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 通讯员张劲 报道
日前,由国网山东电科院中实易通公司负责调试的山东能源集团甘肃灵台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机组正式具备商业化运营条件,为区域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
至此,1号和2号机组都完成了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运行,运行期间机组各项参数稳定,自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仪表投入率均达10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环保性能突出。这样优异的成绩背后,隐藏的是灵台调试项目部全体成员精诚合作的默契和埋头苦干的毅力。
技术攻坚:百万机组矗立能源新脊梁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陇电入鲁”的核心调峰电源,灵台电厂是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特高压外送工程的配套枢纽。这台“国之重器”承载着多项创新突破。
磨煤机智能永磁驱动系统在国内百万机组首次应用,如同为设备装上了敏锐的“神经中枢”,使其能依据运行状态自主优化调节,结合创新的“四大两小”磨煤配置,为深度调峰注入澎湃动能。
灵台项目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突破,作为调试单位,中实易通公司面临的挑战也是全新的。谈到该调试过程中的技术亮点,项目负责人申旭如数家珍:通过在各水侧系统系统增设临时冲洗系统,显著改善了水质并节约了调试物料;深度总结哈尔滨锅炉厂百万塔式炉启动特性,有效规避了极热态启动中省煤器汽化风险;结合调试实践,优化给水泵汽轮机设计缺陷,保障了其热态启动的可靠性;超前谋划并协同厂家,确保隔直装置与扭振保护在调试期成功投入。通过精细化调试,使机组具备20%深度稳燃能力,AGC在30%-100%负荷区间实现1.5%变负荷率稳定运行,一次调频100%负荷段性能合格。
精准施策:于时间夹缝中开辟通途
中实易通公司的调试团队既要调动业主、总包方、监理、施工方等各参建方协同配合,更要以过硬技术牢牢确立调试指挥的核心权威。
面对紧迫工期,该调试团队以智慧与韧性回应挑战。为了跟时间赛跑,他们计划先行。各专业工程师深入现场,将里程碑节点逆向分解为精准的分系统调试蓝图,并把不满足的条件清晰列单,敦促施工方靶向整改。
他们还开展了路径创新。直面施工调试的高度交叉,他们在严密的安全保障下“以调试促施工”:燃油罐车化身临时能源站,支撑启动锅炉烘炉如期进行。采用临时电源及气源进行化学制水工作,为管道系统冲洗及设备试转奠定基础。在煤粉管道保温施工的同时进行风机试转,保证了锅炉风量标定试验的顺利完成。
面对锅炉冷态试验、汽轮机冲转等连续硬仗,他们科学调配人力资源,集控室与现场关键节点,总有调试人坚毅值守的身影。锅炉炉内动力场试验时,炉膛内的狂风吹不乱他们坚毅的脚步;汽动给水泵冲转时,现场、集控室全是他们留下的步伐;电气试验时,长时间连续作业压不跨他们的斗志;协调投入时,全靠他们的“机关算尽、控物无行”;机组水质恶化时,哪里都不缺他们的匆匆步伐。
信念如炬:在风沙严寒中淬炼荣光
当大巴车在陕西通往甘肃的盘山道上剧烈颠簸,窗外赭石色的黄土高原被雨水切割出刀劈斧凿般的深壑,层层梯田点缀其间——这是2024年11月26日,该调试团队技术人员乘着凛冽寒风初抵陇东高原的景象。
这片干燥的土地给初来者烙下深刻印记:刺鼻的土腥味随风席卷,冷空气灼痛鼻腔,嘴唇干裂渗出血丝成为常态;日光穿透稀薄空气,将高原沟壑的阴影映衬得格外深邃;风雪裹挟冰粒抽打脸庞,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
“干就完了!”——这朴素四字背后凝聚着一个跨越年代的团队:从70后的经验传承到00后的蓬勃朝气,从80后的砥柱担当再到90后的创新锐气。当风雪刺骨、环境严苛时,退缩从未成为选项。“中实易通就是我们成长的平台,”调试总指挥申旭的话,在团队中激起共鸣,“如今,轮到我们守护这块金字招牌。”
当第一缕曙光映红黄土高原的轮廓,灵台电厂庞大的机组在调试团队的精心雕琢下已蓄势待发。它不仅将成为“陇电入鲁”的坚强“稳定器”,更是新能源消纳的智慧“调节器”。在这曾被古人视为边陲的苍茫大地上,该调试团队用智慧与汗水阐释了现代能源建设者对绿色转型的执着求索——他们点亮的不只是机组控制屏的数据洪流,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恒久承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