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熬夜刷视频、打卡“领金币”,央媒:莫让老年人成手机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6 11:31:00 来源:极目新闻

熬夜追更网络小说,每天App打卡“领金币”,刷手机昼夜颠倒……

如今,不少老年人沉迷手机,成为儿女们新的困扰。

人口结构越来越“老”,媒体形态却越来越“新”。

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老年人享受“触网”快乐的同时,沉迷手机的隐忧也日渐显现。

如何定义老年人手机沉迷?

如何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良性的用网习惯?

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老年网民规模已超1.5亿

说起自己的“网瘾老爸”,家住北京的魏女士直叹气。今年年初,为了丰富老爸的退休生活,魏女士花重金为其办理了游泳年卡,还经常列一堆“老爸任务清单”。谁承想,游泳卡在吃灰,“任务清单”总是停留在未完成状态,退休后的老爸基本“活”在手机里。

一天到晚手机不离手倒也罢了,最让她心生不满的是,难得一家三口聚齐的晚餐时间,老爸总是匆忙扒拉两口就撤了,径直走回房间,选择最舒服的姿势半倚床头,然后拇指开始上下翻飞。

“直播间聒噪的叫卖声,短视频魔性的背景音乐,还有我爸咯咯的笑声和直抒胸臆的点评,真的让人生气又无奈。”魏女士略显神伤。

沉迷手机的父母不在少数。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坦言家中有几乎同款的“网瘾父母”。不停买买买、刷刷刷、玩玩玩,有的甚至掉进陷阱,被骗取钱财。更让儿女们头疼的是,父母往往不听劝,“一说就跟你急”。

“网瘾老年人”之称,也许有“吸睛”之嫌,但对银发族沉迷手机的担忧,着实不假。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靳永爱,近年来持续关注并参与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及习惯的研究。根据她的观察,老年人网络沉迷的话题在近几年明显升温。这与老年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几乎同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22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规模就已超过1.5亿。

对于老年人来说,互联网仍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快速“触网”后难免深陷其中,老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也日益凸显。

那么,如何定义老年人网络沉迷?“显然不能只看用网时长,判断手机沉迷主要有三个维度:过度使用(超长时长)、无法克制使用欲望、对身心和人际等方面有负面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翟振武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方师师认为,结合当下老年人使用网络终端设备的现实情况,更确切地说,老年人网络沉迷其实就是手机沉迷。相比手机使用时长,我们更要关注老年人用手机做什么。

熬夜刷视频、打卡“领金币”,央媒:莫让老年人成手机控

吉林长春,老年人在询问指导教师(左一)如何使用手机制作视频。新华社 图

方师师举例说,有一些老年人喜欢用手机拍照,有的会在看书时用手机做笔记,如果是这种使用习惯,即便一天花好几个小时,也不太可能将其算作沉迷。

“界定老年人手机沉迷,第一个要素就是长时间且大量的网络消费或网络娱乐功能的使用,而且对这种应用已经产生严重依赖,具有行为戒断反应,同时已影响到身心健康。”方师师总结道。

在课题调研中,靳永爱从多位受访老年人处得知,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他们的眼睛、脊柱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而深度沉迷更会让他们的精神长时间紧张或亢奋,由此带来了失眠。此外,也会影响他们参与线下活动的积极性。

靳永爱也提醒道,虽然有一些老年人沉迷手机,但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未完全融入数字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后者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但无论如何,我们关注并讨论老年人手机沉迷议题,让这个之前处于互联网边缘的群体被‘看见’,让他们的需求被正视,本身就很有价值。”方师师说。

为何老年人热衷刷手机

直到半年前母亲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深圳的“二孩妈妈”小萍才意识到母亲过度使用手机的严重性,这让她深感自责。

过去5年多里,小萍先后迎来两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也离开山西老家,前往深圳帮忙带孩子。小萍反思,自己下班回家要马不停蹄地陪写作业、陪玩、哄睡……有时一连好几天都没能和母亲好好聊聊天。

作为“老漂一族”,小萍母亲在异地没什么朋友。为了填补情感上的缺失,只要有空暇,她就低头刷手机,熬夜听书。长期如此,不堪重负的颈椎拉响了警报。

方师师认为,“使用与满足”是我们理解老年人网络沉迷的一个重要视角。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论是退休、空巢,抑或像小萍母亲一样成为“老漂”,这些生活上的变化都意味着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断被边缘化,会出现一些心理落差,并由此产生寻回归属感、价值感和存在感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他们便会转向虚拟世界。

靳永爱认为,相对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来说,老年人触网时间较短,互联网带给他们的新鲜感要远远高于前者,“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会不自觉地花很多时间去体验,而且他们本来就有较多闲暇时间,网络刚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原本,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平台不该只有这一个。但现实中,老年人健身活动场所紧缺,老年人文体活动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城市里,老年大学一座难求;乡村里,留守的老人们凑到一块儿聊聊天、晒晒太阳,就是仅有的社交了。”小萍道出了老年人娱乐生活的匮乏。

