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最有面子婴儿,数万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05 22: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个人的出生是承载在全家的希望的,说婴儿是整个家庭的希望也不为过,而婴儿的出生过程也是十分艰难的,毕竟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出生。而在民国时代就有着这么一个奇人,他的出生不仅受到全家老少的关注,更是震惊了整个国家,连民国大总统都派出上万的部队来保护他的安全,而这个孩子也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文化的希望。

孔子家族的成神过程

中国最有面子婴儿,数万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著名人物,他在他那个时代不受欢迎,他所宣扬的儒家治国理论根本没有几个诸侯愿意接受。而孔子在吃多了闭门羹以后也放弃了以儒家治国的梦想,他一个人躲在了家中著书立学。一连收了三千多个学生,后来也是靠着这些学生的宣扬才功成名就。

孔子死后的秦朝因为是采用的法家治国,并没有使用所谓的儒家,而哪些儒生就十分憎恨大秦,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武帝罢黜百家,把儒家放在了国家思想第一的层面,而这以后的儒家可谓是一日千里,越来越被皇帝重视,到后面直接把孔子的家族当作世家对待,封孔子为侯,为衍圣公一直延续到了大清。

孔子家族的爵位传承上千年差点绝后

中国最有面子婴儿,数万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宋朝是一个文化至上的时代,孔子的学说也在那个时代成为了巅峰的存在。宋仁宗为了保持文人的利益,将孔子亲自册封为衍圣公,还准许他的家族在山东的曲阜世袭爵位,这在当时就相当于把曲阜的所有赋税都赐给了孔家,而这衍圣公的爵位一直延续到了大清。

大清灭亡的时候,衍圣公孔令贻十分懂得看形势,他在大清灭亡的时候迅速的投靠了民国,就像当年大明灭亡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孔家人投靠清朝皇帝福临一样,孔令贻得到了民国政府的重用,还为了他的婚事情替他在民间进行小型的选秀,承认的的爵位,并下令在他正妻生产的时候下令数万军队保护。

民国最后一代衍圣公的神奇经历

中国最有面子婴儿,数万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当时因为第三十一代衍圣公孔令贻一直没有生育男的,而他的丫鬟却意外的怀孕,便被他封为了正妻。可就是在他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孔令贻却意外的染病去世。使得民国政府对他的孩子格外关注,如果这个孩子不是男的话那就意味着孔子的家族绝后了,这可愁坏了民国政府。

当时丫鬟王宝翠快要生产的时候,民国总统十分生气山东省长不够重视,竟然只派遣军队过去,而他竟然没有过去,说如果他不亲自过去监督的话就撤销他省长的位置,在一番恐吓之下,山东省长率领数万大军拿着枪械对孔府进行了多重包围,对内外出入的人都要检查,而山东省长和许多地方大官都亲自在产房外面焦急等待。

中国最有面子婴儿,数万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如果因为他们的疏忽使得孩子流产,那他们头上的乌纱帽很有可能不保,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第三十二代孔子传人孔德成终于出生了,孔家的人敲了三十二下锣,意味第三十二代孔子后人出生,且是一个男孩。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山东甚至北京的大总统也都欣慰的笑了。当时整个山东就像过年一样,几乎家家都在放鞭炮,而民国政府也下令让山东省政府鸣礼炮十三响,以对待外国总统的礼仪对待刚刚出生的第三十二代衍圣公孔德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孔子家族危机:差点绝后,政府派军队保护产房
...很多孔族老太太监产。孔德成出生后,北洋政府于曲阜鸣礼炮十三响以志圣裔不辍之庆。1935年,十五岁的孔德成有感于世袭的“衍圣公”不适合存在民国,便主动请求撤去“衍圣公”的爵号。
2023-12-08 05:23:00
中国最有排场的新生儿:军队守卫产房,国家鸣礼炮13响庆祝他诞生
...现场见证。不仅如此,当孩子出生后,国家竟然放了13颗礼炮庆祝。谁有这么大的排场?这个人就是孔子的第77代传人、袭封32代衍圣公孔德成。孔子在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他死后被历朝历
2025-02-19 13:16:00
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如临大敌般的有北洋军将军坐镇
...府令人敲锣十三下;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贺;北洋政府鸣礼炮十三响以示庆贺。这就是第三十一代衍圣公,也就是末代的衍圣公了。第三十一代衍圣公孔德成孔德成,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字玉汝,号
2025-02-28 15:56:00
出租车变“产房”!孕妇突然临产,巡警成功接生
...度是零下13摄氏度,苏巴提取来棉被和被单,布置临时“产房”,为孕妇保温。与此同时,两名女巡警阿曼尼萨·艾麦提、佐尔古丽·吾卜力赶到现场帮助接生。接生人员已就位,“产房”也准备
2024-01-24 14:12:00
卧铺车厢变“产房” 孕妇在火车上顺利诞下婴儿
来源:极目新闻12月1日,在河南郑州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T197次列车上,一名怀孕32周的孕妇突然腹痛难忍,出现早产迹象,当时,距离列车停靠下一站还有两个多小时。危急关头,列车工作
2023-12-04 10: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近日,资阳市首家LDRP家庭化产房在雁江区妇幼保健院正式投入使用,将为孕产妇提供全新的分娩体验和家庭般的温暖。LDRP家庭化产房是集待产、分娩、产后恢复
2023-07-21 08:45:00
...障,当地时间7月18日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凯撒医疗集团产房内监测胎儿心跳的医疗设备瘫痪,自动配药柜和安全系统相继失效,所有计算机出现蓝屏,网络系统全面瘫痪。护士们不得不采取紧
2024-07-20 09:44:00
...者、居民都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用衣物合围起来的“临时产房”里,一名孕妇顺利生出宝宝。这是11月24日发生在江北首创鸿恩三期小区内感人的一幕。24日晚7时许,独自在中心城区打工的
2022-11-27 04:43:00
婴儿“着急”看世界 白衣巧手铸医德
...世界 白衣巧手铸医德市妇幼保健院院坝里搭建起“临时产房”院坝“临时产房”。本报讯(乌蒙新报记者 张心玥 实习生 吴月娥)“门口的出租车上有个孕妇羊水破了!”7月21日8:10
2023-07-26 09: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
光耀太行|左权外孙沙峰:我想对姥爷说……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在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左权将军外孙沙峰来到现场。1942年5月25日
2025-08-16 17:14:00
齐鲁·菏评|探寻鲁西南乡村文化记忆
齐鲁·菏评,一档关注菏泽热点、聚焦市民冷暖、畅谈城市发展的时评栏目。欢迎您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起为菏泽发展发出您的最强音
2025-08-16 22:21: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高艺上 伦歆然 摄制
2025-08-16 23:03:00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