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顶天立地”呵护国土资源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2 09: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在现场·我的专业故事②

“顶天立地”呵护国土资源

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通讯员 吴聪聪

【阅读提示】

在我国的土地管理、耕地保护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管家”——他们长期行走在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第一线,为我国土地资源科学、合理、永续利用,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培养和活跃着许多这样的“管家”。今天,我们走近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土管人,听他们讲述这门专业如何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响应我国国土资源领域中的实际需求;他们又如何运用最前沿的科技手段,助力国土资源管理更加智慧高效。

一个相对年轻且极具中国特色的专业

11月7日上午10时,河北地质大学主楼广场。

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土管专业”)的90名大二学生,站在专业测量工具全站仪前,开始了本学期的最后一堂测量与地籍测量实验课。

这堂课颇具挑战——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学生们要用5个小时,根据老师圈定的范围,把所有地物的位置测量出来,并按照一定比例尺作图画出来。

在专业教学中,测量与地籍测量是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在河北地质大学,土管专业的学生上这门课,无论是课程学时还是难度,都一点儿不输测绘工程专业。

“在我们学校,学了土管专业,就能够同时学到土地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土壤生态修复等6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讲师齐志国解释,自2017年起,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将一、二年级不同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确立了14门学院内各专业必修课,在统一的专业高水准教学质量要求下对学生进行通识培养,在国内同行高校中独具特色。

“只有这样,我们的土管专业学生才能成为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土地通才’。”齐志国解释。

“土管专业属于一个相对包容的学科,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土地’。广袤大地上所包含的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测绘制图、政府公共政策、土地经济问题、不动产法律等,都是这个专业的研究对象。”

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土地整治工程教研室主任胡永翔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土管专业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18亿亩耕地红线怎样保护;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土地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中,各地应该分得多少新增建设指标,各项建设应该如何布局……

“土地资源管理是个相对年轻的专业领域,是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在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院长尚国琲看来,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

尚国琲介绍,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形成了无偿、无限期使用的低效土地利用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因素影响下,交通环境、区位条件、建设现状等因素对土地价值的影响日趋凸显,促进了我国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的改革。

“改革开放前,人们分房子只按面积分,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发现,同样面积的住宅,地段不同,价格甚至能天差地别。”尚国琲解释,尤其是1987年12月,深圳敲响了中国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第一拍”,更是跨出了中国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市场化的重大一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土地的经济问题、流转问题客观要求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估价等研究的跟进。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大学就设立了土地规划专业,但不涉及土地的经济问题。”尚国琲介绍,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84年底,中国人民大学申请设立土地管理专业,198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土地管理本科专业(后改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当年9月正式招生,198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就在不久之后的1989年,尚国琲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土地管理专业研究生。彼时,作为我国早期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科班人才,尚国琲曾跟随导师林增杰、严星到全国多地,在协助地方开展土地定级估价等工作的同时,也为该专业学科发展做了很多早期调研和探索工作。

得益于国家土地管理事业的大发展,土地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1998年,调到石家庄经济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任教刚满一年的尚国琲,挑头申报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999年9月,该专业正式招生。

2019年,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并在艾瑞深校友会2022年中国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中,被评为中国一流专业,专业档次为A级。

“立地”服务助力山乡巨变

作为一门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学科,土管专业面向和研究的一直也是我国土地科学领域面临的许多实际需求。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导致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为此,我国开始采取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加强土地整理的方式,来增加耕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质量。

“和现在我们印象中沃野千里的平整农田不同,受限于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那时的普通耕地存在着田间路多、田坎多、灌溉设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河北地质大学教授郭爱请介绍,这就要求通过平整土地、打井、修渠、通路等措施,使耕地实现高产稳产。“通过整治,耕地面积能增加10%。”

“现在这个领域已经充分市场化了,很多都交由公司来做了。但在最初,相关技术体系和规范还不成熟的时候,我们要充当先锋做这些项目,并为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提供参考和经验。”郭爱请解释道。

不仅是土地整治,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土壤修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多年里,河北地质大学土管专业的师生们充当着科研先行军,扎根在土地,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省级国土资源领域科研项目。