方师师也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不少老年人“游荡”在网络中,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当社会公共资源较少,通过智能手机便捷地进入虚拟世界,就成了最省事的选择,当然也是缺少选择的选择。”方师师说。

在一些相关新闻事件的讨论中,有人将老年人沉迷网络甚至被骗,归咎于老年人自控力差、意志力不强、文化水平不高。

对此,方师师和靳永爱都认为,大可不必对老年人如此苛责。“追问老年人网络沉迷,我们应更多聚焦外部环境和一些客观的条件,审视那些社会和文化因素。”方师师说。

线下活动的匮乏,将老年人推向网络世界。而一旦老年人跨入这个“美丽新世界”的大门,那些手机应用隐藏在设计和使用中的“上瘾”机制就开始启动了,让人不断投入情感、时间和金钱,欲罢不能。方师师说,以“杀时间”最多的短视频应用为例,App多是竖屏,而且设计成便于单手操作的上下滑,里面还经常会出现高饱和度、高亮度、高刺激的效果,让人挪不开眼睛。在交互中,手机屏幕中出现的人脸距离是如此之近,很容易培养出情感。而用户一旦觉得与主播们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就总想多看多聊,如果发生了下单购物行为,就会想再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买。“就是这样一整套机制,将人的情感、时间和金钱这三项资本投入串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不断被强化。”方师师说。

如果说这套“上瘾”机制是面向所有网民的,那么基于算法的“大数据杀熟”就属于定制了。方师师介绍,一些网络运营者通过对老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追踪,然后用算法模型进行精准计算,获取老年人的使用行为和需求,最终通过所谓精准的信息推送,实现对老年人“流量”的“收割”。而这种策略也可以轻易“拷贝粘贴”到其他手机应用软件中。

共建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

几个月前,一位号称“中老年顶流”的短视频网红主播账号被封禁,引发社会热议。据报道,该账号拥有千万粉丝,其中近九成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账号留言区里,充斥着“爱的表白”。

“年轻人与老年人虽然同处一个互联网,但很多时候却彼此隔绝,这也提示了人们‘信息茧房’的存在。”方师师说。年轻人不知,老年人不说,使得老年人长期处在内容质量较差的网络中而不自知。虚假的信息、拼接痕迹明显的图片,年轻人对此嗤之以鼻,老年人对此却笃信不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龄是横跨在中老年人与数字时代之间的一道鸿沟,数字鸿沟并不单单指有没有智能设备、能不能上网,对数字技术的利用与掌握不够而产生的“技巧沟”,无法在网络社群中参与表达自我的“参与沟”,都是更需要被注意的深层次“数字鸿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研究中指出,使用鸿沟的存在不仅限制老年人获取信息的全面性与实效性,影响老年人的风险感知能力,同时也加大了老年人被社会排斥的可能性,对老年人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参与造成不利影响。

人口结构越来越“老”,数字技术却越来越“新”。“数字化”和“老龄化”两大浪潮势不可挡,并交汇融合。在此背景下,一个广泛的社会共识是,不应将庞大的老年群体遗忘在数字化浪潮之外。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老年人熟练上网,而忽视健康使用网络的问题;亦不能因噎废食,因部分人出现的网络沉迷而盲目干预甚至阻止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

如何应对或预防部分老年人出现的手机沉迷?有人建议借鉴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开发上线老年人版系统。对此,靳永爱直言“不认同”。“不同于未成年人,老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完全可以主导自己的行为。就算真有这样的系统,一些设置恐怕也很容易被架空。”

靳永爱进一步指出,现阶段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鼓励老年人去拥抱数字时代,通过多种手段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使他们能够合理、适度、积极地使用互联网。

如何提高老年人媒介素养?方师师认为,有必要让数字时代的这些“慢行者”知晓,那些他们频繁打开的应用是怎么回事,在使用时自己是何种角色。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是有选择的,并非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靳永爱表示,在每年对数千名中老年人中间开展的相关调查中,都会涉及一个问题:你是通过何种途径学习互联网知识的?受访老年人的答案主要集中在自我探索或向子女学习,而通过社区培训或其他途径学习的老年人比例非常低。“可见来源还是相对有限,其实互联网本身就可以成为数字扫盲以及老年教育普及的平台,未来应当增加面向老年人的网络教育内容。”靳永爱说。

不少研究者也呼吁年轻世代对年长世代在新媒体技能、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上进行反哺,并认为这将“让数字代沟带来的挑战变为机遇”。

同时,鼓励子女增加对父母的陪伴,给予更多情感支持。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研究员王冰建言,推进智能设备适老化和互联网容错机制,调适老年人群媒介使用方式的失衡。

具体来说,一方面,进行网页、设备、软件适老化改造,加强5G技术、人工智能服务于老年人的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加强有助于老年人表达自我和社会参与的网络平台建设,对强娱乐属性、轻内容属性内容进行监管控制,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网络工具融入虚拟社会生活。

王冰还提出,面向老年人的网络平台应建立允许犯错、有效撤回的“容错”交互机制,实时监测并减少对容易引起老年人网络成瘾的内容推送,从根源上进行分流和监管。

数字反哺,不仅是家庭和社区的事,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共建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让互联网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让老年人更好参与社会发展与进步,享有更多安全感、尊严感和获得感。这是积极老龄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靳永爱说。

