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概念优中选优 量产飞奔“上马”
看南邮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如何炼成“火眼金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
在南京邮电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有一位特殊的“心理医生”。它近1米高,通过AI语音对答、扫描面部微表情、心率识别等技术,只用约10分钟就能“拿出”一份“可视化”情绪分析报告,为心理健康辅助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该项产品在一年半前仅是一个“概念”,如今已经申报注册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有望今年底实现量产。
据了解,南京邮电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近两年已开展28个概念验证项目,其中12项成果完成了转化,转化金额累计4500万元。作为一家高校运营的概念验证中心,是如何在项目筛查中炼成“火眼金睛”,又怎样快速助产、推动项目落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日前,记者走进该中心寻找答案。
概念来源多元化,评价多维“筛珍珠”
在专业医疗场景中,传统心理测评量表题目数量常达数百项,单次测试耗时约2小时,导致诊断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快速筛查需求。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林峰注意到了这个痛点,长期研究物联网、毫米波和人工智能感知技术的他萌生创意,想要开发出一款“心理健康辅助诊断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感知技术和大模型,给出初步心理健康评估。
定下思路,刘林峰刚刚动手设计设备,学校产学研合作处就“找上了门”。
“我们与科技处紧密协作,重点关注校内科研团队的早期课题,一旦发现具备市场化潜力的项目,便立即介入开展概念验证工作。”南邮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徐佳介绍。
高水平特别是原创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是概念验证的源头活水,概念验证中心必须有足够的“概念”入库,才有可能优中选优,筛选出“珍珠”。
据介绍,该概念验证中心项目来源多元化,除了校内高价值专利、高水平获奖、重点科研平台及重大科研项目外,还有“四邮四电”高校(中国信息技术与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统称)联盟项目、专业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及联系密切的专业学会产业协会、领军企业等“源头活水”。
“筛珍珠”的流程主要分为两阶段进行。“要先初筛,主要通过现场访谈形式进行量化评分,并利用AI辅助评分。对经过初筛的项目,还要借助‘概念验证大赛’、专家评估等形式,进行技术团队、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转化风险等多维度评审。”徐佳介绍,概念验证中心每个遴选出来的拟立项项目,都要闯过这几关,“哪怕来自校内教授团队的也不能例外。”
2024年,概念验证中心通过集中申请、专家推荐、主动邀请等渠道,累计征集项目34项。经严格筛选,最终立项13项。
多方联动,建立全周期全要素概念验证体系
先选择概念,后培育助产。
徐佳介绍,“创新项目入驻后,我们会依据项目的技术路线、产品进度等基本信息,梳理出成果转化各阶段需求,并结合深入的市场调研与行业研究,为项目规划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专利布局和商业规划被特别强调。通过开展概念验证训练营、建立120人的专家顾问团,在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市场分析、成果产品化、概念实用化等多个环节提供支持,南邮随时确保项目在概念验证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南邮还向概念验证中心全面开放全国重点实验室,现有147台大型仪器设备全部共享,为创新项目的样机打造、性能测试提供支持。
同时,南邮还与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分别签署了概念验证中心共建协议,形成“高校—政府—企业—分中心”四方联动全周期全要素概念验证体系。
“比如项目在学校实验室完成性能测试和小试后,就可以送到分中心的中试基地,进行小批量小规模试生产,出来的样机则可以直接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试用,进行场景验证。”徐佳举例道。学校和分中心正在共建信息通信领域核心芯片及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
对于金融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则联合江苏企服联盟创投设立了1500万元专项基金,定向扶持中心筛选的优质项目,同时携手南京紫金山科技产业集团通过“拨投结合”建立长效价值共享。
“一站式”培育,向着产业化飞奔
“目前,从实验室‘出炉’的专利技术、概念想法,在验证中心能一站式得到领域内专业服务和市场化资源,向着产业化方向飞奔。”徐佳自信地说道,并连举了多个例子,直观展示验证中心助产过程。
先拿刘林峰教授的心理健康辅助诊断设备来说,概念验证中心协调了多家中学、医院作为使用单位,进行场景验证,并为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数据样本;支持刘林峰教授团队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加速成果转化。考虑到初创团队资金紧张,概念验证中心还对接孵化器,为团队提供了15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室场地力。融资方面,则帮助对接了投资机构,目前已确认投资850万元,预计总融资额将达1500万元。
在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项目中,概念验证中心促成创新团队与医药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形成大额作价入股,现正积极推荐创新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争取拨投结合资金支持。
在三维工业产品缺陷检测软件项目中,概念验证中心亦在校企合作、场景应用、政府项目申报、产业化路径设计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服务。
据了解,概念验证中心近年已在南京和苏州成果孵化了三家科技企业,部分项目获得天使投资,并获批了地方人才计划。
“未来两年,我们计划新增概念验证资金2000万元,对20项以上科技成果实施验证。”徐佳表示,南邮建有多层次多地域科技成果转化分支机构,共有校地研究院、技术转移分中心70余家。概念验证中心将充分发挥南邮平台优势,重点围绕“AI+芯片+通信”核心,开展技术熟化,打通“定向研发+概念验证+场景实测”创新链条,为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