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的“蚕神杀人事件”是怎么回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0 21: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国古代以农耕立国,其中养蚕和种桑又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朝代更迭,但蚕桑和丝织业却从未间断。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其发展反而越来越兴盛。

到明朝中叶,蚕桑丝织已经非常发达,特别是江南一带,更是家家种桑育蚕。

明朝的“蚕神杀人事件”是怎么回事

(育蚕缫丝)

要论缫丝工艺哪家强,那还得是浙江湖州一带。

明书《广志绎》就曾对湖州的丝织赞不绝口,称其“甲于天下”。

所以,湖州一带的蚕桑业更是发达。

蚕桑业发达,人们自然敬奉蚕神。蚕神保护人,同时也惩罚伤害养蚕业的行为。

明朝弘治时期的湖州地区,就曾发生过一起“蚕神杀人事件”。说的是有人由于埋了十几筐蚕,被蚕神报复而杀人的事情。

由于案件诡异,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后来还被明人陈洪谟记在《治世馀闻》中。

那么,这究竟是一起怎样诡异的案件呢?

弘治年间,由于明孝宗励精图治,大力改革弊政,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此朝野为之焕然一新,呈现出“朝序清宁,民物康阜”的盛世局面,又称为“弘治中兴”。

盛世当前,湖州一带的蚕桑业更是空前的兴盛。许多人因植桑育蚕发家致富。

明朝的“蚕神杀人事件”是怎么回事

(明孝宗)

比如,湖州安吉县的伍姓人家,便靠几代人养蚕,成为当地财力雄厚的大族。

这一年风调雨顺,伍家的蚕出得比往年要多得多。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由于桑树种植没有跟上,导致桑叶根本供应不上。

无奈之下,伍家当家人命3个家丁,将十余筐蚕埋到了地窖里。

完事后,当家人为了能保障足够的桑叶,又命这3个家丁到集市上去采购桑叶。

然而,这一年由于家家的蚕都出得较往年盛,因此集市上居然没有卖桑叶的。

3个家丁无功而返,驾船回家。

就在3个家丁正愁不知如何向当家人交待的时候,突然江面上波涛汹涌,小船颠簸不能控制。

只见波涛中隐约有怪物径直向小船冲来,3个家丁不免大惊失色。只见怪物冲到船前,突然跃出水面,直接跌到了小船的甲板上。

原来,是一条寻常难见,大如簸箕的大鲤鱼。

3个家丁大喜,急忙用渔网将鲤鱼网住,拖入船舱之中,并打算将其献给当家人,指望靠这条鱼让他们少挨几句骂。

由于鱼太大,压得小船行驶得无比缓慢。这引起了正在江上巡逻的捕吏的注意,他们将船只靠过去,上小船上检查。

3个家丁一口咬定,船上除了一条大鱼,再无二物。

但是捕吏仍然觉得可疑,于是在船上认真搜检。结果,他们在船舱的甲板下居然发现了一条人腿。

3个家丁见此,吓得面如土色,竟都说不出话来。

于是,捕吏将他们都带回衙门,仔细盘问腿是谁的?尸身又在何处?

明朝的“蚕神杀人事件”是怎么回事

(提审案犯)

起初,3个家丁都说不知,于是大刑侍候。

3个家丁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其中1人实在扛不住,于是胡乱招供说,人就是他们几个杀的,尸身还埋在伍家的地窖里。

主审官员便将他们带至伍家,下到地窖里,要他们当场指认。

认罪的那个人无法,索性将他们埋蚕的地方一指。

谁知,衙役们在那里居然真的挖出一具缺了一条腿的尸身。经过仵作的验看,那条断腿正与这具尸身的伤处吻合。

明明埋的是十几筐蚕,怎么就变成了一具残缺的尸体了呢?

由于伍家当家人和3个家丁说不清楚,再加上证据确凿,最终他们只得认罪伏法,被处以死刑。

此案传出后,在江南一带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本来大家每年清明时节,为了能保育蚕缫丝能有个好收成,都会极虔诚地祭祀蚕花娘娘。

于出于对神明的敬畏之心,大家都认为,这是伍家当家人杀蚕太多,触犯了蚕花娘娘,所以才遭来横祸。

明朝的“蚕神杀人事件”是怎么回事

(蚕花娘娘)

那么,真的是蚕花娘娘显灵,报复伍家当家人和3个家丁吗?

