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2023年,“堵城”是它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30 17:14: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科普中国 (ID:DUCHENGJIPLUS) 作者:王晨婷

早晨6点40分出门,步行15分钟到地铁站,挤上北碚开往大竹林的地铁6号线。

40分钟后下车,再骑20分钟共享单车,到达两江新区的互联网产业园。

8点55分,打卡上班,开启一天的工作。

单程75分钟,来回2.5小时,这是重庆女孩琳宇每天要花在通勤上的时间。

开车上班的郭沛也有通勤烦恼。从解放碑开到北碚,不堵车的话,需要30分钟,但早高峰的路上车流密集,通勤时间往往超过一小时。

这种“极端通勤”的故事在重庆并不罕见。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重庆45分钟以上通勤比重为32%,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仅低于北京(44%),高于上海(30%)、广州(29%)、深圳(23%)三个一线城市。

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比例达17%,同样高于广州和深圳。

2023年,“堵城”是它

(图/《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城大、人多、车多,多重原因造就“堵城”重庆,打工人长期承受极端通勤,难言日常幸福感。

沿江依山的魔幻山城,如何“治堵”?

单程通勤时长全国第二

通勤时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观感受。《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重庆单程平均通勤时长为40分钟,与上海持平,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仅低于北京的47分钟。

通勤空间半径则反映了城市紧密通勤联系的空间范围,也是城市交通需要支撑的空间尺度。北京、上海是目前通勤空间尺度最大的城市,半径41公里,重庆以40公里紧随其后,同比增加1公里。

若从“幸福通勤”比例来看,重庆人通勤5公里以内的比例为45%,在全国范围内仅高于北京和成都,且这些年仍呈下降趋势,两年前这一数值为48%。

从各项数据来看,重庆通勤时间过长的问题都很严峻,这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重庆市面积高达82402平方公里,大约是广州的11倍、上海的13倍、北京的5倍,建成区面积也位居全国第一位。

而住在万州、涪陵等近郊区,每日往返中心城区通勤的上班族不在少数。

同时,重庆也是全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全市常住人口达3212.43万人,独享“3000万俱乐部”。人多车也多,截至2022年12月,重庆汽车保有量576.4万辆,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和成都。

最关键的是,重庆作为全国最大的山地城市,在交通上本就“先天不足”。

山高、坡陡、沟深、弯急、路窄,即使在中心城区,也具有“四山三槽两江”的地形地貌格局。

桥多、隧道多、立交多,形成独特的“3D网红魔幻风”的同时,对于交通管理也带来巨大挑战。

2023年,“堵城”是它

(图/图虫创意)

“重庆桥多,最堵的就是在桥上。举例来说,有些桥是四车道,但到尽头的路段就变成二车道,加上红绿灯时间长,每次在桥后半段都得堵十多分钟,更别说早晚高峰了。而且有时开车互不相让,经常造成加塞事故。”在重庆工作的郭沛直言。

截至2022年底,重庆桥梁超过1.4万座,曾被认定是国内唯一“桥都”。

目前重庆长江流域现存跨江大桥有37座,在建跨江大桥有13座,包括铁路隧道、轨道交通专用桥等。四通八达的桥拉近沿岸两地的距离,但也使路况设计更为复杂。

从平均通勤距离来看,9.6公里的重庆在主要城市中也处于第一梯队。

近十几年来,重庆向北向西建设,城市单中心趋向愈发明显,也致使职住分离的状况明显。

但对比来看,北京、成都、上海的平均通勤距离都比重庆更远,而重庆耗时却更长,可见拥堵仍是其通勤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根据高德2020年的报告,重庆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2.085,即高峰出行的时间是畅通状态下的2.085倍;2022年,重庆交通健康指数在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的8个城市中,排名第7。

再建150km地铁

拥堵和极端通勤,都是降低居民生活幸福感的症结所在。因此,推进缓堵治理,成为重庆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特大城市中,重庆推进车辆限行的时间较晚。

2021年3月1日起,重庆在周一至周五早晚两个高峰时段,于主城15座跨江桥梁和一条隧道实施错峰通行。

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在当年7月表示,错峰通行实施后,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到26.1公里/小时,同比提升5.7%,错峰桥隧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到37.6公里/小时,同比提升28.3%,部分重要桥隧的通行时间平均缩短2至7分钟。

2022年3月,错峰限行范围扩大至20座跨江桥梁和4条隧道。

交通阻塞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要增加供给,多修路无疑也是一种方式。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17-2020年的3年间,重庆曾推进“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开工渝武扩能、江津至泸州北线等17个项目,为缓解早期建成的射线高速的拥堵,7条射线高速扩能项目全面开工。

重庆市交通局在2020年也曾表示,未来五年,重庆交通拟投资5000亿元以上,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力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3年,“堵城”是它

(图/图虫创意)

“修建更多的道路确可以缓解交通阻塞,但其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为了破解交通供需矛盾,不仅是增加供给侧的设施量,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供给侧通行能力,事实上我国城市道路尚有20%-40%的能力没有释放。”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教授杨晓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杨晓光认为,提高道路效能,实施需求管理与综合治理,最佳协调供需关系是破解交通阻塞常态化措施。

