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富有才学,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名士;公元258年,权臣司马昭派心腹钟会拜访嵇康,希望他能出山辅佐,但嵇康似乎对出仕做官并不感兴趣;他果断拒绝了司马昭的招揽,以至于最终被司马昭陷害致死。
令人疑惑的是,司马氏已经控制魏国朝政多年,为何嵇康如此不识时务呢?
其一,不愿出山
嵇康忠于曹魏,并非司马氏,因为他的妻子长乐亭主是曹操的孙女。
当时朝局动荡不安,此时的曹魏政权已被司马昭掌控,也就是司马懿的次子,朝中分为司马家与曹魏集团两派;在这种情况下,嵇康却站到了司马昭的对立面,即使司马家族权倾朝野,嵇康也不愿同流合污。
其二,性格所致
嵇康为人正直重情义,而且蔑视权贵,不追求仕途名利;或许是因性格所致,他不太适合做官。
他的好友山涛(字巨源),同样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曾劝嵇康出来做官;嵇康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此来表达自己不出来做官的决心,并宣布与山涛绝交。
由此可见,嵇康更适合纵情山水,因为那才是他向往的生活。公元262年,嵇康被权臣司马昭杀害;他被杀时才40岁,一代名士,就这样以悲剧收场,确实有点可惜。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