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2 22:19:00 来源:戏说三国

《二十四史》第十八本,是《旧五代史》,是薛居正。

是的,你没看错,是薛居正,不是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万历宰辅,薛居正是五代至北宋生人。

《宋史》:父仁谦...居正少好学,有大志。

薛居正的父亲薛仁谦(是的,不是薛之谦)家境殷实,家里条件还算不错,所以薛居正从小所受到的教育,那是很好的。

由于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所以薛居正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一直想要干一番大事儿。

您要说是文景之治,或者大唐盛世,社会稳定,发展平顺,您要想干一番大事儿,那还真不容易,但五代是著名乱世,这样的乱世,非常适合薛居正这种有雄心壮志的人搏一搏。

他最开始所生活的年代,是五代中的第二个(所谓)正统王朝,后唐。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后唐)

后唐,这是五代中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政权,薛居正认为,既然平台不错,那么只要自己足够努力,那么一定能有所收获。

于是,薛居正二话不说就去参加了后唐王朝所组织的科举考试,他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泼墨挥毫,考完之后已经开始幻想自己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乘龙快婿的美好生活,然而现实十分无情给了他一记暴击——他落榜了。

金榜题名是没有你薛居正的份了,名落孙山的名额倒是有你一个。

或许,薛居正把成功想象的太过简单了,成功不是你扯着脖子喊两嗓子我要成功,你就能成功的,成功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不容易的。

别的不说,单说科举考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没有科举考试的时候,想要做官更为不易,因为察举制度靠得是人脉关系,九品中正制看的是你的家学渊源和身份背景,这两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基本上就把平头百姓想要做官的路子给断了。

然而当科举制度在隋朝呱呱坠地,被发明诞生以来,你想要入仕为官,吃上这一口公家的粮食,也并不容易。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科举放榜)

隋朝昙花一现,虽然发明了科举制度,但该制度有没有在隋朝真正实施过,这还有待商榷,终唐一朝二百八十九年,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官员不到一万人,这也就是说,大唐王朝每年录取的进士,只有不到三十人。

大唐况且如此,又何况一个小小的后唐呢?

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对于薛居正这样一个充满了抱负,理想和自尊的人来说,科考失利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人生失意的薛居正感到了无限的迷茫和彷徨,于是写下了一首感怀人生的小诗,叫做《遣愁文》。

为了写这篇文章,还专门翻了不少五代和唐初的史料,但是很遗憾,没有找到这首诗的原文。

我们无从得知薛居正的这首诗水平如何,但是我们可以查阅到的记载是,薛居正的这首诗,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观者如云,更让他俘获了一批诗粉。

这帮粉丝纷纷表示,我薛哥这首诗雄浑豪迈,意味深长,非是大才之人写不出来,所以薛哥以后必然是王佐之才。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薛居正形象)

群众一起哄,薛居正的名头可就传开了。

恰好后唐朝廷里有个叫做刘涛(不是演白蛇传的那位)的官员,正巧也是薛居正的粉丝,欣赏薛居正的才华,直接开了后门,这回好了,科举您也不用参加了,直接来朝廷报到吧。

就这么着,薛居正的人生柳暗花明,成功入仕。

对薛居正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新开始。

这个世界上有才能,有才华的人,是很多的。

公园里五六十岁打乒乓球的老人,年轻时如果能参加比赛,搞不好就能勇夺金牌,成为职业选手。

每天在城市里穿行的出租车司机,当年也有驰骋赛道,征服巴音布鲁克的梦想。

如果每个人都有实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芸芸众生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多的人,缺少一个机会。

或者说,是运气问题。

孔子是古今第一大贤,尚且一生困顿,姜子牙其智近妖,为了求职也不得不天天到渭水打卡。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命运无常)

这俩人有能力的都算是盖了冒了,但他们同样不得不向命运低头。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的脚密密麻麻,足有上百只,但比起速度,却跑不过一只脚也没有的蛇。

雄鸡的翅膀看起来很有力量,但论起飞翔,它却飞不过身形单薄的乌鸦。

千里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如果没有人骑着它,它也只能慢悠悠的吃草。

而纵然人有冲天的志向,有远大的抱负,如果你没有机会,一切也只能是南柯一梦,镜花水月。

这么看来的话,薛居正其人,是幸运的。

有多少人还在寒窗苦读,还在怀才不遇,还在科举场上苦苦挣扎,然而薛居正已经被命运女神所眷顾,让他早早步入了仕途。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然而他想象不到的是,机会虽然是来了,但是世道却跟着变了。

他在后唐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后唐就灭亡了。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风云乱世)

没办法,他只能调整心态,打算在新公司后晋重新开始,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后晋同样是一个短命政权,薛居正上班没多久,后晋又灭亡了,他只好再次收拾行李,就职后汉王朝。

这回,薛居正没有傻乎乎的一来到新单位就努力工作,而是保持观望状态,他要看一看,后汉到底有没有实力给自己稳定的生活和保障。

自己也是肉体凡胎,自己的希望也是有限的,你总不能回回都“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水沟”吧?