“现在很多人还是愿意自己开车,不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问题在于城市没有打造出可以和私家车竞争的公共交通系统,没有做好公共交通由车站到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服务。”

而在增加公共交通供给上,重庆正发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截至2023年6月,重庆轨交运营里程为455.9公里,在全国排位第8。轨道交通9号线年初贯通运营,串联起沙坪坝区、江北区、渝北区等城市商业经济中心;10号线跨越长江和嘉陵江,形成串联两江新区、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的南北骨干通道。

在地铁建设收紧的背景下,重庆的轨交增长实属难得,但这也是基于城市居民出行的巨大需求。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根据《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将加速7条线路建设,计划新开工8条线路,开展15条轨道交通线路前期研究,2025年形成约600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这意味着,按照规划,未来两年半,重庆或还将建成15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心正式拉开序幕。7列实车开进现场,在南京也能体验重庆穿楼轻轨今年城轨展暨高峰论坛移师南京,是继2023年踏足青岛之后又一次在城轨交通产业重镇举办。城轨展包揽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024-06-14 07:53:00
上游观察丨破解超大城市出行难 “数智”重庆为城市道路“加速”
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国际化大都市。重庆,大山大水。穿山隧道、过江桥梁和形式各异的立交
2024-06-18 11:55:00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王瑞琳近日,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有网友建议重庆禁止乘客在早晚高峰携带菜筐乘地铁。随后,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3月20日,重庆轨道交通回
2024-03-22 06:41:00
返程高峰再“宠粉”!今日公交继续延时,轨道单日最大运能约490万人次
随着国庆黄金周进入尾声,重庆城市公共交通也迎来返程高峰。今(7)日,重庆轨道交通多条线路将采取缩短发车间隔、优化运行交路、增加上线列车数量等方式保障客流出行需求,预计单日最大运能
2024-10-07 10:35:00
城轨交通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南京
...布局,科普主题展区、城市轨道交通创新网络主题展区、重庆单轨主题展区等亮相。城轨交通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南京。南京地铁集团供图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组、南京9号线一期地
2024-06-13 18:57:00
重庆轨道交通“最强大脑”计划年内投用
...”、轨道交通桥梁安全有24小时监测……这样“聪明”的重庆轨道交通正在逐渐成为现实。8日,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以下简称“轨道集团”)发布消息称,当前,重庆轨道交通也正在加快数
2023-09-09 10:23:00
对携带菜筐坐地铁乘客,多些同理心
▲重庆地铁上的农民和菜筐。图/IC photo这两天,有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的消息引发关注。据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消息,该网友称,建议公交和轨道交通早晚高峰期间应该规定不
2024-03-21 09:54:00
...新闻网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今天,北京市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快递运输试运营工作,这是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富余运力运输快递的试点项目。试点项目选定了4号线、9号-房
2023-09-23 11:49:00
地铁建设热,又要来了?
...8年11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成都、西安、武汉、重庆、合肥、长春、南京等城市的地铁规划。按照5年左右的建设周期,上一轮获批的地铁建设,在2023年和2024年接近尾声。
2023-09-09 15: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养老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烟台市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共同指导
2025-11-12 19:36:00
王正谱在沧州市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尹翠莉)11月11日至12日
2025-11-12 19:45:00
11月12日从小店区教育局获悉,刘家堡乡洛阳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烹饪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烟火气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与魅力
2025-11-12 19:47:00
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国防教育演讲比赛
鲁网11月12日讯为厚植少年儿童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强国必有我”的远大理想,11月12日,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以“童心向国防
2025-11-12 16:32:00
鲁网11月12日讯平邑县郑城镇作为著名的"药材之乡",近年来依托金银花、山楂、党参等特色中药材种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2025-11-12 16:32:00
徐家楼街道宅子村背街小巷硬化工程续工 补齐民生道路短板
鲁网11月12日讯“以前这条小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终于要修了,以后出门可方便多了!”看着施工队进场划线、清理路面
2025-11-12 16:32:00
大皖新闻讯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怎样提升,产业培育有哪些创新举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安徽工业如何绿色低碳转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怎样发展壮大……在11月12日上午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2 16:33: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拉近邻里情谊,近日,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联合九歌梆子剧团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2025-11-12 16:34: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师生在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竞赛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学院财经系教师郝天齐
2025-11-12 16:34:00
雨污分流“小切口” 托起万家庄村“大幸福”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的街头巷尾多了一道道忙碌的施工身影,挖掘机有序作业,工人们正加紧铺设地下管网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近日,济宁市汶上县苑庄镇组织工作人员以入户走访的方式深入开展排查矛盾纠纷与普法宣传工作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这张‘食品经营许可简易续证’的明白纸,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生意一忙,真容易忘了证照到期这回事。”在青岛市崂山区海信·财智谷食百味美食城
2025-11-12 16:35:00
信阳:委员下沉网格 居民幸福满格丨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从争论不休的“飞线充电”难题,到引进第三方公司新建11处充电桩;从搭建政企平台,到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信阳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2025-11-12 16:35:00
全会精神“声”入人心 泰安高新区石灰官庄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0日,石灰官庄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学思践悟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共建社区”主题宣讲活动,用“接地气
2025-11-12 16:36: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在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8日,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在日照落幕。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组建的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
2025-11-12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