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传承好家风 孝亲美名扬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08 09: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

传承好家风 孝亲美名扬

——记第七届吕梁市道德模范杨健

□ 本报记者 刘丽霞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交城县有这样一位好女儿,她尽心侍奉公婆、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用实际行动延续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坚强乐观与大爱柔情弘扬了新时代的正能量,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孝老爱亲赞歌——她就是交城县天宁镇坡底幼儿园教师杨健。

今年36岁的杨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年因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料,便跟随着双目失明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环境和条件虽然艰苦,但外公外婆总会把最好的留给她,让她每天在温暖的怀抱和暖情的故事陪伴中度过。年复一年,在这个有些残缺但时刻被爱与幸福包围的家庭中,她逐渐学会了独立、坚强与感恩,收获了生存的技能与苦中作乐的本领。

2009年11月,25岁的她带着家人的祝福和对人生新旅程的憧憬,步入了婚姻殿堂。爱人敦厚老实,是公婆中年所生的独子,于是从新婚第一天开始,她便与已过花甲之年的公婆同住一个屋檐下。婆婆善良勤快,公公开朗豁达,逐渐地她的家庭中形成了婆婆照顾全家人衣食起居,公公帮忙照看儿女,她和爱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生活模式,婆媳关系融洽,夫妻相敬如宾,亲子关系和谐,一家六口相依相伴,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9年4月,一向身体硬朗的婆婆突发重病,经医生诊断为淋巴癌晚期,已无治愈希望。屋漏偏逢连阴雨,正当夫妻俩忙于照料婆婆,在太原和交城两头跑时,八十岁的公公偶然得知婆婆的病情,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原本就有肺气肿的他精神崩溃,瘫倒在床。两位老人的双双倒下,彻底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工作、伺候病人、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等重担顷刻间落在了这对年轻夫妻的肩上。

每天天不亮,杨健便开始打扫、做饭、照顾老人。每个星期,都要为二老换洗衣物、清洗晾晒被褥,丈夫工作忙,她安顿好老人和孩子后,再赶去单位上班,晚上还要在灯下为一家人忙里忙外,一熬就是大半夜。公公婆婆病情严重时,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她天天为老人端屎端尿,精心伺候,一直到婆婆病逝。“我妈要走的时候,她的手一直在摸索着什么,我们都把手伸过去,她只是紧紧地抓住杨健的手,就这样安心地走了。”至今,杨健的丈夫仍记得母亲生命最后时刻的场景。婆婆走后,杨健哭得比谁都伤心。丈夫的三姨哭着说:“我二姐在世的时候,多亏了这个媳妇,才让她的晚年没有受太多的罪,就是苦了这个好媳妇,自己的闺女也不过如此啊!”

婆婆的离去让公公病情再次恶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并伴有大小便失禁现象,白天不定时睡觉,晚上敲敲打打,大声呼喊,她和丈夫担心发生意外,每晚都会轮流陪伴。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杨健认为,“功夫不负苦心人,家和才能万事兴”,她开始四处求医问药,尝试用各种治疗办法为老人医治,家里最难的时候,她就到娘家去借钱。为了让老人吃好,她天天变着花样给老人做饭,还买了各种专业护理的书籍,查阅电子食谱资料,研究什么食物和营养配比更适合老人,更有利于消化和康复。杨健常对丈夫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也都需要儿孙晚辈的服侍,更何况是咱自己的爹妈。他们给了你生命,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现在年纪大了,又正在饱受着病痛的折磨,做儿女的一定要倾尽全力地照顾好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也让我们的将来不留一点遗憾。”

为了方便照料,杨健和爱人将公公安顿在了带有独立卫生间的主卧,安装了电视机、收音机给老人解闷,为避免在上班时间发生意外,还专门安装了与手机同步的高清摄像头,以便随时查看老人在家的活动情况。平时,不论工作多忙,她和爱人都会轮流陪公公说说话,期盼唤醒他的记忆。天气好的时候,也时不时推他去晒晒太阳,孩子们还经常会带着玩具和爷爷一起做些互动小游戏。每次做好饭后,她总是先将热腾腾的第一碗端给公公吃,还时刻叮嘱他要细嚼慢咽。牛奶、鸡蛋、牛肉等营养品也从未间断过,她还经常买一些老人喜欢吃的米面煌、枣泥糕等粗粮摆放在床头,便于他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吃到。有时候,公公就像初生婴儿,会把大小便拉在衣服、被子、床头、墙壁等各个角落,她便经常去擦拭、换洗、消毒。还购买了老人专用的纸尿裤、医用便盆、一次性隔尿垫等,以便公公意识清醒时使用,也会时不时地给公公翻身、按摩、洗漱,以免因久卧病榻产生褥疮……可谓无微不至,照顾周全。“杨健为这个家庭付出太多太多了,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娶她为妻,让她过好日子。”每每提起自己的媳妇儿,她的爱人高曙国总会流下激动的热泪。

