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把黄河“装”进模型里丨“我的黄河故事”讲给你听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13 22:01: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在众多的水利科技中,有一项突出的科技成果——“模型黄河”,引发大家的关注。

什么是“模型黄河”?

“模型黄河”通过按比例缩小的实体模型(河道、水库、河口等),复现黄河的水沙运动、河道演变等自然规律。

“模型黄河”的研发建设是一段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历程。

“模型黄河”要满足科学实验的要求,首先要遵循相似准则即模型相似律。模型实验是建立在相似理论基础上的,模型与原型不但要具备几何相似的“形似”,更应满足运动和动力相似的“神似”,否则模型上的毫厘之差,到了原型就会谬以千里。

《黄河记忆》一书中,曾任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的江恩慧回忆:项目研究之初,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准确模拟黄河高含沙洪水的冲淤演变过程,项目组的同志们起早贪黑,白天泡在实验室开展模型验证实验,晚上加班研讨泥沙运动相似程度与验证实验成果,在夜以继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后,终于按时完成了“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相似律”的研发。

把黄河“装”进模型里丨“我的黄河故事”讲给你听

依托“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相似律”,黄科院开始进行“模型黄河”建设,先后建成了黄河下游小浪底至陶城铺河道模型、小浪底水库模型、三门峡水库模型、万家寨水库模型等一系列模型,并开展了大量模型实验,为黄河的治理开发、防洪决策提供了坚实支撑。

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在郑州“模拟黄河”基地,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申震洲介绍说,土壤侵蚀模拟实验的工作原理,即以黄土高原典型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野外定位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土壤侵蚀产沙的特殊自然规律,借鉴河流模拟理论与技术,阐明了坡面降雨侵蚀产沙机制,为提高水土流失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每年汛前开展的洪水演进模拟实验,已经成为防汛准备工作的“固定动作”,为洪水防御决策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撑。

《黄河记忆》一书中记载了“96·8”洪水预报的实验情况:1996年汛前,当时的黄河下游河床伴随着泥沙的淤积不断抬高,防汛形势日益严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决定在黄河模型上开展洪水预报实验。实验从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开始放水,逐渐上涨,达到6000立方米每秒时,双井工程上首原阳高滩边沿的一个“路堤”开始破口,滩区大量进水;8000立方米每秒时,整个原阳高滩被淹。实验结果与很多人的经验认识差别很大,情况令人震惊,不少人对结果持怀疑态度。

项目组对实验过程进行反复核实,回顾整个操作过程和实验流程,每个步骤都是严谨的,当即决定据实向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水利部上报实验结果,并给出了当年的防汛准备建议。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泥沙所高级工程师张向平介绍了今年开展的黄河下游“洪水预演”有关情况,他说,根据模型试验过程中河势变化和主流顶冲态势,以及试验后河道整治工程前冲刷坑测量情况,预测在遭遇设计洪水时需重点防守的河道整治工程共有15处,其中控导工程8处,为合理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提供科学支撑。

物理模型与数字技术的协同,将黄河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科学驱动。在科技赋能之下,“三条黄河”——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孪生黄河在治黄实践中深度融合,成为守护黄河安澜的智慧防汛堡垒。(文/魏蔚 视频/刘远)

编辑:何心悦审核 :郭同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近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模型黄河”试验基地迎来了一群“小小黄河研究员”。孩子们通过参与人工降雨和植物固沙实验,了解黄河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治理
2024-06-01 21:05:00
东营市实验中学:研学正当时 奋进启新程
...此事要躬行。”8月14日,东营市实验中学的学生们,走进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实验室,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此次活动将书本上关于黄河水文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学
2025-08-16 01:36:00
...场进行采访,了解项目建设背后的故事。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新老桥并存是首创,并桥建设充满挑战9月28日,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合龙,比计划提前6个月。新桥
2023-11-02 12:06: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市区有一条800米长的黄河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也有一条“黄河”。此“黄河”非彼黄河,而是可以为防汛决策指挥和调整防洪部署提供技术支撑的“模型黄河”。9月18日下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
2025-09-18 23:12:00
...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据悉,日前,“钕黄河矿”命名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全票批准通过。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
2025-07-18 00:33:00
黄河畔上的科学实战课 郑州一高中跨学科实践课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到郑州,跟随郑州航空港第一高级中学的师生们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一起探寻“沿黄地上河段缺水城市的引水之道”。郑州是沿黄缺水城市的代表,黄河邙山提灌站曾经是郑州水源生命线,现在
2025-03-04 15:56:00
...量子通信网络中跃动心跳,用碳卫星监测系统呼吸吐纳。黄河不再是地理课本上的蜿蜒曲线,而是新时代中华文明最鲜活的基因图谱。郑州黄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在破解\"悬河\"治理的世纪难
2025-04-18 17:28:00
数字孪生,拓展产业新空间(网上中国)
...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把母亲河“装”进计算机在2023年黄河防洪调度演练现场,一条“云黄河”奔涌在全景式数字孪生平台上,直观反映极端天气下的险情分布情况。洪水演进、滩区灾情损失
2023-10-23 04:51:00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快实施“人工智能+水利”行动,完成国产大语言模型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与黄河保护治理业务深度融合,助力数字孪生黄
2025-03-11 10: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