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的重点项目报告】逐日大漠 向阳光要产业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北部沙漠光伏基地见证能源转型的“绿色画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9 10:19:00 来源:新疆网原创

【我的重点项目报告】逐日大漠 向阳光要产业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北部沙漠光伏基地见证能源转型的“绿色画卷”

近日,工人在中绿电乌鲁木齐市米东区350万千瓦项目施工现场安装光伏板。(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一望无际的米东区北部沙漠上,依地势而建的光伏方阵整齐排列,汇成了一片片“蓝色海洋”,绘出了一幅绿色发展、能源转型的“绿色画卷”。

连日来,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多次走进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的各项目施工现场,见证一块块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并产生绿色生态效益的“阳光之旅”。

“逐日”生电

350万千瓦项目一年可供300万户家庭用电

近日,在中绿电乌鲁木齐市米东区350万千瓦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忙着安装最后一批光伏板。

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03万亩,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

作为正在实施的7个光伏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中绿电乌鲁木齐市米东区350万千瓦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万亩,总投资约142亿元。

目前,项目的光伏支架、桩基等已全部完成安装,正在加快安装光伏板,升压站等已经完成了全部的电气安装,正在调试当中。

“我们承建的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加紧收尾,将确保项目于5月31日并网发电。”中建八局米东光伏项目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蒋院说。

中建八局在项目指挥中心旁建设了项目示范区,项目副经理姜天斌在示范区为记者讲解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其主要结构包括光伏板、电池组件和逆变器、变压器等。”姜天斌说。

光伏板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一般采用硅材料,常见的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能通过光的照射产生电流,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

“你看到的是1个光伏发电方阵,28块光伏板组成1个组串,是具有所需直流输出电压的最小单元,220余个组串构成1个光伏方阵,数万个方阵就是光伏发电基地。”指着挂在光伏支架下的一个个长方形盒子,姜天斌说,那是光伏发电的重要设备逆变器,每个方阵有10余个,配合建在方阵中的光伏箱式变压器,会将光伏板搜集的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并升压至35千伏,汇集至基地的升压汇集站,再经过升压到220千伏,经线缆统一送至国家电网,就成了生产、生活用电。

根据项目装机容量350万千瓦及周边电网情况,该基地计划每70万千瓦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汇集站,初步新建5座220千伏升压汇集站。

“按照米东区北部沙漠的辐照强度,每块光伏板每天大概能发0.5度电,每个组串每天能发14度电,可供1个家庭用2天左右。”姜天斌说。

中绿电乌鲁木齐市米东区35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9亿千瓦时,换算下来约等于300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

因坡就势

“瀚海”成为“光伏海”

沿着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的沙砾便道往里走,道路两侧是各项目工地已建成的光伏发电方阵,这些光伏板分布是沿着沙丘地势整齐排列,远远望去就像给沙丘披上了一层蓝色的“铠甲”。

总面积约315万亩的米东区北部沙漠位于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是固定、半固定沙漠,这里地域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辐射强度高、日照时间长,但是沙漠中连绵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沙丘,也存在着地势不平的特点。

如何让“瀚海”成为“光伏海”,各施工单位采用依势而建、错落分布的方法来建设。

“施工区域有的地方高度落差在二三十米,虽然安装施工难度比较大,但是我们克服困难,采用光伏组件随坡就势的模式,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建设。”姜天斌说。

沙漠中风沙较大,建在沙子上的光伏组件如何确保安全?姜天斌一一给记者解密。

“沙漠施工要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光伏组件必须达到一定的抗风压要求,桩基埋的深度、组建的材质都有一整套科学的设计要求。”姜天斌说,不久前这里的大风天气造成的极少数光伏板损坏,是因为出现了超出设计要求的短时强风,处于风口的光伏组件出现损坏。

所有项目都按照要求购买了相关保险,出现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会由保险公司处理,所以之前大风天气未对项目造成损失。

