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代高僧释海玉苦修佛法,百年如一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22:21:00 来源:戏说三国

他,是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世寿一百二十六岁,却整整一百年,独自住在九华山山洞,自从上山修行之后,他就从未下山,并且从未见人。他就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释海玉大师。

嘉靖十五年,释海玉大师在五台山剃度出家,后来曾云游礼拜峨眉等佛教圣地。最终在万历年间,于九华山的插霄峰摩空岭开启了百年修行之旅,并把自己的茅舍之所,取名为“摘星庵”。插霄峰、摩空岭、摘星庵此三名听起来就有登峰造极之气,力求人生修行之巅峰。

明代高僧释海玉苦修佛法,百年如一日

释海玉从此在摘星庵苦修佛法,常年以虎豹为邻,以烟霞为伴,以求与世隔绝,刻苦清修,饿了食黄精、葛根,渴了饮山涧泉水。大师并没有仅仅口诵佛法,而最让世人敬佩和吃惊的是他每隔二十天刺舌放血以拌金粉,就这样坚持了三十八年,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经书81卷,以成八十一本血经。

明代高僧释海玉苦修佛法,百年如一日

此血经现存在九华山历史文物馆中。如此毅力非常人可比,此种决心已达撼天动地之感。就这样海玉大师整整在九华山修行了一百年,从未下山,从未见人,从未收徒弟,他把自己百年的清苦修行史写完后,一直放在身边,在一百二十六岁时,安详圆寂。

明代高僧释海玉苦修佛法,百年如一日

直到明朝末年崇祯时期,皇帝派兵部王尚书来到九华山敬香。此次一行经过一座山,只见山头之上放出一道白光,此光直接照到了山上的一座墓塔,然而墓塔中也放出一道光,两道光互相对照,甚是罕见。于是王大人,便带人上山查看,令人惊讶的是此山无路无庙宇,但却在洞中发现了一位老人,但已经坐化。身边的遗物都已腐烂不堪,但遗体却完好无损,面色如生。此事甚是惊奇,迅速报告给了皇帝,崇祯得知后,敕封海玉大师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释海玉大师的百年修行使其终成金刚不坏之身,已达佛法修炼之巅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莲花座底盘高99米。为世界第一高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是九华山国际性佛教道场的标志性景观。其底座内部建设有三层,抵第一层面积1400平米,可以用来举办各种佛事活动。第二层是展览厅
2024-01-11 14:31:00
常州九华禅寺,明朝礼部尚书建造的家庵,素有“尼众丛林”之美誉
...进,筑舍数十间,与舣舟亭隔岸相望。相传,北宋时安徽九华山高僧大德受地藏菩萨点化,来常州筑寺修庙,选择了运河边的这方宝地。常州百姓由于仰慕地藏,历来香客众多,连苏东坡来常州的时
2025-01-29 21:08:00
...久的文化名城。池州境内拥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以及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池州傩戏。庆州市,是韩国庆尚北道的市,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现在是韩国主要观光城市。该
2023-09-27 00:15:00
大唐高僧鉴真,6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和盛唐文化的大师
...,他不仅在长安、洛阳等地潜心学习,还得到了大唐众多高僧的悉心指导。他深入钻研佛教戒律,同时对建筑、雕塑和医学等领域的知识也进行了广泛涉猎。二十七岁时,鉴真回到了扬州大明寺,承
2024-09-10 14:24:00
中国第一高僧:曾呼吁僧人杀敌,活到120岁,临终留一字无人参
...保存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佛教高僧,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和影响力,成功的在世人的眼里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而本文要说的这位虚云法师便是这众多高僧大能的其中
2024-02-27 23:54:00
“化解祸事”“开天眼”:寺庙门口的算命骗局
...张女士表示,看相后,祖某建议她购买由她开光求来的“九华山符纸”,并称“回家后烧掉便可转运”,还称会帮张女士找“师傅”至九华山烧香。“因为那段时间运气的确不好,所以就相信了。”
2024-12-08 14:34:00
历史上最长寿的高僧,可以推演吉凶祸福,一生用佛法证道
...淡人世,闭关苦修佛法,清心寡欲。此人就是有名的佛教高僧——慧昭和尚。在他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做过官,官场的黑暗让他对俗世产生厌倦,因此他选择了归隐山林。在山林中,他得到了世外高僧
2023-11-02 13:48:00
聊聊河西走廊上的几位佛学大师
...西方文化互相沟通的桥梁。在我国历史上,有六位伟大的高僧,他们通过河西走廊,将佛学文化与儒家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01三国时期的高僧朱士行,是历史上第一位出使西域的高僧。对朱
2023-04-21 14:39:00
“长三角媒体看九华”融媒体传播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极目新闻11月9日至10日,由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凤凰网安徽承办的“山水池州,灵秀九华——‘长三角媒体看九华’”融媒体传播活动在九华山风景区圆满举行,吸引中央级媒体
2023-11-12 18: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