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6000吨“大圆桶”沉入小洋山海底
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30个桶式基础结构安装完成
王力/周燕文/冯杨虹
小洋山北工作船码头桶式基础结构安装现场。 洋山港海事局供图 本报讯 (记者 王力 通讯员 周燕文 冯杨虹)5月16日23时40分,在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施工现场,一个重量近6000吨的“大圆桶”历经近12个小时,缓缓沉入海底。这是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项目安装的第30个,也是最后一个“大圆桶”,标志着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大圆桶”基础结构全部安装完成。
“大圆桶”是一种新型单桶多隔舱式的桶式基础结构,这种桶式基础结构基底不封闭,通过排水排气下沉进入泥面后作为码头基础,具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施工速度快、防风防浪能力强、耐腐蚀等优点。
小洋山北作业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洋山作业区干线集装箱码头的重要补充,其功能定位为江海联运、沿海支线、近洋航线集装箱的装卸与转运码头作业区,同时发展贸易加工及综合服务等功能。
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位于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西侧,码头岸线长度618.3米,采用砂桩地基加固+新型桶式基础的新工艺,极大地节约原材料、节省施工成本。这也是国内首次将桶式基础结构应用于外海重力式码头。
据海事部门介绍,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施工水域处于开放海域,水文气象条件较差,桶式基础结构拖带、下沉过程中受到横流影响,容易发生偏移、倾斜,拖带作业风险高,施工难度大。为此,洋山港海事局加强现场监管和服务保障,实现施工过程零伤亡、零污染、零事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