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属性判断关键在于独创性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6 06: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品属性判断的关键,是生成内容的独创性,所有疑问的澄清,也应围绕着独创性展开。作品独创性的判断,应以针对表达本身的形式标准为基础,表达是独创性判断的事实基础。独创性判断的对象,只能是客观化的表达。

□提示词和参数的使用,是大模型技术背景下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中独创性的具体化操作行为。提示词和参数的使用,是人类意志因素的体现,也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正当性基础,更是“智力成果”要件得以满足的前提。提示词和参数的使用,可以成为“智力成果”要件判定的参考标准。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保护问题在理论界广受关注,司法实践也逐步跟进,判决结果则随着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毕竟,判决的关键是独创性的认定,而内容生成技术总体呈进化趋势,人类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生成内容的差异度越来越大,独创性认定所需的意志因素与日俱增,不再构成独创性认定的逻辑障碍。特别是大模型的应用,在生成内容数量激增的同时还保持了较高的质量,著作权的保护应当因时、因势而变。

大模型是指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训练海量数据来学习复杂的模式和特征,大模型具有更强大的泛化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对未见过的数据作出准确的预测。“千模大战”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大模型的商业潜力和隐藏的法律风险,其中最为核心的,是预训练、优化训练过程中输入数据的合法性来源与输出过程中生成内容的作品属性问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品属性判断的关键,是生成内容的独创性,所有疑问的澄清,也应围绕着独创性展开。

作品独创性的判断,应以针对表达本身的形式标准为基础,表达是独创性判断的事实基础。不同于早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生成结果不是通过搜索引擎调用已有的作品,也不是将人工智能设计者事先输入的各种要素进行无人类介入的自动排列组合,而是根据使用人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设定输出要求,生成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逻辑性、能够被人类所理解的内容。从形式上看,在缺少明确提示的情况下,目前普通人已经无法区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传统的人类生成内容。这也是一些学者主张应对人工智能设计者增设生成来源说明义务的原因,《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12条也有相应要求。国内部分学者主张在作品独创性判断问题上坚持形式标准,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在满足形式标准的情况下可能构成作品。也有一些学者主张采用实质标准,作出判断时还需考虑思想、人格、情感等因素的介入。但是,笔者认为,试图确定作者特定的思想、人格、情感等因素的实质标准,是一种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中的判断标准,用于司法实践会引发更多的混乱。在作者之外,没有人能确知其准备传递的思想、情感,也不能评判基于一定表达所隐含的人格,自然更不能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以相应表达体现或不体现特定思想、情感、人格为由而肯定或否定该表达的作品属性。归根到底,独创性判断的对象,只能是客观化的表达。

创作空间是作品独创性判断的外部保障,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过程中提示词和参数的调整导致生成内容必然发生变化,证明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有较大的独创性空间。独创性的判断必须考虑创作空间,如果创作空间狭小,留给在后创作者的选择余地不大,那么形成的表达很难构成作品。与此同时,在先作品中的表达如果属于数量有限的选择,该部分表达也会因“必要场景”原则而不受保护。过去几年中,学界反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构成作品的理由之一,就是内容生成中没有多少选择空间,生成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表达。但是,即便在此前的技术背景下,也就是人类用户只负责输入没有具体指向性的信息,并不对输出结果提前设定任何限定条件,生成的内容也是差异明显的。当下的大模型应用中,人类用户还要输入各种具体的指向性信息,提前设定输出结果的限定条件,以此确保生成内容大致符合自己的初步设想。在各种提示词和参数的作用下,生成内容更是千差万别,这种短时间内生成海量不重复内容的现状,恰恰证明了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有较大的独创性空间。

提示词和参数的使用,是大模型技术背景下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中独创性的具体化操作行为。抽象的思想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当它被具体化为某种表达时则可能受保护,这是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当然逻辑。在大模型中输入提示词和参数,就是一个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为表达的过程,从目的看,利用大模型创作与传统创作方式并无二致。从具体进程看,抽象构思与形成表达之外,使用大模型进行创作比传统创作多了一个环节——输入提示词和参数。从效果看,输入提示词和参数的作用,与传统创作中提纲的撰写有较多相似之处。提纲是具体化的表达,是更为具体的表达得以形成的指引和限定。有所不同的是,传统创作中提纲撰写后还需要人类主体完成后续的具体化表达,而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中人类主体的创作行为集中于输入提示词和参数,人工智能本身是输出的工具。从功能看,人工智能是输出的工具,与摄像机等工具的使用相比,只有人类参与的量上的区别,没有质的不同。在历史上,我们曾对摄影作品这类借助技术设备完成的作品所需的独创性作出过高的要求,在保护期限上也有差别待遇。修法后的统一规定澄清了疑惑,对于人类借助各种技术设备完成的表达,只要人类主体有积极的参与,有直接的、可以推动表达出现的行为,其结果具有独创性,该种表达就可以构成受保护的作品。无论是照相机、摄像机,还是手机、人工智能设备,都是创作的工具,是人类意志得以实现的技术保障。

提示词和参数的使用,是人类意志因素的体现,也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正当性基础,更是“智力成果”要件得以满足的前提。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的规定,“独创性”和“智力成果”都是作品的构成要件,二者系平行概念。因此,对“独创性”作出判断时不应引入“智力成果”要件,坚持形式标准,“智力成果”要件独立于“独创性”要件。著作权法第3条中的“智力成果”,就是人类意志的体现,是意志因素的结晶。“智力成果”,旨在强调人类意志对表达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但并没有排除包括技术设备在内的其他因素的介入。独创性判断时无需考虑思想、人格、情感等意志因素,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完成客观、中立的评价。与此同时,特定表达是否受保护则需要考虑人类意志这一主观因素,考虑是否属于智力成果,要完成正当性基础的论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独创性判断和智力成果的认定分属于不同阶段:独创性判断属于纯司法层面的范畴,客观、中立、价值无涉是基本要求;智力成果定性则属于穿梭于立法和司法层面的中间范畴,当然渗透着人类对基本价值的追求,是立法者所完成的主观评价。正是因为这种主观评价的属性,使得法官在裁判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对“智力成果”作抽象的判断,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类意志因素。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过程中,提示词和参数的使用就是人类意志因素的体现,人类意志的确定性程度,与提示词和参数使用的数量成正比。换言之,提示词和参数的使用,可以成为“智力成果”要件判定的参考标准。

