有质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8-09 07:07:00 来源:杭州网

近日,“77岁老人一次拔牙12颗种6颗后身亡”的事件引发广泛热议。据悉,该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且植入了5个心脏支架,却在一家口腔门诊接受了一次性拔除12颗牙、当天种植6颗牙的手术,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吐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牙科廖大鹏副主任医师强调,老年人口腔种植绝非“拔牙-种牙”的简单流程,而是需要多学科协作、严格风险评估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陆续掉了13颗牙齿后

八旬大伯分阶段种植找回一口“好牙”

“以前吃饭就像‘囫囵吞枣’,现在终于能好好咀嚼了!”89岁的朱大伯(化名)坐在廖大鹏副主任医师的诊室里,笑着展示自己新“长”出的牙齿。据了解,他的缺牙史,源于年龄增长与牙周病的双重影响。“起初几颗牙松动没在意,后来掉得越来越多,连说话都漏风。”短短几年,他口腔里陆续缺失13颗牙,双侧下颌后牙、前牙间隔缺失,上颌前牙也“缺口”不断。

缺牙带来的远不止美观上的尴尬。活动义齿修复曾是朱大伯的“救命稻草”,可随着缺牙数量攀升,这个“稻草”逐渐变成“累赘”——义齿在口中时常晃动、下沉,吃饭时总往下掉,稍硬的饭菜都嚼不动,只能靠喝粥、吃软烂食物维持。长期咀嚼效率低下,让朱大伯消化功能受影响,身体愈发消瘦,连最期待的家庭聚餐,也因“吃不好”变得索然无味。

在老人观念里,“年纪大了掉牙很正常”,可缺牙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家人心疼不已。“他变得不爱说话,连快要到来的90岁生日都提不起兴致。”通过多方打听,朱大伯的子女带他来到廖大鹏处寻求帮助。

“种牙不是简单‘打钉子’,得把每个风险都考虑清楚。”初次接诊后,廖大鹏团队为朱大伯定制“三步走”方案:先全面体检,排查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再精细口腔检查,评估牙槽骨条件、剩余牙健康度;最后设计分阶段种植计划,平衡手术创伤与修复效果。

考虑到朱大伯年龄大、耐受力弱,医生摒弃“一口种完”的激进方案,选择分4次手术,每次种2颗植体,手术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这样能减少老人术中疲劳,也方便观察恢复情况。”廖大鹏解释道,从首次手术到4次种植完成,历时整整一个半月,期间严格监测老人血压、血糖,调整用药细节,确保安全。

5个月后,当最终的牙冠“落户”口腔,朱大伯缺失多年的牙齿终于“回来了”,吃饭不仅有力气了,连说话也变得清晰了。“太感谢医生了,这一口好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90岁生日礼物。”朱大伯说。

老年人种牙,必须先过“健康关”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牙列缺失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74岁老年人平均存留牙数为22.5颗,仅18.3%牙列完整,全口无牙率达4.5%。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牙齿健康标准是,80岁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能正常咀嚼、不松动)。廖大鹏介绍,牙列缺损或缺失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痛苦,如牙槽嵴萎缩、咀嚼效率降低、面容衰老等,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和日常活动。因此,及时修复缺失牙对维持老年人局部及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据悉,目前常用的缺牙修复方式主要有三种:固定义齿修复要求基牙牙周及牙体条件较好,而高龄患者口内余牙条件多较差,因此多数老人不适用;活动义齿修复存在明显不适感,且只能恢复一定咀嚼效率,许多患者难以接受;种植义齿修复则依靠种植体支撑,咀嚼效果接近天然牙,稳定性好,能为患者带来更优使用体验。

“老年人种牙,必须先过‘健康关’。”廖大鹏建议,种牙前需满足以下健康条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稳定在8.9mmol/L内(理想值7-8mmol/L);心梗患者病情稳定超1年,经心内科评估心功能后,方可考虑种牙;长期服用抗凝药,降压药的老人,术前需有专业医生评估,必要时调整用药。

