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舟”行天地 载梦远航(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5-11 05:5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舟”行天地 载梦远航(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图①: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正在进行垂直总装。

史 啸摄

5月10日21时22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道耀眼的光柱划破夜空,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

椰林间,滨海处,文昌航天发射场内外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热烈庆祝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告捷。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发航天器,是改进型货运飞船的首发船,也是天舟六号到天舟十一号组批生产的首发货运飞船,承担着空间站物资保障、在轨支持和空间科学试验的任务。

天舟六号为中国人的太空之家“补货”,新包裹里藏着哪些惊喜?又将给空间站带来什么支撑?

“带货”能力强

货物装载能力突破7吨,提供更充足的物资保障支持

天舟六号最大的特点是吨位更高,能装下更多货物。凭借货物装载能力首次突破7吨,天舟六号一跃成为世界上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 天舟六号里有什么?

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我国天舟货运飞船采用货物舱和推进舱两舱设计,货物舱用于运输各类物资,推进舱为飞行器提供动力、能源与通信功能,并装载空间站补加推进剂。

历次天舟货运飞船升空的装载情况,是由空间站不同阶段任务和科学需求决定的。本次任务,天舟六号也根据新阶段新需求做出了灵活调整。

一方面,到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姿态变化调整相对变少,推进剂消耗也会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天舟六号升级改进,推进舱腾出了一部分空间来放置原货物舱设备,货物舱就有了更大的容积装货,方便携带更多物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主管设计师董圣然介绍,通过改进,天舟六号密封舱货物装载空间提升了24%,装载能力由5.5吨增加至6.7吨;天舟六号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6.9吨提高至7.4吨,上行载货比由0.51提高至0.53。

“带货”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货运飞船每发射一次,能为航天员提供更久更充足的物资保障支持。为提高货物运输能力,本次任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进行了优化改进,将货运飞船发射需求由1年2次优化为2年3次,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次任务还有一个显著亮点,就是天舟六号及后续型号中,国产型号规格比例和数量比例均有大幅提升,实现了关键元器件100%国产化。研制队伍通过推进系统配置优化工作,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满足了上行遥控要求及下行图像和载荷数据的需求。

空间“装修”新

优化设计货物舱和推进舱,大大拓展存储空间

天舟六号如何改进?主要对货物舱和推进舱做了优化设计。

科研人员将天舟六号货物舱的后锥段,由原来的非密封舱改为密封舱,新增的“货架”大大拓展了货物舱的存储空间。同时,原来位于货物舱后锥段的仪器设备,为了寻找新的“座位”,则全部下移至推进舱内。

腾挪空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处处考验着航天科研人员的技术功底和匠心巧思。

面对数十台新增的仪器设备,推进舱必须把这些“乘客”安排稳当。

“在推进舱构型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舱内的配套设备增加了近50%,新增的大多属于外形尺寸大、插件布局密、关联设备多、线缆直径大的设备,除了要满足设备安装后整体结构力学平衡需求,还要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用于电缆插接以及电缆网敷设、固定绑扎,以及满足高标准的安全性、维修性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飞船型号副总师曹俊生介绍。

研制团队为此对推进舱内外设备进行了重新设计布局,包括连接舱内的穿舱管路移至舱外、取消补加层配置、下移仪器圆盘……为了验证新设计布局带来的质量特性变化能否适应整船力学环境,还借助数字模型仿真试验,组织完成了推进舱单舱力学试验,这是继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后再一次开展该类大型试验。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成功改进,将全密封货运飞船拓展为标准型(8个贮箱)和改进型(4个贮箱)两种状态。后续,将根据空间站补加推进剂的上行需求,由不同型谱的天舟货运飞船执行任务,为我国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营提供充足物资保障。

今年距离天舟货运飞船首飞已有6年。时间拉回至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多项关键技术,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空间站研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细细算来,从2021年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拉开空间站建造的大幕,到2022年我国空间站圆满完成在轨建造,天舟二号至天舟五号共计4艘天舟货运飞船,不仅承担着为空间站运送上下行物资的使命,还于在轨期间率先验证了空间站多项关键技术。例如首次利用空间机械臂完成转位试验、首次实现空间站在轨补加、首次实现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等,充分发挥了货运飞船的在轨潜力。

入轨精度高

发射场测发时间,从7年前的近40天缩短至如今的25天

本次任务是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搭建天地运输走廊、担纲托举天舟重任的“货运专列”,依然是长征七号火箭。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天舟货运飞船的“老搭档”。它是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需求,以及兼顾发射卫星等其他任务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其入轨精度也是现役运载火箭中最高的,偏差不超过4秒。

从首飞算起,长征七号火箭尽管连战连捷,仍在坚持技术创新和全方位改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马忠辉介绍,本次任务中,研制队伍对火箭发动机等产品进行了可靠性提升改进,进一步消除了薄弱环节;在测发流程方面,优化了地面测控软件,进行了单机、系统和全箭验证,测发流程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流程的科学规划和优化,发射场测发时间从7年前的近40天缩短到了如今的25天。

后续,长征七号火箭还将以每年1到2次的发射频率,为我国空间站正常运转提供物资保障。在满足空间站货运任务的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未来还计划发射中低轨卫星,拓展卫星发射市场。