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光明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些手机APP以下载返利、在线时长返利诱导使用刷手机,老年人也要防沉迷(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沈靖然今年过年回家,重庆市民钟先生发现,老家有些上了年纪的亲戚,即使在互相串门的
2025-03-20 06:15:00
...晚辈对老人有更多了解,这有助于子女更好地理解和对待老年人。与此同时,监控摄像头所记录的一些瞬间,有时也成为珍贵的记忆。大部分老人也知道,安装监控的目的是考虑到自身的健康、安全
2023-02-01 04:05:00
...专属”。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沉迷网络,抢红包、刷视频、看直播、网络购物,玩得也是不亦乐乎,我市的王大爷就是其中一员。年近七旬的王大爷退休后,
2023-10-18 07:50:00
...认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选项,且能够自动扣款,很多中老年人常常会忽略这一选项。在网络投诉平台上,记者也查询到不少相关投诉,涉及内容包括虚假宣传、诱导充值消费、不予退款等问题。(
2024-03-26 18:16:00
...点钱补贴家用?听起来十分动人的宣传,背后却是专门给中老年人挖好的陷阱。最近,警方查获了一起以“零元剪辑课”为名“收割”中老年人的案例。调查显示,目前已经在全国发现几万名受骗人
2024-04-27 00:13:00
老年人为何迷上“电子收纸皮”?| 睡前聊一会儿
...7小时、到手2元钱,付出与收益严重不对等,却吸引不少老年人沉迷其中。有人感叹,热衷刷APP赚钱的爸妈,像是执着于“电子收纸皮”,让人又无奈、又忧心。对此,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2024-10-10 19:00:00
...生命代价,让人唏嘘痛心。悲剧的发生,再次警示我们:莫让“网红野景点”成为“危险夺命点”。据悉,事发地是一处荒废的景区,从未正式建成开放过。因沿途有步道、吊桥、瀑布等,在社交平
2024-06-05 09:19:00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原本“高冷”的博物馆跻身“顶流”,不过,热潮背后亦有隐忧。(据5月21日《文汇报》报道)当故宫博物院红墙下挤满身穿古代服
2025-05-30 08:28:00
人们欣喜地看到,当地执法部门通过暗访和全过程监督,依法依规对菏泽南站低俗直播行为进行制止并现场口头教育。在这次官方出手整治低俗直播的行动中,我们要给菏泽市文旅局执法人员点赞,我们
2024-05-20 16: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外地游客在西安不慎遗失手机 在“好人”和民警帮助下很快找回
10月5日晚,外地游客撒某某正与女友在北院门风情街惬意游玩,享受着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然而,游玩途中的一时疏忽,让他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手机
2025-10-07 22:27:00
因“越狱”走红的扬州卡皮巴拉“豆包”结婚了!新郎来自福建
据现代快报,10月7日,扬州茱萸湾动物园里张灯结彩,网红卡皮巴拉“豆包”与“核桃”举办了浪漫的“豚豚婚礼”,游客送上玉米
2025-10-07 17:22: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这堂“密营课” 为何如此直抵人心?
一步踏进“密营岁月”,寒气仿佛穿透时光扑面而来。积雪压青松,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景象,无声讲述着那段风雪肆虐的岁月。一位小女孩指着雪原中的雕像
2025-10-07 18:47:00
鲁网10月7日讯秋日的海风拂过青岛栈桥,咸湿的空气里混着桂花的香气。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将至,中山路两侧的梧桐叶尚未落尽
2025-10-07 16:18:00
司机突发疾病 收费站紧急开辟“生命通道”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下午,安徽交控集团芜湖中心繁昌收费站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迅速展开。一名司机在驾车途中突发身体不适
2025-10-07 15:52:00
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国庆节假期前3天完成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10例
多彩贵州网讯在国庆节和中秋节的黄金假期,这个全国人民都在与家人团聚休闲度假的美好日子里,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2025-10-07 14:51:00
仁怀长岗:“民宿+咖啡”新业态 点燃假期乡村旅游活力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假期,仁怀市长岗镇蔺田村的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民宿与咖啡融合而成碰撞出新业态,搭配充满田园气息的稻田音乐节
2025-10-07 14:51:00
逛逛逛!买买买!遵义这些地方“热气腾腾”!
多彩贵州网讯中秋遇国庆,家国同庆时。10月4日,笔者漫步遵义各大商圈与酒文化街区,处处可见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从古朴的播州区南白老街商圈
2025-10-07 14:50:00
部门回应“炒蛏子和螃蟹两个菜661元”:已联系双方协调处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男子在广东惠州一餐厅点了炒蛏子和螃蟹两个菜661元一事引发关注。对此,10月7日上午,记者从属地街道办事处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
2025-10-07 11:47:00
打卡蔚县玉皇阁
10月6日,游客在蔚县玉皇阁游玩。国庆假期《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蔚县玉皇阁迎来众多游客玉皇阁又叫靖边楼始建于1377年10月6日
2025-10-07 09: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