大模型既不是人类利用技术设备进行创作的起点,也不会是终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接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带来的便利,积极应对其中潜藏的理论冲突、规范失位与风险防控。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AI生成图片侵权第一案宣判: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记者 刘一诺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一起人工智能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受
2023-12-12 11:43:00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工智能内容创作方兴未艾,侵权案例也逐渐增多——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人工智能与信息保护”系列报道之三本报记者 龚文静《 人
2024-06-17 03:37:00
“输入同一套提示词到十个程序 难道就创作了十幅作品?”
...布了一审判决结果。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认定,该案中的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具备“独创性”要素,体现了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应当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该判决出炉
2023-12-06 10:34:00
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始末:原告胜诉放弃赔偿,有律师质疑判决
...首次认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案判决也强调,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构成作品,需要视个案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起诉:原告用AI制图工具模型生成图片被侵权90后的李昀锴是
2024-01-11 10:09:00
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定ai生成图片著作权纠纷的第一案
...作是生成者独创的图片吗?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一起人工智能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作出了一审判决,判定涉案的AI生成图片具有独创性,应该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该
2023-11-30 19:59:00
...的复制权、改编权,引起了多方讨论。随着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程度与日俱增,如何看待相关生成产品的版权归属问题?围绕上述文艺热点,本期文艺评论特邀相关专家、学者
2024-03-31 06:41:00
随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输入几个提示词、表达清楚构想,就可以借助AI强大的学习、分析和创作能力,迅速自动生成经过个性化改编的文图新作品。但这种创作模式不免产生新的法律问题——AI生
2025-03-19 07:43:00
AI图片著作权第一案,护航创作方式转型 | 新京报社论
...“我的画被偷了?”据报道,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截至目前,该案为AI生成图片相关领域著作权第一案。原告在诉讼请求
2023-11-30 09:41:0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目前,市场上有大量人工智能软件和平台,生成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内容,并通过互联网渠道分发,用户有时难以分辨内容是由自然人创作完成的还是由人
2023-08-29 06: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海外华媒参访视源股份 解码中国高科技企业全球化之道
海外华媒代表参访视源股份(谢明 摄)10月19日,参加第六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的40余位媒体代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网组织下走进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视源股份”)第五产业园
2025-10-21 22:52:00
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TCL华星t8项目正式开工
10月21日,TCL华星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以下简称“t8项目”)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开工。t8项目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
2025-10-21 22:52:00
倒计时3天!三联家电“11.11提前抢” 三重补贴撬动山东家电消费
鲁网10月21日讯伴随 “双 11” 消费季临近,山东家电市场迎来年度消费热潮。作为本土家电零售领军企业,三联家电于10月24日至26日率先启动 “11
2025-10-21 17:09:00
“只剩最后500单!”“3、2、1,上链接!”近日,某直播平台上,一名美妆主播正卖力推销一款“限量”粉底液,评论区不断涌现“已拍”“再加点货吧”等留言
2025-10-21 16:44:00
近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滨海保护中心)通过专业预审服务,高效护航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干细胞内囊泡制备与应用”系列专利技术
2025-10-21 15:54:00
驼奶粉行业峰会召开:京东超市与头部企业携手共建“安心驼奶粉”验证方案
10月20日,京东2025驼奶粉行业峰会在京召开,大会以“品质溯源、产业共生”为主题,聚焦行业痛点与机遇,通过多方联动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
2025-10-21 11:11:00
江西10家企业入选“中国VR50强企业”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9日,“2025中国VR50强企业”名单正式发布,这是“中国VR50强企业”名单连续第七年发布
2025-10-21 05:52:00
校地专场对接会上,我市一批“钢铁新农人”集中显身手“火眼金睛”识熟果 自动采摘不伤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果园里
2025-10-21 07:44:00
青春华章 | 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攥指成拳”闯千亿级赛道
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攥指成拳”闯千亿级赛道共聚“微”光,好“剧”有戏□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近260家相关企业
2025-10-21 07:45:00
培育产业向“新”力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圆满落幕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在中山路举行,精彩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九球天后”潘晓婷亮相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厦门国际时尚周助力首发经济
2025-10-20 08:56:00
总台文创“月兔趣集”数字资产盲盒上线乐数通
中秋佳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 “浙江文交所”)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文创”
2025-10-20 14:50:00
向“新”求质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领航智能农机加速出海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0月18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25款明星机型组成的“全矩阵”智能装备军团震撼列阵
2025-10-20 16:39:00
鸢都家电狂欢“三联家电10.25海信来了”引爆金秋消费季
鲁网10月20日讯 金秋消费季迎来重磅炸弹!三联家电宣布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启动年度促销活动——“10.25海信来了”
2025-10-20 16:46:00
战略协同 产品赋能 运营提效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召开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8日,以“战略协同·产品赋能·运营提效”为主题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2025-10-20 16:47:00
日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相继宣布,已获得工信部批复,在全国范围开展eSIM手机业务商用试验。这标志着,移动手机彻底告别实体SIM卡的时代正在从愿景走向现实
2025-10-20 1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