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一年多的悉心照料,公公身体日益康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大小便也基本可以自理,久违的欢声笑语回归了这个家庭。可生活的艰辛、日夜的操劳,让杨健看上去苍老了很多,体重不断下降,头发一把把脱落,有时累得腰腿疼得直不起来时,她总一个人在夜里偷抹眼泪,但在家人面前总是一副坚强的样子。她说:“看着公公精神越来越好,老公越来越有责任心,孩子们越来越懂事,我真的特别的欣慰,生活的点点滴滴磨砺着我,让我不断成长成熟,也更坚定了我逆境中奋进崛起的勇气与构筑家庭‘幸福梦’的理想信念。”

身教胜于言传。杨健的一双儿女看着妈妈整天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小小的他们似乎也更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每天一放学回家,他们便卷起袖子帮妈妈择菜、剥蒜、做饭,帮爸爸取东西、递板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经常主动去找爷爷聊天,给他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逗他开心。每到逢年过节时,他们还会用平时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家人买些好吃的,潜移默化中,孝老爱亲的家风也在悄然传递着。

慈孝无界,不论大小,不分贵贱。 2020年10月,杨健的公公虽因肺气肿突发急病不幸离世,但这位80后媳妇侍亲无悔、至纯至真的孝老情却广泛流传、感人至深。邻居游月玲说:“杨健对公婆的好,我们有目共睹,她爱干净,家里里里外外都整洁有序,每天总能听到她洗洗涮涮的声音,但是从没见她有半点怨言,一样都是做媳妇的,我真该向她好好学习。”

“杨健不仅是她家的好媳妇,更是咱坡底幼儿园的优秀教师代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重名利,她是孝老爱亲的榜样,无愧于道德模范的荣誉。”交城县坡底幼儿园张园长给予了她高度评价。而对于杨健来说,孝是亲情的象征,是像女儿一样照顾好公婆,让他们感受到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位人民教师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诠释着一个平凡妇女淳朴真诚的孝道传承,更成为了当地妇女学习的标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徐凤菊:孝敬公婆美名扬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本报记者 杨 旭7月23日,大暑。落日余晖下的舞阳县孟寨镇孟王村,暑气熏蒸。在村口乘凉的村民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徐凤菊孝老爱亲的事迹,一边热情指路,一边对她交口称
2023-07-27 08:13:00
兴家风 淳民风 正社风|公公患病卧床 她悉心照顾毫无怨言
...万埠镇村民张小芬6年来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好家风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家住安义县万埠镇桃一村的张小芬却是一位病床前的孝媳。6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公公。张
2024-05-08 07:37:00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以孝为荣 传承好家风邓淑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渤海新区黄骅市骅西小学的一名教师。在学校,我努力当一名好老师;在家中,我努力当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我从教
2023-10-24 09:45:00
40年尽孝带出好家风
...祖父一个房间睡,经常给老人洗脸、端洗脚水,使得优良家风代代相传下去。
2024-03-19 13:10:00
文明家风促和谐 | 临沭县好媳妇王晓芹:孝老爱亲传美德 勤劳朴实好儿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在临沭县王山子社区却有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瘫痪在床的公公和年近75岁的老父亲的好媳妇好女儿。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庭”、“好儿媳”、
2024-05-07 15:30:00
...积极传播乐观向上、向善向好的正能量。设立移风易俗、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宣传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村民们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文
2023-10-14 09:53:00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本报记者 贺介飞 实习生 吴天韵2日下午,家住阳新县城东新区园博园社区东景城小区的陈晓红像往常一样在学校处理学生的相关事务。41岁的陈晓红已经从教23年,她
2023-07-06 02:44:00
吴胜芝:弘扬美德传孝道    家庭和谐乐融融
...斗、勤俭持家、勿为名累、勿为利锁……”这是吴胜芝的家风家训。现任百色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的她,始终把孝顺、善良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尽心尽力孝敬两边父母及其他长辈,辛勤操劳
2023-11-09 09:33:00
传承文明家风 传递家庭温暖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传承文明家风 传递家庭温暖——记第三届铜川市文明家庭杨文家庭本报记者 朱红卫杨文是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科的一名职工,爱人宋灏在市交警支队工作。33年的婚姻生
2023-03-17 07:4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