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韩信的成名之旅是先抑后扬的,特别是他所背负的胯下之辱,更是成为了后世的典故。《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
“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也就是说淮阴中有一屠夫欺负韩信,起因是因为韩信佩剑,故而屠夫想要取笑韩信,看看韩信是否敢拔剑刺杀。
韩信胯下之辱
剑属于兵器,更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短兵之王。要追溯其历史最早可见于黄帝时期,《广黄帝本行纪》中描述“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黄帝时期已经进入了青铜时期,所以剑被称之为兵器之始祖也并非毫无道理。同样因为是短兵器,所以剑的特点也很明显,携带方便而且用之迅捷,这也是为什么“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的原因。
青铜剑
商朝时剑则有了制作的记载,剑所用的原材料是铜,而且最早的剑是作为辅助武器的,而不是主要作战兵器。直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崛起,才让剑占据了武器榜单的重要地位。如后世所见的很多著名宝剑,都是出自于春秋时期和吴越两国。剑本身就以迅捷出名,因此后期剑也发生了一段不断加长的历史,到了西汉时期更是长达三尺。但奇怪的是,作为兵器的剑,为什么古人喜欢佩戴在身上?而韩信又为何因剑而受辱?
剑的实用性不断改变
论起历史之中的名剑,不得不提到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吴越春秋》中记载“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可以说剑的兴起有一半在春秋。吴越两国之所以能在春秋时期迅速崛起,其中就有剑作为主要武器的原因。《史记》中记载“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这也就是说吴国原本并不会车战。
春秋时期战争
春秋时期中原大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以车战为主,但这在吴越地区却行不通,因为吴越地处南方,多以山地丘陵以及湖泊为主,而且吴越两国之间多以水战出现,这也就导致车战不再实用,转而为步兵交战。这时候剑的作用则得到发挥,作为短兵相接的武器,剑是步兵作战的不二选择。
越王勾践剑
春秋末期之前剑的长度大约至二十到三十厘米之间,更像是匕首加长版,而不是后来的剑。到了春秋末期,由于吴越争霸的影响,剑不断加长长度,从最开始的二三十厘米到了后来的五六十厘米,更为甚者如秦剑,则是到达了八十厘米的长度。再加上冶炼技术的不断改进,终于剑成为了作战的主要武器。
佩剑原本是武者的象征,而且《初学记·剑》中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天子带剑,诸侯、士大夫带剑,而寻常百姓则是有事外出才可带剑,平时不可带剑。这也说明了剑在很早时就有了象征意义,比如象征了男子的成年,足以独立处事。且春秋战国时期佩剑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象征,比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记载“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在危机时刻秦王拔剑,这也说明秦王是有携带佩剑的。但同样此时剑的长度已经是到了不能立拔的地步。
荆轲刺秦
所以说佩剑之风一直都存在,同样的还有着汉高祖斩白蛇这类的典故,都说明了佩剑之风的形成。而在西汉的时候剑则是逐渐退出了战争兵器舞台,并且有了配饰之用。到了隋唐时期则更是具备了象征身份的含义,如《隋书》中记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隋唐时期不但是划分了佩剑等级,还将佩剑的装饰物做了划分,这也就使得剑成为了服饰的一部分,具备了礼的概念。
韩信带剑
也就是说佩剑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这也就能解释为何韩信佩剑会被欺辱的原因,韩信早年家贫,但却有着佩剑。实际上佩剑的存在是韩信的信念,时刻提醒自己身处世俗但要超然脱俗。这在韩信眼里是明志,但在他人眼里则成了假清高。
同时剑还有着权力象征,如同汉高祖斩白蛇起义时的宝剑,就曾在《太平广记》和《晋书》中有所记载,传说是一把红光透出的宝剑。但到了晋朝时期此宝剑丢失,而且还是以一种神奇的方式飞走的,而晋朝名士张华眼睁睁看着。不久之后西晋则覆灭,而张华也不久离开人世。同样汉初时期刘邦为了嘉奖第一功臣萧何,允许他剑履上殿,这也让剑成为了一种权力的象征。种种传说和记载都佐证了剑的象征意义,不但是权威代表,还是一种区别于人的装饰。故而韩信佩剑,就如同挑衅一般;再加上韩信当时的形象,也无外乎会被流氓看中,着重“欺负”了。
但在现在看来,韩信的剑并非其佩剑。剑故而有着象征含义,但佩戴者也需要有剑之精神。剑历经千锤百炼才得以锋利无坚不摧,这就像韩信一样,历经磨难方成大器。所以剑本身的锋利并不是真利,心中有剑气,才是真英雄,很显然韩信的胯下之辱所守护的并非性命,而是心中的剑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