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进入四月份,被誉为“浆果之王”的大连万余亩设施蓝莓便开始陆续抢鲜上市。
走进大连市金州区德胜街道魏家村蓝莓产业示范园,可见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纯正、裹着白色果霜的蓝莓果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小小蓝莓果,去年为我家增收5万多元。”当地农户穆道良表示。
“‘小蓝莓’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还得感谢大连大学蓝莓育种团队对农村地区的大力帮扶。”金州区政协委员窦少华说。
“事情要从20年前说起。”窦少华介绍,2003年,王贺新教授结束了9年的留学生活,带着“蓝莓梦”从日本归来,到大连大学任教。当时,蓝莓产业在我国还属于空白阶段,王贺新在国内到处寻找,只找到一款添加了蓝莓口味的口香糖。打那个时候起,王贺新就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人吃上自己种的蓝莓,并通过种植蓝莓转变部分农村地区产业落后、收入低下的局面。针对我国蓝莓品种短缺的问题,2005年,王贺新自筹资金80多万元建立研究基地,创建团队开展蓝莓育种工作。
目前,大连大学蓝莓育种团队已建立起国内最大的蓝莓种质资源圃,保存了400多个蓝莓品种,通过不同优质基因重组,陆续开发出新品种。
国内蓝莓产业发展前期,栽种的几乎都是进口蓝莓品种,而由于国外新品种均有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制约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而今,王贺新带领团队通过多年蓝莓育种,获得国家新品种授权46个,逐步破解了国外品种“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鉴于蓝莓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王贺新带领团队以科技赋能帮助农村地区建设蓝莓产业园、为农户无偿提供种植培训服务,先后推广新品蓝莓4万多亩,成为辽宁省精准扶贫的亮点。不仅如此,王贺新团队还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提供蓝莓技术服务,并陆续推广到30个省区市,累计种植蓝莓面积约15万亩,扶持企业50多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