从象牙塔到农村开展工作,这些土管专业师生们面临着各种挑战。

令尚国琲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冬天,到承德围场朝阳地镇开展土地整理的经历。

“当时我们晚上坐从石家庄到承德的火车,到离朝阳地镇最近的四合永火车站时,天还黑着,一出火车站,零下20多摄氏度,风一下子就把羽绒服吹透了。”尚国琲说,四合永站与朝阳地镇之间隔着几座山,他们坐着车颠簸了好几个小时,翻过一个个山梁,还一起推车走过冰封的河面。

河北地质大学土管专业的师生们在做项目的同时,还承担着对相关技术规范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很多项目对师生们来说也是第一次做,但每次做下来,他们的项目都能通过相关审核。

对于秘诀,尚国琲摆摆手说没啥诀窍,“认真就能做好”。

“只有对土地的情况全部了解了,才有可能设计好。”土地整理项目动辄都是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尚国琲他们每次到了现场,都要把车开到田间地头,照着地图把地块儿整个转一遍。

尚国琲解释,因为基层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多是好多年以前的,和现场地物不符的情况很多。如果不实际踏勘,坐在办公室里照着现成的地图做规划,势必越做越错。

做现场踏勘,尚国琲还发明了一个“土办法”——就是对着图,先用汽车的里程表来测量大概距离和方位,把存在误差的地物、地类标出来后,再用皮尺仔细量一遍,并在图上做出局部修改。“否则如果让县里重新找人做测绘,动辄要花十几万的测绘费。”

2013年,郭爱请参与了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那真是一块地一块地的,到现场去看井在哪儿,多少个井,有没有防渗管道,需不需要修路。”郭爱请说。

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踏实肯干的奉献精神,尚国琲团队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围绕着国土资源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用脚步丈量着山乡巨变,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面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仅他们开展的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就为河北省增加耕地2万多亩,亩产提高20%以上,增产粮食2500万公斤。

2016年,河北地质大学尚国琲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称号;2018年,该团队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2019年,该团队被评定为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

“顶天”研发助力国土资源智慧管理

11月26日下午,河北地质大学副教授张霞接受邀请,加入了一个线上视频会议。

这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全球农业干旱监测研究”的一场年度总结会。会上,张霞向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的十多位项目组成员,汇报了课题的进展情况。

“我们今年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照这个进度,明年年底一定能如期结项。”会后,张霞说。

2021年4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全球农业干旱监测研究”启动。河北地质大学是该专项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张霞则是该校所承担课题的负责人。

“这个项目是研究全球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干旱情况,我们主要承担的是华北平原和大洋洲的农业干旱监测和研究。”张霞介绍,在卫星遥感影像中,地表温度、土壤水分以及植被的蒸散发等因素会使遥感影像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研究中,他们会结合“风云三号D星”热红外数据,进行遥感解译,结合某地的植物植被,正常需水量和当下的含水量,从而判定当地是否出现了缺水干旱情况,对实现更高水平的“精准农业”“节水农业”将大有裨益。

相比常规探测手段,遥感技术能够短时间大范围地获取地表数据。近10年来,遥感技术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新手段。

如今,河北地质大学土管专业的师生们,也正借助遥感手段,把“立地”的事儿做成“空天地一体化”的大工程。

11月15日,河北地质大学科研一号楼,自然资源与环境遥感研究中心实验室。

实验室的基础装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实验室外走廊顶头,“河北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河北省农业遥感引才引智创新平台”两块牌子,挂在醒目的位置。

如今,河北地质大学土管专业的遥感研究不仅走在全省前列,还对标全球遥感领域最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2020年,尚国琲主持完成的《农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 2020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结合遥感技术,实现了面向作物全生育期的农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及作物需水量决策支持服务,其成果在省内外许多市县级土肥站中得到应用。

以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李德仁先生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该项目的鉴定评价意见为“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原创性,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热红外地表温度、全天候土壤湿度和蒸散发反演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河北地质大学土管专业先后与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大学、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两所大学在热红外地表温度反演和土壤水分反演领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现在我们的老师几乎人手一个项目,基本都是围绕着土地资源遥感或者热红外遥感研究。”尚国琲列举道,除了主持“全球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这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课题外,目前他们还参与了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标准农田天地空一体化智慧监管技术与应用”“临近空间光学辐射计量基准传递一体化验证技术”“美丽中国生态建设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分区管理研究”等。

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拥有广阔的应用领域,真正让这个“天眼”助力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质的飞跃,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只有理论上的创新,才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最终转化为现实中技术上的应用。”尚国琲说,接下来,他们将持续围绕遥感领域的一些机理问题做理论研究,让遥感这个“天眼”,助力土地资源管理更加智慧、高效。

