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真情传递好家风——记全省“孝老爱亲好媳妇”邓奕华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12 17:57:00 来源:江西手机报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易伟刚)她悉心照顾患病的婆婆,帮老人洗衣做饭,嘘寒问暖,调理身体;她善良贤淑,勤勉持家,让孝老爱亲成为代代相传的好家风;她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得到了邻居们、乡亲们的一致肯定与称赞。她就是芦溪县宣风镇京口村沙棚组村民、全省“孝老爱亲好媳妇”邓奕华。

真情传递好家风——记全省“孝老爱亲好媳妇”邓奕华

村里公认的好媳妇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邓奕华出生于1978年3月,她为人和善,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大家都特别喜欢她。尤其是孝老爱亲方面更是获得广大村民们的好评,大家都说:“邓奕华是万里挑一的好媳妇,温良贤淑、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把老人孩子都照顾得妥妥当当的。”

在赡养老人方面,邓奕华对丈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准则。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1年婆婆黄清华被确诊为胰腺癌,日渐消瘦。邓奕华看着极为心痛,为了更好照顾婆婆,她与丈夫商量后决定由自己在家全天照顾婆婆,做到二十四小时陪护。她跟医生细致的了解婆婆的病情,并专门向医生学习护理方法。然后邓奕华利用自己学习到的护理知识,每日给婆婆喂食喂药、伺候排泄、清洗身体等,用轮椅推着她出来散步……黄清华因为病情严重,整夜不能入睡,身体极痒,邓奕华便用手为其轻轻抚痒,经常是到半夜才能睡。邓奕华担心自己晚上睡熟了照顾不到婆婆,还主动要求与黄清华同睡一床,这样耐心细致的照顾一晃就是两年。现在我们看到黄清华老人仍然清爽、精神,笑起来像个快乐的老小孩儿,全家人都很感激邓奕华。邻居们也都说黄清华有一个好儿媳,简直比自己女儿还亲热。而邓奕华却平淡地说:“妈妈生病,我们都希望她尽快好起来,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

丈夫口中的好妻子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邓奕华与丈夫赵仕仪感情很好,从来没有争吵过。夫妻俩一起做生意,邓奕华吃苦肯干,每天起早贪黑随丈夫批发蔬菜销售。有时丈夫因太累有些埋怨,甚至想放弃,而邓奕华总是以女性的温柔去抚平丈夫的情绪,那春风化雨般的话语总能使丈夫以心平气和的状态重新投入工作中去。正是在她的鼓励下,丈夫不管多苦多累都坚持下来了。由于夫妻俩十分讲究诚信,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愿意跟邓奕华夫妻打交道,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真情传递好家风——记全省“孝老爱亲好媳妇”邓奕华

丈夫坦言,他们之所以能始终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他们能坦诚相待,推心置腹,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每件大事的处理都让双方心情舒畅。尤其让丈夫觉得难能可贵的是邓奕华始终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结婚十五年来,夫妻俩携手并肩,同甘共苦,把蔬菜批发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为了计划好每一笔资金,邓奕华养成了每天记账的习惯,卖了多少商品、有多少收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但当需要伸出援手时,邓奕华也从不吝啬。如在疫情期间,邓奕华多次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慰问品。

孩子心中的好母亲

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作为母亲,邓奕华深知父严母慈的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即使再忙再累,邓奕华也从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她教育子女任何时候都要踏踏实实;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真情传递好家风——记全省“孝老爱亲好媳妇”邓奕华

在邓奕华家有个规定:长辈为先,吃饭时先让长辈落座,先为长辈盛饭,好吃的让长辈先吃。邓奕华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校住宿,每周回来完成作业后就照顾老人,为家里分担家务。其女儿在外务工也时常惦记家里,隔天就要给父母视频通话,唠唠家常。其女儿说道:“我知道爸爸妈妈在家也很辛苦,做生意每天早出晚归,还要照顾奶奶,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尽自己的努力让一家人幸福。”邓奕华,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最美好的时光,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让家庭幸福而温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8月,在全省移风易俗“五个100”系列群众推荐评议活动先进典型发布活动中,邓奕华被评为“全省孝老爱亲好媳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伶俐:崇德向善树家风 孝老爱亲传美德
...承担着妻子、媳妇、母亲的多重责任,用心传承着美好的家风,用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婆婆患病脾气差 媳妇耐心做护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吴伶俐却用行动表达着对家庭深深的
2023-11-07 09:15:00
海口“好人”汤亚惠:执着坚守二十六年 用真情筑起“爱的港湾”
...无微不至地照顾,为其养老送终。在子女教育上,她秉承家风之德,树立人之道,小女儿品学兼优,先后获得会计比赛大奖和省“ 三好”学生等荣誉。汤亚惠整理家里的书桌。久病床前好儿媳 服
2024-07-17 17:39:00
传承好家风 孝亲美名扬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传承好家风 孝亲美名扬——记第七届吕梁市道德模范杨健□ 本报记者 刘丽霞“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交城县有这样一
2023-09-08 09:37:00
美德立家文明兴家
...老人,用爱心去照顾老人,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家风。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徐爱芝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
2023-06-13 11:46:00
巢湖:孝老爱亲好儿媳,真心筑起温馨家
...凌玲勤勤恳恳尽孝还债也在当地传为佳话。真情传承良好家风十几年来,对老人的孝道和对孩子的希望,支撑着凌玲一次次勇敢迎接生活的苦难和挑战。为了照顾孩子,2018年,凌玲辞去了工厂
2024-06-13 11:05:00
传承孝贤文化 彰显榜样力量
...总是说,百善孝为先,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才能有好的家风。在邻里中心幸福大院里,她每周都组织老人们开展活动,只要有活动,她就主动去服务,扶老人上台阶、为老人端茶递水,跑前跑后,
2024-01-29 09:24:00
临沂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梅家埠村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表彰大会
...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文明家风,弘扬良好社会风尚,1月9日,临沂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梅家埠村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表彰大会。会上,为经过自荐、推荐和民主
2025-01-13 16:06:00
合肥9户家庭入选全省“最美家庭”
...婆婆、5名最美媳妇榜上有名柳书节家庭作为省好家庭好家风宣讲代表,走上舞台讲述最美家庭故事。◤ 7月10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主办的“最美家庭耀江淮 文明家
2023-07-12 00:20: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本报讯 (记者 苑捷 通讯员 张选) 近日,新荣区破鲁堡乡上深涧村举行了2023年度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6个文明家庭、3名好婆婆、5名好
2023-10-29 00:4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