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5月28日,初夏的黄土高原,阵阵热风扫过千沟万壑。“清点工具,准备上线作业……”7时30分许,在蝉鸣声中,传来一阵清朗的声音。绥德工电段线岔专修三队队长曹明正带领工友们整齐列队,准备前往管内包西线对轨距进行精调。
8时许,随着“天窗”命令下达。曹明和65名工友身穿反光马甲,携带电子道尺、锂电扳手等工具立即进入工作区。卸扣件、分发尼龙底座……他们按照作业分工,迅速展开作业,一个个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线路上忙碌着。
“两股钢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1435毫米,现场轨距误差要在0.1毫米以内,相邻轨枕间轨距偏差值不超0.3毫米,轨距单项TQI值也要在0.3以内。”曹明介绍,TQI值是评价轨道质量、衡量线路状态的主要指标。TQI值越小,列车运行越平稳,旅客的乘坐体验也越好。
只见曹明不时在钢轨上标记紧固螺栓先后顺序,待核对无误后,又仔细查看扣板离缝是否增大、胶垫是否失效偏斜。他说:“轨距精调就像中医正骨,通过调整不同型号尼龙底座、施加不同扣压力,让两股钢轨间距在零点几毫米误差间细微变化,最终达到‘矫正体态、修复身材’的目的。”
“高瑞,调大0.1毫米!”“调小0.1毫米……”曹明果断的指令回响在施工现场。为了将误差控制在0.1毫米间,他们将原来精度1毫米的道尺更换为精度0.1毫米的电子道尺,精确度提高了90%,还配备了滚轮推行道尺和轨检小车,进一步提高作业精细度。
整个清晨,炉火纯青的“绣花功夫”在包西线轮番上演。在几个小时的“天窗”里,他们走一步退一步,走三步退两步,弯腰、测量、记录、起身、行走等动作重复百余次。检查完线路,曹明擦拭着额头的汗,习惯性地捶了捶腰。
11时,“天窗”结束,轨距精调作业完成。看着整修后的线路,大家疲惫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万国强 张 沛 景新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