■记者观察

用专业刻画土地上的美

在采访中,河北地质大学土地整治工程教研室主任胡永翔向记者介绍了自己正在参与的一个项目——“河北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

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到2023年,我省全民所有的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范围内,将基本建立统一行使、分类实施、分级代理、权责对等的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

“我们目前存在自然资源资产底数不清、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了许多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纠纷多发、资源保护乏力、开发利用粗放、生态退化严重问题。”胡永翔介绍,河北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对我们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人因自然而生,生态兴则文明兴。通过采访,不仅使我们对土管专业的涉足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们得以从土地资源管理的视角,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很多细节,对“美丽中国”有了更多期待。

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院长尚国琲说:“原来规划一块儿土地,多是考虑经济开发价值,强调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容积率。现在弊端显现了,出现了消防安全、交通拥堵、居住环境等问题,土地的价值反而低了。现在我们在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经济开发价值,更需要充分考虑周边设施配套、生态环境、建筑美学以及人文历史价值,考虑土地的增值潜力和永续利用。”

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尚国琲举例说,过去做丘陵山区土地利用规划时,一般会更多地考虑土地的经济价值,可能会把坡地改造成梯田。但是现在,坡地山林的水土保持作用被高度重视起来,“如果再考虑改造成梯田,我们就会算一算账,看总体价值是不是合算。”

不仅如此,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系统性观念,也正使我们的国土空间呈现出更多新面貌。

“原来我们做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还做高标准农田建设,但现在我们强调的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河北地质大学教授郭爱请介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意味着在做农村的规划、整治、修复工作时,是从一个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去全局考虑。这意味着,不仅综合整治的面积由“原来的一个乡或者几块地”,变成了动辄“一个县起步”,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全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

“在这样的‘全域’视野下,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生态空间的整体协调。”对此,胡永翔说了一个细节——现在做规划时,他们会专门设计和规划上一些连续的林地或草地空间,让小动物在迁徙的时候有落脚的地方,“就像公园草地上的石头一样”。

不仅是一块坡地价值的重新考量,一条“踏脚石”路线的设计,其实在采访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1:21: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国土资源,国土,呵护,资源的资讯:
落马厅官吴开成:受贿后扩建祖宅“光耀门楣”,上演全家腐
...往反思悔悟,感慨万千,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海南省国土资源领域担任领导职务长达18年,受商人老板追捧,逐渐腐化堕落,置党纪国法于不顾,靠矿吃矿、坐地生财,利用所学的法学专长花
2023-05-17 12:39:00
科技支撑 厚植美丽中国底色
...日报视觉中国供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厚植美丽中国底色。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近十年全球增加的森
2023-04-18 02:05:00
...彩的活动,旨在向全社会呼吁,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内蒙古资源富集、遍地是宝,但没有一点是多余的。近年来,内蒙古把资源节约集约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并构建了全
2024-04-25 04:18:00
...调优增绿、产业富民、资源保护三篇文章。争列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试点项目和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实施北方防沙带、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等生态工程,实现应绿尽绿、绿美相彰。坚持多功能、近
2023-07-13 04:34:00
2025《今日国土》杂志征订启事!
...。《今日国土》坚持“大国土”理念,坚持以“形象描绘国土资源、科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培育国土资源、法律规范国土资源”为办刊宗旨,宣传国土政策,传播国土知识,展示国土新貌,倡导国
2024-12-08 12:15:00
自然资源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全面启动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近日全面启动。通过调查,可以掌握全国国土利用变化情况,对国土利用和保护进行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是
2023-10-06 01:17:00
德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参加自然资源部2024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和成果应用工作部署视频会
...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陈旭 德州报道为做好2024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和成果应用工作,贯通调查监测与成果应用,近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参加自然资源部2024年城市国土空间
2024-05-23 07:30:00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是涉及国土资源的重大基础性工作。蒙自市自2018年4月全面启动“三调”工作以来,该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中央精神、国家立场”原则,始终
2023-01-16 06:44:00
...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消息,酝酿已久的《厦门经济特区国土空间信息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将于12月1日施行。据悉,作为全国首部国土空间信息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若干
2023-11-28 16:5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获批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鲁网10月4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清单,齐鲁医药学院获批资助和自筹项目共计12项
2025-10-04 16:39:00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