显然并不是,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想要处理十几筐蚕,在野外挖坑掩埋何其方便,怎么还需要下到深深的地窖中去掩埋呢?

其二,船舱里的一条腿,只能说是杀人后,为了不引人注意,想要分尸后再分块运出去抛掉,以掩盖杀人罪行。

那个认罪的家丁,显然是参与了这起杀人案,否则怎么会知道尸体被埋在哪里呢?

所以说,真实的情况,就是伍家当家人确实是杀了一个人,为了掩饰罪行,才谎称要埋掉十几筐蚕,并埋进地窖中。

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那里埋了十几筐蚕,也就不会去地窖里挖那块地。

同时,伍家当家人在分尸后,将其一条腿交给认罪的家丁,并谎称要买桑叶,让另两名家丁随同前往,以达到有证人证明的条件。

可是,偏偏是这两名家丁一路上可能和认罪的家丁形影不离,所以他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途中偏偏又捉到一条超级大鲤鱼,把船压的吃水很深,让巡逻的捕吏起了疑心,最终导致案情败露。

真相也许被查了个水落石出,但是当时的人们却更愿意相信是伍家当家人杀蚕太多,所以遭到蚕花娘娘杀人,嫁祸于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0: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震惊明朝的“蚕神杀人事件”始末
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侦探”,他们一般都有不低的官职,还有相当的智慧。不管在民间还是在宫里都破了许多悬案。比如少年包青天里的包青天,断案如神,柯南附体,再比如名侦探狄仁杰。虽然这
2024-03-25 17:05:00
朱元璋的爱婿欧阳伦公开贩卖私茶,手下家丁还敢殴打地方官员
驸马就是皇帝的娇客,身份非常特殊。比如说明朝的驸马,每年可以拿着两千石的俸禄,同时还享受大片田产,此外还经常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而明朝正一品官员的年俸不过1044石。但人的欲望是
2023-08-29 13:25:00
和后金有血仇的辽人,为何成了后金盟友
...事呢?一、辽民守辽土的开始天启时期,辽东局势崩坏,明朝处于弱势。当时的辽东督师孙承宗在参谋茅元仪的提议下给朝廷上奏了《辽土辽民疏》,正式提出“因辽民以守辽土,因辽土以养辽民”
2024-09-28 13:30:00
明朝正规军战斗力的衰落和家丁制的出现,家丁能起到什么作用?
明朝晚期,在明朝军队、清朝(后金)军队、农民起义军的三方大混战中,明朝军队里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大多数将领在战争进行时,主要依靠少数精悍的家丁来操控战争。这种家丁是独属于将领的私人
2023-03-08 18:18:00
如果李自成有钱和时间改变军制,他能稳坐帝位吗?
首先从嘉靖朝开始,明朝边军战斗模式就演变成“小股精锐打开缺口,大多数酱油众一拥而上”的模式。(我个人觉得这属于一种军事技术上严重退化)而这种模式至少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因为在《乾隆
2022-12-22 13:53:00
李成梁的家丁制度,成了明朝灭亡的原点
李成梁明末九边中,战斗力最强的是辽东军镇,而明朝的灭亡,正是因为辽东之乱。为何有强大兵力镇守的辽东,反而成了明朝灭亡的原点?这就和辽东镇强大的原因有关。一、第一边镇的家丁们明朝末
2024-09-28 13:42:00
宁夏之役为何与援朝抗倭、播州之役齐名
...巡抚党馨有过节,遂造反。哱拜之乱并非简单的兵变,在明朝后期大历史背景下,家丁武装已经取代朝廷官军。一、哱拜出身《明史》记载:哱拜是西部人,嘉靖时期他得罪族长,父兄也抛弃了他,
2024-01-12 15:47:00
明朝大力士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却一上战场就两腿发软
...克服掉才禁锢住发展的道路。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明朝时期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就是一位身上有着一种别人不具备的能力,而自己也有一项自己难以克服的短板。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能
2023-07-19 18:12:00
关宁铁骑:明朝末年的骑兵神话与现实
...超过这个数字大明的将门就真要破产了。关宁铁骑并不是明朝正式的骑兵作战单位,它最早出现在清顺治九年成书的《绥寇纪略》一书中,最早的文字来源是“议调西兵二万五千……关宁铁骑二千”
2023-09-30 08: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