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总书记的关切事 衣食住行五千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10 13:28:00 来源:杭州网

总书记的关切事 衣食住行五千年

每年两会

民生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

千百年来

人们衣、食、住、行留下的文明印记

成为华夏文明中的一粒粒火种

点亮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向往

一片丝 从汪沟遗址华丽转身

演变成大美的华夏衣裳

伴随驼铃走出一条丝绸之路

搭起东方文明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在纽约时代广场 在巴黎塞纳河畔

中国服饰衣袖轻舞 东方韵味美美与共

一粒米 承载着国人千年的梦想

从一万年前驯化稻米开始

到中国稻亩产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再到被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

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

一抔土 夯筑起人们对安居乐业的期盼

大河村遗址中的“三室一厅”

是先民对家最初的美好向往

如今 从乡村炊烟袅袅到城市万家灯火

“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的承诺

托起14亿多中国人稳稳的幸福

一棵树 在先民手中雕刻成轮

在河南淮阳平粮台

留下了四千多年前的车辙

疾驰的列车划开新时代的序幕

神舟飞天 蛟龙潜水 嫦娥探月

中国脚步 中国速度

引领时代发展 彰显中国力量

衣食住行是文明的赓续

也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家事国事天下事,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百姓冷暖 民生福祉

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

我们用拼搏奋斗无数次证明

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

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

接续奋斗强国路 砥砺奋进新征程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中国人民自信豪迈地站在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座五千年古城焕新文明之光
...,摸到了良渚古城的踪迹。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说:“习总书记特别对于传统文化,对于考古特别关注,特别的关心,推动了良渚的考古跟申遗工作。” 此后,古城外围高低坝水利系统相继被发
2023-12-31 21:06: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走进一座博物馆,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
...南端的运城,历史悠久,文脉厚重。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运城博物馆,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
2023-05-17 22:53:00
时习之丨习近平:不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丢了
...弥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从总书记的谆谆话语中感受他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以贯之的深厚情怀。文案、制作:彭晓玲、郭泉冰(实习
2025-06-14 19:53:00
伟大的历史变革丨新时代文化使命
...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鲜明提出
2024-07-14 08:47:00
...明史的实证、世界文明的瑰宝。良渚,也始终牵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良渚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高度重视与
2024-05-13 15:33:00
传承千年文脉 谱写文明新篇
...知名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家学者为做好南京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献言献策。摄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崔晓中国
2023-06-11 10:57:00
天天学习|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千年坊巷焕新彩
...根和魂。”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行。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系列稿件,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传承中华文明、守护文化
2023-08-07 20:20:00
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江西之行的文化足迹
新华社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察看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婺源县千年古村石门自然村。 这三个地方都具有显著的文化标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
2023-10-15 08:27:00
热解读|千年蜀道满眼绿 总书记凝望中的守护
...——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省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古树群铁干虬枝,高达云际,满目青翠,天地同色。总书记凝望着历经千年仍然枝繁
2023-07-29 12: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很多人开启人生第一次飞行之旅,提前多久去机场?怎么值机过安检?行李如何托运?哪些物品不能带上飞机?作为“首乘旅客”毫无经验
2025-10-08 14:35:00
“什么?猴哥跟labubu同框出现?李白跟昭君组cp?小龙虾上街游行了?”10月1日,不少武汉市民的短视频平台被光谷街头的热闹场景刷屏
2025-10-08 15:17: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国庆中秋共欢畅 公益电影进乡村
鲁网10月8日讯为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
2025-10-08 15:32:00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十堰各地乐享欢乐假日
十堰广电讯 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各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市民游客沉浸式游玩体验,尽享欢乐假日生活。这个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2025-10-08 15:33:00
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节日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鲁网10月8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艺璇)为规范辖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筑牢节日文化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2025-10-08 16:08: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国庆中秋聚一堂 “一村一年一场戏”乐民心
鲁网10月8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暨四季村晚活动火热开演,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16:39:00
这个假期,有一种“焕新”叫辽源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源这座城市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老街新生 记忆与未来的交融10月1日,辽源“小什街”开街仪式上
2025-10-08 17:18: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长岭老产品陈列馆:见证“军转民”的突围与生长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已走过 70 年历程。长岭老产品陈列馆以“以史增信
2025-10-08 17:51:00
央媒看太原月满中秋,情满家国,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中秋佳节,赞美幸福生活,祈愿国泰民安。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栏目以《月满中秋各地多彩活动欢度佳节》为题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值守 护航城市安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周杨扬)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上岗,全面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及街头游园的树木修剪与管护
2025-10-08 20:07:00
宁国:600多名游泳健儿逐浪青龙湾
大皖新闻讯10月8日上午,2025年长三角公开水域邀请赛暨宁国青龙湾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在被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的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激情开赛
2025-10-08 20:35:00
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8日从垓下遗址博物馆获悉,该馆即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公告显示,博物馆将于2025年10月9日(周四)起正式闭馆
2025-10-08 20:35:00
假日抢抓施工期 三荔水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6日,三荔水库工程大坝枢纽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以“节日不停工
2025-10-08 20:48:00
金秋揽月迎双节 河南迎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
2025-10-08 21:07:00
大皖新闻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太湖县以晴好天气为主,文旅市场持续向好。假日期间,全县文旅供给丰富多元,文旅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2025-10-08 2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