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始末:原告胜诉放弃赔偿,有律师质疑判决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1 10:09:0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日前判决已生效,原告李昀锴胜诉后放弃被告500元赔偿。

·李昀锴坦言,判决结果并不重要,更希望法院能够对使用AI来生成图片的创作是否构成作品,是否具备独创性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整个2023年,李昀锴的关键词就是“诉讼”。他没想到,自己最终胜诉的案件,作为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入选了2023年中国法治实施十大事件。

目前该案一审判决已生效。1月9日,李昀锴告诉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法院判决的500元赔偿,他选择放弃。

李昀锴认为,不论是胜诉还是败诉,都已达到目的,即希望法院能够对使用AI来生成图片的创作是否构成作品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

作为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一审判决也意味着法院对AI绘画大模型使用者在生成图片上享有创作权益给出了首次认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案判决也强调,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构成作品,需要视个案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起诉:原告用AI制图工具模型生成图片被侵权

90后的李昀锴是职业律师,同时也是用人工智能软件创作绘画作品的资深爱好者。由于职业原因,李昀锴日常关注人工智能相关法律问题。

2023年2月24日,李昀锴使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通过在模型上输入数十个提示词,设置相关迭代步数、图片高度、提示词引导系数以及随机数种子等,生成了数张人像图片。

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始末:原告胜诉放弃赔偿,有律师质疑判决

李昀锴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生成的图片。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李昀锴将制作的图片以“春风送来了温柔”为名发布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2023年3月2日,百家号一自媒体账号发布的名为《三月的爱情,在桃花里》的文章使用了李昀锴制作的图片。

李昀锴认为,对方未获得他的许可就截掉了他在小红书平台有署名水印进行发布,侵犯了署名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023年5月25日,李昀锴起诉被告刘某侵害作品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

资料显示,Stable Diffusion模型发布于2022年,是一种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主要依据文本产生图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任务,如图像修复、图像扩展。

目前,很多人包括没有绘图技艺的人士在内,在尝试运用这些新的模型来生成内容,把自己的创意、设计进行有形呈现,使创作图片的效率大幅提高。

李昀锴认为,自己用AI生成的图片为美术作品,目前网络上开源作者免费提供的模型高达数万个,都可以通过网络公开下载,因此创作时所依据的模型由用户自由选取。从模型的选择及提示词的输入,再到生成参数的这一过程能体现出作者的独创性,应当认定为作品。

李昀锴在诉讼中要求涉案的百家号发布公开声明并赔礼道歉,消除其侵权行为给他造成的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

争议:AI生成图片创作过程是否构成作品,是否具备独创性

2023年8月24日,原告李昀锴起诉被告刘某侵害作品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在线公开审理。

这起案件前后共经历五次开庭审理。李昀锴说,每次开庭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跟法官解释,自己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生成图片的制作过程以及模型赋予用户的使用权利。

“对于我来说,准备的过程太耗费精力了,所有翻译材料都是我们自己准备。不过,我就是希望通过这起案例,能够让法院给AI绘画定性。无论法院支持与否,总要告诉我明确的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其实对整个行业非常有参考作用。”李昀锴认为,出于本职工作的特殊性,也出于对AI绘画的喜爱,他难以保持沉默。如果每一个AI绘画师都保持沉默,更多的作者权利会受到侵害。

此案最关键的争议在于李昀锴基于自己设定的提示词和参数,使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制作的图片“春风送来了温柔”是否构成作品,以及构成哪一种类型的作品。

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判决书中认为,在本案中,从图片生成过程来看,一方面,虽然原告李昀锴并没有动笔去画具体的线条,也没有百分之百地告知Stable Diffusion模型怎样去画出具体的线条和色彩,构成涉案图片的线条和色彩基本上是Stable Diffusion模型“画”的,这与人们之前使用画笔、绘图软件去画图有很大的不同。

但另一方面,法院认为,原告李昀锴通过提示词,对于人物及其呈现方式等画面元素进行了设计,对于画面布局构图等通过参数进行了设置,体现了原告的选择和安排。此外,原告李昀锴通过输入提示词、设置相关参数,获得了第一张图片后,继续增加提示词、修改参数,不断调整修正,最终获得了涉案图片“春风送来了温柔”,这一过程体现了原告李昀锴的审美选择和个性判断。

