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首例“AI声音侵权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3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将声音AI化后用于短视频配音 5家公司遭声音主人起诉

首例“AI声音侵权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

本报讯(记者 徐慧瑶)AI技术能够模仿和再现人类语音及各种声音效果,制作出高度自然和逼真的音频,但也会引发人格权侵权争议。从事配音、播音工作多年的殷女士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成为一款名为“魔小璇”的声音产品,并被广泛用于短视频配音。昨天,国内首例主张AI生成声音产品侵犯人格权的案件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

记者从庭审中获悉,原告殷女士从事配音、播音工作多年。今年5月,殷女士发现,一款名为“魔音工坊”的APP将自己的声音AI化后以“魔小璇”的名义对外出售牟利,这一声音产品出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作品中。

殷女士认为,是曾与自己有过业务往来的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其录制的有声书音频交给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微软未经其授权,将殷女士的声音进行了AI化处理,并由平台运营商、供应商等出售给“魔音工坊”的开发者小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殷女士主张其声音权利被侵犯,将小问科技、中广影音、微软中国及平台运营商上海蓝云、供应商北京信诺时代等5家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犯其声音权利的行为,下架对外出售的原告声音;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10万元。

5名被告均否认侵权。小问科技认为,其使用的声音产品具有合法来源,来源于微软中国。微软中国表示,其使用声音的合法授权来自于中广影音。中广影音自述原告曾与其有过合作,约定经原告录制形成的作品著作权属于其所有。上海蓝云和北京信诺时代称其仅是微软中国的平台运营商和经销商,不构成侵权。

本案未当庭宣判。担任此案审判长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瑞罡介绍,该案涉及新业态、新领域的权益保护,AI化声音作品授权链条的认定,如认定侵权对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等,均为审理时需要考虑的难点问题。合议庭将在充分合议后作出判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极目新闻今天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
2024-04-23 15:38:00
...日报□郭元鹏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
2024-04-26 11:39:00
索赔50万元!如何看待这起声音侵权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韦香惠)近日,演员孙红雷起诉游戏软件声音侵权一事引起热议。这是全国首例影视剧台词声音权纠纷案。在短视频时代,影视剧中声音台词常常被剪辑
2023-09-28 18:59:00
文本转语音产品AI化使用配音师声音被判侵权!公司道歉赔钱
...网法院获悉该院一审开庭宣判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相关详情。部分被告未经原告许可AI化使用了原告声音,构成对原告声音权益的侵犯,其侵权行为造成了原告声音权益受损的后果
2024-04-24 10:49:00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工智能内容创作方兴未艾,侵权案例也逐渐增多——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人工智能与信息保护”系列报道之三本报记者 龚文静《
2024-06-17 03:37:00
...建日报刘天放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应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原
2024-04-28 07:00:00
...板不侵犯肖像权但侵害个人信息本市首例“AI换脸”软件侵权案宣判本报讯(记者 徐慧瑶)两名短视频模特发现,其出镜的多个短视频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被用于制作换脸模板,供用户付费使用。
2024-06-21 04:36:00
雷军AI配音被“玩坏”,本人表示很愤怒,小米法务部出手,多数恶搞视频已删除
...案件,2024年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该案中,配音师殷某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在一款名为“魔音工坊”的APP上以“魔小璇”
2024-10-09 16:03:00
...如何规范呢?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一位配音师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在一款APP上以他人名义对外出售。法官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
2024-05-10 07:2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