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2月26日,走进位于吴忠市五里坡的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牧场,只见每头奶牛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黄色芯片,其健康、运动、产奶、产犊等数据由此传输到后台系统。
该公司董事长丁秀琴说,通过采用智能监测站系统可实现对奶牛体况的自动化、智能化评分,以机器视觉技术采集图像与牛体关键部位的专家评估数据库为基础,结合AI深度学习算法,形成一套可为奶牛体况进行自动化评估的解决方案。
另外,该公司还引进优良冻精进行性控繁育,促使繁育奶牛抗病性和奶产量大大提高。“有了高科技的加持,我们牧场的奶牛平均单产奶量36公斤,最高达38公斤,全群奶牛要比普通奶牛每天多收入18万元。”该公司技术总监杨建国说。
每天7时,来自周边移民村的工人赶往该公司从事饲草加工、饲喂、挤奶、维修和管理等工作,每人月平均工资5000元,高者过万元。“奶牛每天喝多少水、吃多少料都有严格标准,过去的体力活变成了技术活。”奶牛管理员买建宁说。
为了让奶牛吃好草,该公司这两年在利通区流转3万多亩土地种植“晋饲草1号”小黑麦,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与青贮玉米、燕麦等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茬”,收入比单种青贮玉米每亩地增收750元,而且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节省了50%的劳力。
“每年政府给予公司‘粮改饲’项目补贴200万元,今年又对两个数字化牧场建设补贴460万元。政府对企业的扶持让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丁秀琴说,目前已拥有1家公司、3个合作社和6个生态牧场,奶牛存栏3.3万头,全部实现奶牛性控繁殖、营养调控、精准化饲喂、机械化挤奶、程序化免疫、生产性能测定、智能化管理等关键配套技术的全覆盖。企业产值六七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每年劳务支出3000多万元。
“我将继续把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引进现代奶牛养殖生产和管理技术,进一步扩大奶牛养殖规模。”丁秀琴说,准备投资上马脱脂奶粉项目,不断延伸深加工产业链。目前企业急需新建牧草种植基地解决饲草供给不足问题,希望政府支持流转土地作为养殖场的青贮基地,通过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记者 蒲利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1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