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家住淮高镇长兴村的陈立忠老人患“老慢支”多年,以往每年都要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II型呼衰、心衰”到城里住几次院,如今在家门口的王兴卫生院就能治疗:“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往城里跑了,给我看病的先生(医生)就是五院的!”
给陈立忠老人看病的“先生”是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仇海兵,也是淮阴区下沉基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167名专科医生之一。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着力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扩大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规模,从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淮安市口腔医院、淮阴区妇幼保健院遴选了167名专科医生网格化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全科医师组建“全专联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努力满足当地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深受辖区群众欢迎。
小医院也有“大专家”
“去五院几次想挂崔主任的号都没碰上,没想到,居然在家门口不用挂号就见到崔主任了!”5月29日上午,走进淮阴区码头卫生院“五院专家工作室”内,看到正在坐诊的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崔文峰,施月梅欣喜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家住马头镇马头村二闸小区的施月梅是镇上的一名环卫工人,患有膝关节疾患多年,行动受限,下蹲困难。每次发病,都要一大早起床乘车去城区,到了医院后再排队挂号、就诊、取药、治疗,一圈下来已近中午,再坐车返回,往往要花大半天时间。听说崔文峰在码头卫生院专家工作室坐诊,将信将疑的施月梅立马赶来。
经过一番耐心问诊、仔细检查后,崔文峰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经简单的膝关节穿刺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并能完成下蹲动作:“在镇里小医院就能看到大专家,方便,还省钱!”施月梅高兴地说。
“专家工作室”是淮阴区打造“全专联合”团队、赋能基层的一项创新之举。该区鼓励下沉的167名专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专家工作室,“挂牌”的专家每月至少到该工作室服务2次,每次至少半天,增强专家与基层群众的“黏性”。截止目前,该区已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专家工作室”30个,累计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
家医团队来了新面孔
5月24日上午10时许,淮高镇练湖村76岁的娄老爹正望着门外时断时续的小雨出神,突然看到王兴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走进院来,除了熟悉的团队长俞静和成员外,还多了一张新面孔。
“老爹,这是五院的老年科主任医师朱海波主任。”俞静介绍:“以后也是我们的团队成员了,你有什么不舒服的都可以跟朱主任说。”
娄老爹前一阵子因头晕、四肢无力住院治疗一周后出院,目前正按照医嘱服药调理。朱海波详细询问老人饮食起居情况及身体状况。针对老人服药后夜间睡眠不好的情况,朱海波对老人的服药时间进行了调整,并叮嘱老人要密切关注血压、血糖情况,一有不舒服随时与团队联系。
作为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下沉基层的医生,朱海波每周三在王兴卫生院“五院专家工作室”坐诊,每月一次跟随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村服务,主要对一些出院病人、重点服务人群上门随访。当天上午,朱海波一行共随访了3位出院病人,一一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以往我们团队成员主要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护士组成,专科医生的加盟增强了团队的服务能力,也让我们团队成员在上门服务时心里更有底了。”王兴卫生院副院长朱先才介绍说。
淮阴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吴洪乐介绍,该委还积极探索建立专科医生下沉基层长效机制,按照高级职称线下服务每天500元、中级职称线下服务每天400元的标准,对二、三级医院医生参与签约服务给予专项补助,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把专科医生下沉的“流量”,真正变成服务基层群众基层的“留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