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得道高僧​六祖惠能大师去世后肉身不腐,成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6 20:2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慧能大师为佛教南禅宗祖师,中国佛教最后一位嫡传佛祖,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

得道高僧​六祖惠能大师去世后肉身不腐,成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

惠能大师三岁父母就都去世了,长大后已打柴为生。后来惠能听人诵《金刚经》而有所领悟,在知道弘忍大师讲《金刚经》后,于是决定去参礼。惠能见到弘忍后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受到弘忍的赏识。

一天,弘忍集合门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佛法。当时弘忍最杰出的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知道了,也就作一偈,但是由于自己不识字。所以请人代他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惠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惠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惠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惠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让他继承了祖位。

得道高僧​六祖惠能大师去世后肉身不腐,成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

得道高僧​六祖惠能大师去世后肉身不腐,成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

后来惠能大师在新州国恩寺圆寂,遗体保留在现在的广东韶关南华寺灵照塔中。值得一提的是惠能大师虽逝,但是肉身不腐。

六祖能的肉身是存世最早最有名的不腐肉身(1200多年),也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简直是不可思议。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用手术刀从六祖的背后剖开一个小洞,从小洞看进去,他们看到的是保存完好的骨骼、内脏,而周围环境却根本没有很完善的保护措施。也许是由于惊骇和日本人的信仰习惯,这几个日本兵,不得不惊叹起来,最后只得认定这是菩萨真身,吓得顶礼膜拜而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0:46: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僧圆寂后,肉身千年不腐是怎么回事
...千年不腐?而这些不腐的高僧遗体,在佛学中被称作是“肉身菩萨”。慈贤法师,肉身不腐 人在活着的时候,体内的细胞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抵抗着外界病菌等有害物质。可是在人死之后,这些
2024-02-07 19:46:00
盘点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三件奇异怪事
...的就烧了尸体。唐朝的慧能大师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
2023-08-30 22:00:00
...了独特的风格,久负盛名的九华山“素食”。九华山的“肉身菩萨”肉身菩萨指已经得道的高僧,在他们圆寂后,他们的遗体不会腐烂,而是被弟子和信众供奉起来,并继续以完好无损的遗体形象教
2024-01-11 14:31:00
他是东方三大圣人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如此身份的人可能全世界也唯此一人,此人便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惠能能成为高僧,全赖自己的天赋。从出身上看,他和唐玄奘没法比,唐玄奘出身贵族,而惠能则出生在唐朝时期的广东,那时的
2023-02-24 20:03:00
中国历史八大趣闻,聊聊被你误解的中国历史
...圣人”。 唐朝的慧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从他去世至今一千余年,他的肉身不腐,也就是传说中的金刚不坏之身!慧能大师目前被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有这等信仰
2023-05-03 20:00:00
明代高僧释海玉苦修佛法,百年如一日
他,是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世寿一百二十六岁,却整整一百年,独自住在九华山山洞,自从上山修行之后,他就从未下山,并且从未见人。他就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释海玉大师。嘉靖十五年,释海
2023-11-03 22:21:00
缙云丨张跃:“看”峨眉山
...以修仙者入山,唯有悟得此道才能看破欲念,才能修行到肉身羽化,与天地同寿,从而以求本我之长存;所以佛家要实现真觉悟,也只能于此建名刹,筑庙宇,从而借此境参透三生,跳出三界,避过
2024-07-12 06:55:00
原创在《封神榜》中用肉身拼神仙的七位,各个都是身怀绝技
...一下的。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在《封神榜》中用肉身对拼神仙的几位英雄好汉。第一个:韦护是道行天尊的弟子,手拿一把降魔杵那叫一个厉害,只不过在于杨戬一起张奎之后就是去了踪影
2024-09-17 16:41:00
《月明三更》首播,宋佳吕良伟主演,央视出品
...那位,非当红的那位青年宋佳)、吕良伟主演,讲的则是六祖惠能的故事。这部电视剧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制作完成于2011年。但这部电视剧并未获得上星播出的机会,最终
2023-06-07 17: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