此外,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种植修复完成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与天然牙一样,需要定期复查并做好日常口腔清洁。“老年人种牙后最好更加注重清洁牙面,配合牙线、冲牙器清理牙缝;术后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监测种植体松动、牙龈萎缩情况;每半年最好洗牙一次,清除牙菌斑,预防牙周病。这些看似平常的护理细节,实则是种植体‘陪伴’老人数十年的保障。”廖大鹏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宁津县人民医院突破骨科手术高龄禁区,成功为97岁老人实施手术
...、多发病,各个年龄段均可见,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质疏松,很容易骨折。尽管股骨骨折有诸多分类,但在治疗方案上总体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保守治疗包括皮牵引
2024-05-10 10:46:00
精准微创挑战高龄禁区
...感谢信和两面锦旗送到骨科,再次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老年人骨质疏松多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也随之増加,有些老人只是咳嗽一声或打个喷嚏就出现了严重的腰背痛,一检查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
2023-09-07 00:38:00
勇闯高龄“禁区”     治愈百岁老人
...,黄斗权颇为感慨。在今年过年之前,黄斗权曾诊治多例老年人骨折病例,患者平均年龄92岁,几年前他还为一名99岁老人进行治疗,现在老人已经103岁高龄,依然健在。“在十五年前,六
2023-02-22 02:04:00
...伤科领域,高龄髋部骨折手术一直被视为“高危禁区”。老年人不仅承受着骨折带来的剧痛,还普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脏器功能也逐渐减弱,这些因素的叠加大大增加了
2025-06-03 09:19:00
101岁老人遭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业达医院骨一科专家团队勇闯高龄手术“禁区”
...松,导致了她股骨转子间骨折,这是髋部骨折的一种,是老年人最常见和好发的严重骨折,因此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老人便只能长期卧床,无法翻身,进
2024-12-23 10:11:00
...,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侯主任介绍,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上升。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可能伴随副作用。如今,射频消融术为高龄房颤患
2025-06-13 06:51:00
高龄≠手术禁区!93岁老人意外摔倒,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髋关节置换助其重新站立
...新峰表示,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 )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尤其是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轻微跌倒就可能造成骨折。这类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若不及时
2025-04-21 13:14:00
...性咳嗽、长期便秘、肥胖、重体力劳动长期用腹压有关,老年人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胶原蛋白流失,肌肉筋膜韧带弹性和韧性下降,导致盆底支撑力减退,从而更容易出现器官脱垂。子宫脱垂
2024-05-25 07:07:00
连过三关!青岛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96岁高龄老人肠梗阻手术
...高龄的全身麻醉“外科医师治病,麻醉医师保命”。高龄老年人的麻醉更有难度,老人身体各个器官退化,机体的各项功能都出现明显减退,手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此次田女士的手术更是
2024-06-06 10: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生命守护——珠海援黔医生吴丽婷的仁心与担当
多彩贵州网讯 秋日,一个阳光的午后,一对中年夫妻背着孩子,带着鲜花,来到凤冈县人民医院产科病房,特来感谢吴丽婷等医护人员
2025-10-13 21:00:00
中秋前夜水库畔,习水三人三分钟勇救落水女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5日晚九时许,习水县回龙镇金家沟水库畔,几声急促的尖叫声划破了节日的宁静。正在岸边散步的易紫钺、易思钧与易顺栋闻声警觉
2025-10-13 21:00:00
河南“烟花致10岁男童死亡案”二审未宣判,当事人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见习记者 鲁畅13日下午3点,因烟花燃放致10岁男童死亡案在河南开封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此前一审被法院判定承担四成责任的14岁燃放者张小强(化名)及其家属
2025-10-13 21:3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通讯员 李娟10月13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获悉,受近期降雨影响,10月12日23时
2025-10-13 21:39:00
长沙人用行动证明:最顶级的快乐,往往采用最“野生”的形式
如果大家最近天天在冲浪,不难发现,长沙人最近有点野。这个月的长沙,空气里一半是茶颜悦色和臭豆腐的味道,一半是被果立方搅动起来的江湖酒味
2025-10-13 22:09:00
飞机延误21分钟等心脏!青岛航空为移植心脏开辟绿色通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张仕珊10月13日清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原计划7:15起飞的青岛航空QW9823航班
2025-10-13 22:14:00
你心中的“好房子”是什么样的?是房子里的宽敞明亮、家门口的公园绿地?还是生活圈的配套完善?今天带大家领略雄安新区的“好房子”
2025-10-13 22:28:00
西安外国语大学成立吴克敬文学研究中心 助推本土文学走向世界
10月12日,吴克敬文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该中心将系统推动“文学陕军”作品外译,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对话与创新转化
2025-10-13 22:4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近日,烟台山医院北院心胸外科团队采用先进的“无管化”微创手术技术,为两名胸壁畸形的青少年实施矫正手术
2025-10-13 22:46:00
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当好“店小二”,“直连”县域便企惠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从“中途转车”到“一车直达”,外汇局青岛市分局以服务县域企业为重点,聚焦薄弱领域,当好银企连心“店小二”
2025-10-13 22:48:00
东湖评论:看“她力量”绽放时代光芒
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开幕。从1995年北京世妇会通过《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到如今全球妇女峰会再聚北京
2025-10-13 22:43:00
两名“车手”作案即落网,3.5万元与60克黄金被淄博警方拦截
日前,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在市局刑侦支队的大力支持下,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秒级响应”与“精准阻击”,成功拦截一起正在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25-10-13 22:48:00
前不久,“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根据铁路部门有关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
2025-10-13 21:39:00
乘客公交车上昏迷晕倒,青岛公交驾驶标兵出手急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邢路 战虎日前,再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103路公交车上,驾驶员任作为在乘客突发昏迷的危急时刻
2025-10-13 22:11:00
重庆警方:一女子持刀杀害其丈夫的外甥女 已被抓获
华商网讯 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官方微博13日发布警情通报:10月11日18时许,九龙坡区马王三村农贸市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2025-10-13 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