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十余项金融标准齐发,厘清金融科技服务边界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1-12 20:58:00 来源:北京商报

金融标准,是金融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为金融活动提供规则、指引。202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曾着重强调标准化引领金融业数字生态建设,提出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系统完善金融数据要素标准、引领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等内容。如今,时隔一年半,作为金融科技成果凝练、产业发展 “风向标”的金融标准,落地情况如何?是否填补了领域标准的空白?又能解决哪些痛点问题?

十余项金融标准齐发,厘清金融科技服务边界

十余项金融标准齐发

金融是一个对精准性、可控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其中,金融标准在筑牢金融安全底线层面正发挥着引领、示范效应,也成为行业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近两日,北京商报记者从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现场获悉,会上从标准规范、倡议公约、研报指数、平台案例等维度发布多项成果,包括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共18项,涵盖数字身份、交互式风控反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对于提高金融业务风险防控整体水平、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安全有重要意义。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发布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就曾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多个要求。

例如在贷款利率上,加强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产品与服务信息披露标准制定,推动将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纳入金融标准;针对互联网平台涉及的金融业务,也提出制定标准合同指引,将完善金融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标准体系;此外还强调,将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厘清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边界,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

此次论坛发布的十余项金融标准中,涵盖了数字金融风险防控类标准,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弥合数字鸿沟等主题的多项金融标准。

其中,由蚂蚁集团牵头共建了3项数字金融风险防控类标准,分别为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智能风险防控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金融团体标准《基于交互式风险防控的反欺诈技术指南》。

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弥合数字鸿沟等主题的标准中,则包括首个开源领域国家标准《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测评规范》、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信息披露》、行业标准《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指引》、金融团体标准《金融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指南》、金融团体标准《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无障碍设计指南》等。

目前,这些标准中部分已广泛实施应用于国内外。“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蚂蚁集团技术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标准化负责人彭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依托于IIFAA联盟,符合标准的生物识别金融个人身份识别技术,已应用于各手机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App,服务超过10亿人民群众,另外,结合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基于该标准研发的相关产品在海外已帮助数十家合作伙伴服务超过1亿用户。

能解决哪些痛点?

此前,不少金融科技服务确实存在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

一方面,不少平台展业存在业务数据缺乏标准指导、缺乏标准合同指引,另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缺乏各方面的标准化规范。

另一方面,金融数据资源呈爆发式增长,随着更多敏感信息暴露在开放网络环境中,数据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于机构来说,如何提高数据安全保护、治理能力,同样迫在眉睫。

正如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表示,“金融标准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筑牢金融安全底线,提升金融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引领效应。标准引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应当积极参与标准建设,尤其是数字时代的技术国际标准制定,关系到国家技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标准中,《互联网金融智能风险防控技术要求》标准,适用于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组织机构,以及提供智能风险防控技术服务的机构建设、运行和优化智能风险防控系统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其中规定了互联网金融场景下智能风险防控技术所需满足的技术框架、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实现的安全要求及运行要求等。

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从技术层面规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大数据风控平台,提升从业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可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新型账号、交易、支付和信贷风险。

此外,《互联网金融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标准,规定了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等等,可满足有关机构对金融行业的严格实名认证要求。该标准还可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与交易便捷之间的良好平衡,实现对个人身份可信度的互认,防范洗钱、电信诈骗等风险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迅速蔓延。当欺诈账户由本人操作时,传统的身份核验、黑白名单等方式难以有效防控。对此,交互式风险防控技术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终端可信计算、智能多模态人机交互、智能对抗等技术,主动识别风险、传递风险预警、拦截风险,可有效提高反欺诈风控效果。

此次发布的《基于交互式风险防控的反欺诈技术指南》,就给出了交互式风险防控用于反欺诈领域的基本原则、框架、功能、模型、技术、实践与检测和应用场景等内容,为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建立风险防控系统提供了支撑。

金融大模型标准需求迫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跑出了科技创新加速度,以AI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新技术正在重塑金融服务。与此同时,科技的广泛应用也使得金融领域更容易产生业务、技术、数据、网络等多重风险的叠加。

针对当前金融领域大火的大模型,彭晋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制定标准是规范、推广新技术应用的必经之路。大模型领域已经有一些标准在开展。“从标准的视角,大家对于金融大模型的专业力、知识力,以及它的安全要满足什么要求,多个方面标准需求还是非常迫切的。因为需要有一个刻度,大模型达到什么水准,它的能力和安全性要满足什么标准才能投放到市场去使用。”

在彭晋看来,金融大模型已经是场景化的专业模型,在场景细分层面,已经有投顾、理赔、营销、资管等场景,但标准还没细到这个程度,可能未来在一些细分场景上,还会有进一步细化标准推出。

据了解,蚂蚁集团已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数百项,涵盖数据与隐私保护、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等诸多技术领域。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2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具有深远影响
...新闻网中新网广州12月17日电 (记者 孙秋霞)在17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明珠湾金融论坛上
2023-12-18 16:49:00
农发行潍坊市分行:锚定“一流”坐标 迈出坚实步伐
...乡村屋顶太阳能利用(光伏)规模化开发项目高端营销,金融供给提质增效该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明确“筑牢基础保障、促进产业提升”两个支持方向,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三农”服务质效
2023-08-08 11:04:00
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 招行力量撬动“小企业”实现“大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保量、稳价、优结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24年普惠信贷总体目标。《通知》指出,2
2024-04-09 14:37:00
浙江为营商环境立法 究竟有哪些创新举措?
...、薪酬、住房等保障或便利。在资本要素方面,规定建立金融专题数据库,为增加信用贷款规模提供支持;鼓励设立绿色金融分支机构;要求建立上市挂牌融资服务直通制度。在数据要素方面,建立
2024-01-27 08:23:00
信托新“三分类”落地一周年 行业迎新
....58%。 上海信托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累计发行规模突破10000亿元,累计发放小微贷款1736亿元,其中服务小微企业的资产
2024-03-19 23:59:00
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厘清金融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链路
王忠民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金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数字化时代带动产业链轻资产重资本化,提升金融服务深度、广度,也让具有未来价值估值定
2024-04-01 13:42:00
...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坚决扛起
2023-06-08 15:31:00
保险业协会:开展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情况调研,防控相关风险
...务行为,探索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技术标准及自律规范,厘清事故预防服务主体责任边界,防控相关风险。三是,开展科技赋能风险减量服务研究。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3-09-06 11:14:00
打造农业品牌需厘清几个问题
...府在品牌建设中发挥统筹、协调和规划作用,做好税收、金融、产业等服务,要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和良好营商环境,把重点工作放在品牌建设机制和体制创新上。对于生产技术、资源环境、产业升级
2024-04-20 05:5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