法院认为,李昀锴创作的图片由其独立完成,体现了他的个性化表达,所以涉案图片具备“独创性”要件。

综上,法院认为,涉案图片符合作品的定义,属于美术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法院认为,李昀锴是直接根据需要对涉案人工智能模型进行相关设置并最终选定涉案图片的人,涉案图片是基于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体现出了原告的个性化表达,因此原告李昀锴是涉案图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

对于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未经许可,使用涉案图片作为配图并发布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中,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涉案图片,侵害了原告李昀锴就涉案图片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涉案图片从小红书平台上下载后应当加载有平台和用户编号的水印,被告去除水印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始末:原告胜诉放弃赔偿,有律师质疑判决

法院最终的判决,目前已生效。

热议:有法律专家支持此判决,也有律师表达质疑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在涉案百家号上发布声明向原告李昀锴赔礼道歉,并赔偿李昀锴经济损失500元。

对于这笔赔偿,李昀锴最终放弃接受。

“这个案子无论上诉或者不上诉,我们都已经达到目的,即希望法院给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李昀锴告诉澎湃科技。

1月9日,被告刘某的好友告诉澎湃科技,目前刘某不想被打扰,也不打算上诉。

此案为AI生成图片相关领域著作权第一案,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做出的判决,目前引起了国内法律界热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郭禾告诉澎湃科技,从判决中可以看出,使用者利用AI工具从事“文生图”的过程,被认定为创作作品全过程中的一个部分。更进一步,AI工具“生成物”经人工调试、选择所形成的结果被认定为作品,进而可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判决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确立的几个关键性结论,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相关案件的裁定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案判决对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和整体社会效果也较为积极。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认为,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判决不失为一种探索,在认可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物的作品属性上极有可能是全球第一例。但思路上可以进一步优化,现在的思路还是会受到部分质疑。

“如果人的创作和机器的创作同等受到保护,在机器创作达到成本极低、量极大的情况时,可能也会造成对人创作的挤压,人们自我的创造动力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也就是说机器创造对人的创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性。”姚志伟说。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则认为,此案存在争议。他认为,本案的本质是,原告只输出了提示词,就通过人工智能生成了涉案图片,根据《著作权法》的传统理论,人创作的作品才受版权保护,原告李昀锴的行为并不构成创作。

在游云庭看来,生成图片的门槛太低,方式太便捷,对图片生产者而言,无需作画,很方便地写一些提示词就可以生成一幅作品,就个人而言,对人工智能图片创作的智力贡献是很低的。而且人工智能的软件可以大规模复制,只要算力足够,短时间生成海量的图片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这都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对整个社会而言,起不到鼓励创新的效果。

澎湃科技注意到,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是不是应当给予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各国都还在探索的问题。