果不其然,后汉王朝在历史舞台上没折腾两天,也领了便当,后周王朝又站上了C位。

不过,在后周工作的岁月,也是短暂的,薛居正除了感叹后周世宗柴荣的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之外,就只剩下了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的一地鸡毛。

北宋初立,薛居正又成了北宋的大臣。

从后唐到后晋,从后晋到后汉,从后晋到后周,再从后周到北宋,如果不是他生的比较晚,没有摊上后梁王朝,这位仁兄几乎把整个五代史都贯穿了一遍。

这么多年,薛居正看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这些都是他所不能忘怀的。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悠悠往事)

玄武楼的滔天大火,满身血污的李从珂引火自焚,远远看去,像是一场绚烂的烟花。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屈辱,反击契丹人未果的后晋末帝石重贵的不甘和落幕。

开封城中的血腥屠戮,残暴厮杀,后汉隐帝刘承祐的变态和疯魔。

还有决战高平,励精图治,灭后蜀,征南唐,伐辽人,一生传奇,但却壮志难酬的周世宗。

世道的兴衰变化,帝王的悲欢荣辱,薛居正已经看得太多太多了。

他甚至不是一个看客,而是一个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亲历者。

《宋史》:又监修《五代史》,逾年毕,锡以器币。

所以,宋太祖赵匡胤让薛居正来修《旧五代史》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只有真正经历五代十国变化的薛居正,才能体会这一本厚重史书其中的辛酸曲折。

但如果仅仅把薛居正看做一个纯粹的文化人,那你可就有点低估他了。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修史)

这位仁兄入职北宋之后发奋图强,从小小的修书人一路升职,最后居然干到了宰相。

人到晚年的薛居正,很喜欢饮酒,尽管他的人生就如幻梦一场,但他还是很喜欢那种醉生梦死的感觉。

如果你经历过很多事情,却忽然之间发现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很久,如果你得到过很多东西,却发现这些东西都已经离你而去,那么当明月高悬,夜深人静之时,你才会发现,你有多么的寂寞。

《宋史》: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

虽然时常饮酒,但薛居正却从来没有喝醉过,因为他坚信,这世上的孤独分很多种,有些喝点酒,吃点饭,泡个吧,呼朋引伴找来一帮好友就能派排遣,而有些,是一辈子的镌刻,骨子里的记忆,酒喝得越多,反而越清醒。

他从北宋的底层官员一路干到宰相,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手下干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皇帝对他恩宠始终不减。

太祖死,太宗立,又干了几年工作的薛居正终于身体不支,领了便当,死了。

五代时期的薛居正,一生比张居正还要传奇

(丹药)

薛居正的死因,十分有意思。

这位老同志晚年十分注意保养身体,时常服用民间方士的丹药,认为会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谁知道服用过量,身体中毒,很快毒发身亡。

薛居正死后仍有殊荣,得以配享太庙,还有了和历代北宋帝王一起吃冷猪肉的机会。

看来,看遍了这山山水水,生死无常的薛居正,到最后,也没能免俗。

他仍然畏惧死亡,仍然恐惧结束生命,仍然对一切未知感到迷茫和惶恐。

人的牌位做得也很小,人的墓碑做得也很小,例如骨灰盒之类大概也是小物件。

把有关逝者的一切做得那么渺小,到底是为了记住逝者,还是为了忘记逝者呢?

北宋太庙里,那一方小小的牌位镌刻着薛居正更加小小的名字,这位历经五朝的老臣风起云涌的一生就这样被封存和定格,随着天上的白云聚散,光暗明灭,隐入历史的长廊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04:37: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张居正,时期,一生,传奇的资讯:
明朝张居正: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与改革者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的张居正无疑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深远历史地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智慧、果断决策和卓越贡献,使他在明朝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
2024-09-10 14:06:00
一件特殊的文物,揭露了明朝时期一段震撼人心的传奇
...然长期处于失权的状态。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内阁首辅张居正管的太宽,明王朝方方面面的事宜都被他给包办了。轰轰烈烈且大张旗鼓的张居正改革的大环境下,大明王朝似乎在朝着一个欣欣向荣
2023-05-19 09:57:00
明代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传奇故事
...这个名字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他就给张白圭改名为张居正。数十年后,张居正这三个字名满天下。嘉靖十六年,十三岁的张居正赴武昌参加湖广乡试,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湖广巡抚顾
2023-11-03 08:42:00
待播大剧超过9部,历史题材剧迎来“上新热”
...,包括《大生意人》《太平年》《天下长安》《风禾尽起张居正》《两京十五日》《阳明传》《浣溪沙》《大唐赋》《大汉赋》等。多元画卷将于暑期播出的《大生意人》由张挺自编自导,陈晓、孙
2025-06-30 17:58:00
历史爱好者狂喜!这11部正剧谁能成爆款
...也有学者鸿儒,直接把观众的期待值拉满了。《风尽禾起张居正》这是一部根据茅盾文学奖改编的作品。作为明代最具影响力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身后的数百年里,有赞誉,有诋毁,如何去评价他一
2024-03-22 18:08:00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吕不韦、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房玄龄、魏征、张居正。一、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辅佐周武王成功讨伐商纣王,周武王在灭掉商朝的后不久就去世了,周公旦作为周武王的弟弟,
2024-04-09 15:26:00
继《琅琊榜》后,胡歌再次挑战“古装权谋”,搭档还是知名影帝
...今,这一愿望即将实现。胡歌将主演历史大剧《风禾尽起张居正》,搭档老戏骨陈道明,两人将在剧中上演精彩的对手戏。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期待。从逍遥哥哥到梅长苏,胡歌的古
2025-05-22 10:34:00
王喜姐:一位传奇的皇后生涯
...,她成为大明的皇后。但她才十三岁。明代最著名的大臣张居正给太后写了奏折,王喜姐的年龄太小了,认为这个年龄真的太小了。但不知道当时两宫皇后到底还是怎么想的,还是把这个丫头给了自
2023-09-16 18:58:00
一生特立独行的万历皇帝称得上英雄二字吗
...政过程中,开创了令人咋舌的长达28年没有上朝的记录。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万历三大征、强征矿税、萨尔浒战败等等标签,都发生在这位明神宗在位时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执政初
2024-05-16 20: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