“我们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光伏组件的抗风压能力。”姜天斌说。

沙漠中风沙较大,如何保障光伏基地成千上万的光伏板不会因为落沙尘影响发电效果,姜天斌也做出了解答。

光伏组件开展清洁除尘工作,是光伏基地运行工维护的重要内容。目前,业内有人工清洗、工程车辆清洗、智能光伏板清扫机器人清洗。

“项目并网发电后,运行维护单位会根据成本和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行维护方式,保障组件的正常运行。”姜天斌说。

“源网荷储”

保障绿电“送得出”“用得好”

在不远处的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调试验收电力汇集站设备。

随着机器响动,各项指标达标,验收完成,标志着该设备已具备发电能力,成为光伏基地首个建成的汇集站,也标志着光伏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风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饭”,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随着其大规模建设,电能除了保障“送得出去”、推动“消纳得了”,还需要它们与煤电、气电等常规电源“打好配合”。

提升电力供应水平,离不开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共同发力。

“源网荷储”,即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可精准控制社会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因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而造成的系统波动,提高新能源发电量消纳能力,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将建设光伏发电基地和储能电站,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45.96亿元,年发电量近17.11亿千瓦时。

所谓汇集站,又称中继站或变电中心,是将一定数量的电力供给点汇集在一起,通过两条及以上的电力线路接通到高压输电网上的大型变电设备。

汇集站项目投用后,将完成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中40万千瓦的集电任务,也为储能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汇集站监理白巍山介绍,由于地处沙漠深处,土质、交通、水电和天气都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但在光伏基地前线指挥部的大力协调帮助下,项目历经4个月的高质量施工完成建设。

为确保绿电“送得出”“用得好”,各项目方正积极与电网公司联系,同步做好光伏发电项目送出工程衔接,进一步优化接入流程,简化接入并网手续办理,保障项目及时并网运行。

在光伏基地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乌鲁木齐还加快风光储氢开发利用,不断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的重点项目报告】沙漠中有片“蓝色的海”——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项目建设一线扫描
...一派快马加鞭往前赶、生龙活虎不懈怠的火热景象。作为乌鲁木齐市依托“南风北光”资源,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载体,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各项目“扬鞭”加力、提
2024-04-16 12:27: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3日电 (勾佳棋 秦彤)黄沙漫漫,尘土飞扬。一辆辆大型货运车在沙土路上驶过。不远处一座座沙坑里,是连片的光伏板。“光伏项目早一天投产,我
2023-11-13 18:03:00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路网建设加速推进,通过提升道路通达性和车辆通行效率为光伏项目建设提供关键的基础设施保障。4月19日,米东区光伏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
2024-04-20 09:53:00
...电公司的全力支持,真的太谢谢你们了。”9月12日,国能乌鲁木齐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对上门进行用电服务的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王建红说。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
2023-09-12 20:05:00
【2024乌鲁木齐市两会】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 、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瓦光伏项目施工现场,部分光伏发电设施已完成安装。(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记者王艳红 贾梦妍 史传芝 宋建华 唐红梅 王丽丽)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构建清洁低碳、
2024-01-20 10:27:00
【聚焦乌鲁木齐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强·产业更新·结构更优——乌鲁木齐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线见闻
...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时,数十台桁架机器人在工作。(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碳化车间,工人在放丝纱架流水线进行上丝作业。(乌鲁木齐晚报资料
2023-11-02 11:58:00
原来沙漠不止一种颜色!坐上火车去围观→
...沙漠迎来旅游热“沙海”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适时加开旅客列车满足游客深度体验沙漠游的需求这几个沙漠离市区较近、交通方便一起来看看吧↓↓↓ 塔克拉
2024-06-18 10:11:00
砥砺奋进二十载 初心如磐谱新篇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砥砺奋进二十载 初心如磐谱新篇——华夏银行乌鲁木齐分行成立20周年纪实2003年10月,华夏银行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乌鲁木齐分行作为华夏银行上市后设
2023-11-06 04:25:00
乡村振兴丨大漠小村绽新颜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8日电 题:大漠小村绽新颜新华社记者苟立锋、宿传义达里雅布依在哪儿?地图上,这五个字镶嵌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四面八方无尽黄沙。现
2023-08-18 19: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