法院主审法官在判决中特意强调,“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不存在两个主体之间确定创作者的问题,本质上,仍然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即整个创作过程中进行智力投入的是人而非人工智能模型。只有正确地适用著作权制度,以妥当的法律手段,鼓励更多的人用最新的工具去创作,才能更有利于作品的创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这种背景和技术现实下,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只要能体现出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就应当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工智能内容创作方兴未艾,侵权案例也逐渐增多——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人工智能与信息保护”系列报道之三本报记者 龚文静《
2024-06-17 03:37:00
...后用于短视频配音 5家公司遭声音主人起诉首例“AI声音侵权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本报讯(记者 徐慧瑶)AI技术能够模仿和再现人类语音及各种声音效果,制作出高度自然和逼真的音
2023-12-13 04:05:00
探路新类型著作权保护 增强新业态发展活力
...未有的冲击。与AI有关的著作权案也随之产生。网络游戏侵权案、体育直播侵权案……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新类型著作权案件层出不穷。著作权法的立法初衷,是在保护著作权的同
2024-01-27 03:48:00
2023 这些“首例”记录法治进程
...的法律保护及司法裁判提供有益借鉴。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原告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应用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超写实虚拟数字人Ada,通过公开活动发布,还制作了两段视频。2022
2023-12-28 03:06:00
...4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原告殷某某是一名配音演员,其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在被告某智能科技公司运营的平台中对外出售。殷某某以被
2025-06-30 08:02:00
...如何规范呢?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一位配音师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在一款APP上以他人名义对外出售。法官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
2024-05-10 07:25:00
违规使用新闻出版商数据训练大模型,谷歌在法被罚2.5亿欧
...相关侵权诉讼屡见不鲜。今年1月,国内首例“AI文生图”侵权案已作出一审判决。案件中,原告利用开源AI工具生成图片并发布在小红书,被告未经许可使用该图片并删除原作者署名。北京互
2024-03-27 09:19:00
全国首例!AI自动生成奥特曼图片侵权案,法院判了
提供AI技术自动生成奥特曼形象图片,平台却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告上法庭。4月21日,浙江省高院在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
2025-04-21 13:28:00
文本转语音产品AI化使用配音师声音被判侵权!公司道歉赔钱
...网法院获悉该院一审开庭宣判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相关详情。部分被告未经原告许可AI化使用了原告声音,构成对原告声音权益的侵犯,其侵权行为造成了原告声音权益受损的后果
2024-04-24 10:4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一):上下楼里的“上下游”
雄安新区之新,贵在创新,成在创新。“十四五”期间,雄安新区建成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平台载体,智能网联、空天信息
2025-11-17 08:09:00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深邃的井下巷道中,23602工作面的转载机正以平稳强劲的动力输送着乌金。与以往不同的是,驱动这台关键设备的“心脏”已完成全新升级——沿用多年的传统“磁力启动器驱动”革新为“变频器驱动”
2025-11-17 07:0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顶尖人才齐聚厦门,以赛促训强本领。昨日,“美亚杯”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以下简称“美亚杯”)在厦门举行
2025-11-16 08:34:00
“原子级制造:前沿与应用”自然国际会议在宁举行操控原子可“按需造物”,南京已“先行一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11月11日至14日
2025-11-16 08:43:00
谁说养老只能慢节奏?记者带您解锁雄安颐养・智慧养老展示馆,三大科技彩蛋让你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彩蛋1:AI健康管理机器人
2025-11-16 14:45:00
“先导杯”决赛在合肥打响 全国大学生比拼“智能计算”
大皖新闻讯 AI正在加速改变世界,但其根基仍在“算”。11月15日-16日,2025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智能计算创新设计赛(先导杯)线下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
2025-11-16 14:46:00
从好房子到好生活:海尔智家以智慧重新定义未来人居
《晏子春秋》云:“君子居必择居,游必择士。”安居乐业,始终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向往。过去,一处遮风避雨的“安身之所”已是百姓慰藉
2025-11-16 15:16:00
海尔智慧家庭与小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当智能家居行业从各自分散走向共创融合,一场新的家庭生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11月13日,百度世界2025于北京召开。现场
2025-11-16 15:18:00
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研发锌铝镁合金新产品
河北新闻网讯(董佳倩)近日,在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镀锌丝厂房里,一根根钢丝平稳浸入锌锅,然后裹着“银装”出锅上行,穿越配药箱之后
2025-11-16 16:19:00
东南网11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随着AI技术的普及,电商平台上AI展示商品的现象日益增多。AI模特穿AI衣服做AI直播
2025-11-16 22:09:00
海尔智慧家庭与小度战略合作:双向控制,生态互通
伴随市场需求从单品向全屋智能深入,智能家居生态正从过去单一入口向着多入口、多圈层的生态体系迈进。特别是互联平台的兼容性方面
2025-11-16 15:16:00
摘要:本文围绕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展开研究,首先明确该体系的核心构成,包含目标设定、过程监控、评估实施与结果应用四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2025-11-15 05:22:00
厦门软件园健康马拉松赛开跑 引入AI陪跑员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摄影报道)“我的‘跑友’是机器人!”昨日,厦门软件园第十七届健康马拉松赛在软件园二期热力开跑
2025-11-15 08:20:00
吉林本土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凭啥在海外频频获奖?
在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上,吉林动画学院师生联合打造的《疯狂电脑城》摘得“最佳动画片奖”,这已经不是该片第一次出海,2024年
2025-11-15 19:01:00
摘要: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问题,首先剖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在关联,指出二者通过流程优化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