截至目前,我国所有的天舟货运飞船都是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16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7年来,文昌航天发射场牢记“每一次任务都不是往次任务的简单重复”原则,对任务的新状态、新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到不放心不放行、不托底不转进、无把握不点火,已经形成新一代大、中型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

本次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也有相关部署。据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吕从民介绍,空间应用系统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行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共用支持类设备、实验耗材和备品备件等,共计98件产品,总重量约714公斤。天舟六号与空间站完成快速交会对接后,由航天员将上述产品转运至空间站舱内,按飞行任务规划陆续开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4个领域共29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1日 11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神舟从容再问天(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对接模拟画面。图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对接画面。 图⑦: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
2024-10-31 06:26:00
天舟满载启新程(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1月18日1时4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七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本次任务有哪些亮点?天舟七号和长征七号做了哪些
2024-01-18 06:13:00
目标是星辰大海!驻青高校护航航天事业,探“空”步履不停
...”。先后参与执行了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天舟系列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探月工程嫦娥系列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月球车月面巡视遥操作,深空探测工程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等50
2024-04-29 15:12:00
神舟十九号计划太空驻留约6个月(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任务的女性。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四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三十三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
2024-10-30 06:31:00
“上过天”的骨骼肌细胞将助力深空探测
...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神舟十五号飞船将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带回地面后,科研人员正在加紧研究这些珍贵的实验材料,期待揭开更多深邃太空的奥秘。发现“太空细胞”
2023-08-07 04:35:00
天问|中国空间站的航天“智慧大脑”是如何建造的?
...梦正当时。2023年是提出“航天梦”的十周年。随着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天宫”梦想终于从神话变为现实。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重要
2023-05-04 13:11:00
凭硬核科技“护航”,驻青高校在探“空”中贡献青岛智慧
...。团队先后参与执行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天舟系列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探月工程嫦娥系列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月球车月面巡视遥操作,深空探测工程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等50
2025-04-24 21:41:00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战斗在一线的主力也很年轻化,平均在35岁左右。 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从体量上来讲,从最初的8吨重的飞船到现在的百吨级的空间站,也就是说,相比早期的单个航天器飞行到现在的组合体
2023-10-17 13:48:00
...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其
2023-10-27 00: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版郎牌郎升级开启订购,看郎酒的国民酱香进化论
八月的酒业市场,即将被一抹熟悉又新颖的“郎酒红”点燃。7月31日,郎酒官微发布消息称:2025版郎牌郎8月11日起接受销售订单
2025-08-10 17:52:00
中新经纬8月10日电 (林琬斯)10日,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登上微博热搜。8日,有媒体截取来源为“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发布
2025-08-10 16:06:00
产学研齐聚杭州 共话AI赋能香氛行业发展新未来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香氛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创新路径,推动香氛行业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8月7日至8日
2025-08-10 10:44:00
日前,在华锐动能科技(丽水)有限公司的样车试验场地,公司总经理陈锋和研发团队忙着调试新研发的山地滑板车,对样品车开展续航
2025-08-10 07:4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英)8月8日,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8090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2025-08-10 07:47:00
迅路创新获得数千万元融资,推出定价超五万的高端智能E-cargo bike|36氪首发
作者 | 张子怡编辑 | 彭孝秋36氪获悉,E-cargo bike(载货电助力自行车)厂商迅路创新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
2025-08-09 09:26:00
GPT-5快抢走打工人饭碗了
作者:宋思杭GPT-5,终于来了。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1点,OpenAI CEO Sam Altman 没有爽约。在发布会前一天
2025-08-09 11:33:00
跻身第一方阵后,合肥还想要更多
作者:李 杭今年年初,DeepSeek的爆火点燃了AI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讨论。一个共识逐渐清晰:抓住AI产业风口,城市便能迎来新的增长
2025-08-09 19:56:00
浙江日报讯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邵滢) 最近,墨西哥电子元器件展突然被慈溪外贸企业热捧,参展企业从过去的三五家暴增到四五十家
2025-08-09 09:10:00
汇通达与头部公共云服务商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宁企牵手阿里云,共拓“AI+产业”新生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当AI浪潮涌向乡镇街头巷尾的小店
2025-08-09 09:56:00
江苏南京:“小视”不可小视,一双“慧眼”识世界
十年深耕人工智能视觉领域,让机器“看得懂、想得透、做得准”“小视”不可小视,一双“慧眼”识世界扫一扫,看视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站在南京生命科技小镇5号楼的落地窗前
2025-08-09 09:57:00
创新金融服务!交行青岛分行助力青岛“88购物嘉年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8月8日,在2025年青岛“88购物嘉年华”启动之际,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以“活水”浇灌消费市场
2025-08-09 11:46:00
8月9日00时31分,“3、2、1,点火!”随着指令落下,熊熊烈焰喷涌而出,托举着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冲破海天之间的云雾。同一时间
2025-08-09 12:14:00
肥城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鲍文昭 供图)大众网记者 郝晓华 肥城报道近日,肥城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肥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员出席发布会
2025-08-09 15:43:00
国外客户多次登门求购 镇宁破碎机闯全球
“这个月来了三四波国外客商了,刚走的西班牙客户订了1000多万元的设备。”日前,在安顺市镇宁产业园,贵州启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黔重工”)负责人王大林一边忙着安排生产
2025-08-09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