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曾宣称创造室温超导的美学者一年多时间、两篇论文遭《自然》杂志撤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8 11:07:00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11月8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二,《自然》杂志撤回了今年3月份发表的一篇备受瞩目的论文,该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常温下工作的超导体。

该论文的作者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机械工程和物理学教授兰加·迪亚斯(Ranga P. Dias),这也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迪亚斯被《自然》杂志撤回的第二篇超导体论文。

迪亚斯及其同事们的研究涉及室温超导体,此前有过很多关于这个主题的论文,但最终都未得到证实。然而,此次撤稿也令《自然》杂志受到质疑:即为什么该杂志的编辑在审查并撤回了同一研究小组的一篇早期论文后,又同意发表第二篇论文。

迪亚斯的发言人表示,迪亚斯教授否认了有关研究不端行为的指控。这位代表称:“迪亚斯教授打算将这篇科学论文重新提交给一家拥有更独立编辑程序的期刊。”

今年夏天,超导体出人意料地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因为韩国的另一组科学家也声称发现了一种名为LK-99的室温超导体。几周后,由于其他科学家无法证实超导性的观察结果,并提出了其他合理的解释,兴奋之情随之消退。

尽管迪亚斯教授的论文发表在一份备受瞩目的期刊上,但他对室温超导体的声明并没有像LK-99那样引发学界的兴奋,因为该领域的许多科学家已经对他的发现持怀疑态度。

在3月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中,迪亚斯及其同事们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材料(即添加了氮的镥氢化物),能够在21摄氏度的常温下超导。尽管它仍然需要每平方英寸14.5万磅的压力,但这在实验室中并不难实现。这种物质在被挤压时呈现出红色,迪亚斯因此以《星际迷航》(Star Trek)电影中的物质将其称为“红物质”(redmatter)。

2020年10月,《自然》杂志也曾发表过迪亚斯及其同事的类似论文。该团队称创造出了一种由碳、硫、氢组成的材料,这种材料在约15℃和约267Gpa的压强下表现出超导性。该实验在之后的两年内被全球多个研究团队试图重复,但无一成功,最终于2022年9月被撤稿经过调查。

今年8月,《物理评论快报》撤回了迪亚斯于202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描述了另一种化合物硫化锰的有趣电学性质。

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教授詹姆斯·哈姆林(James Hamlin)告诉《物理评论快报》的编辑,论文中描述硫化锰电阻的一幅图中的曲线,看起来与迪亚斯博士论文中描述另一种材料行为的图表相似。

《物理评论快报》聘请的外部专家也一致认为,这些数据看起来的确很相似,因此这篇论文被撤回。与《自然》杂志先前的撤稿不同,迪亚斯的所有九名合著者都同意撤稿。迪亚斯是唯一的反对者,他坚持认为论文准确地描述了研究结果。

今年5月,哈姆林和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布拉德·拉姆肖(Brad J. Ramshaw)致函《自然》杂志的编辑们,表达了他们对迪亚斯3月份所提交论文中镥氢化物数据的担忧。

在《物理评论快报》撤回这篇论文后,大多数镥氢化物论文的作者得出结论,他们的论文中的研究也存在缺陷。

在一封日期为9月8日的信中,11位作者中的8位要求撤回《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他们告诉《自然》杂志的编辑:“迪亚斯教授在准备和提交手稿方面,没有表现出真诚的态度。”

这封信的作者包括在迪亚斯实验室工作的五名研究生,以及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物理学教授阿什坎·萨拉马特(Ashkan Salamat),他曾与迪亚斯合作撰写了之前两篇被撤回的论文。迪亚斯和萨拉马特还创立了“超自然材料”公司,旨在将超导发现转化为商业产品。

曾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萨拉马特已不再是该公司的员工,他也没有回应就《自然》杂志的撤稿声明发表评论的请求。

在周二发布的撤稿通知中,《自然》杂志表示,9月份写这封信的八名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已发表的论文没有准确反映所调查材料的来源、所进行的实验测量和所采用的数据处理协议。”这些作者说,这些问题“破坏了发表论文的完整性”。

通知中还称,迪亚斯及其以前的学生、另外两名作者“尚未表明他们是否同意这次撤稿”。《自然》杂志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他们都没有回应撤稿的提议。

《自然》杂志应用与物理科学主编卡尔·齐梅利斯(Karl Ziemelis)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

齐梅利斯为该杂志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辩护。他说:“事实上,就像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我们挑选的高素质专家审稿人对最初提交的材料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来的修订中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这就是同行评议的工作方式。”

他补充说:“同行评议过程无法检测的是,论文是否准确地反映了所进行的研究。”

对拉姆肖来说,撤稿证明了这一点。他说:“当你在研究别人的研究成果时,你总是想知道自己是看出了什么不妥之处,还是过度解读了。”

尽管LK-99和迪亚斯论文撤稿令人感到失望,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物理和化学教授拉塞尔·赫姆利(Russell J. Hemley)在实验中发现了另一种在超高压条件下也能成为超导体的材料,他仍然相信迪亚斯的超导发现。今年6月,赫姆利及其合作者报告说,他们还在迪亚斯提供的一个样本中测量到了电阻明显消失的情况。周二,赫姆利表示,他仍然相信,其他科学家会重现这一发现。

在《物理评论快报》撤回论文后,罗切斯特大学证实,该校已开始由与该校无关的专家进行“全面调查”。一名大学发言人表示,学校没有计划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

罗彻斯特大学已经删除了3月份在YouTube上制作的视频,其中大学管理层称赞迪亚斯的研究是一项突破。(小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15: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室温超导”是必拿诺奖的“历史性突破”?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室温超导”是必拿诺奖的“历史性突破”?该团队曾有被《自然》杂志撤稿“前科”,实验能被重复验证至关重要迪亚斯(左)和同事在高级光谱实验室中调整激光阵列。图片来源
2023-03-14 05:05: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伦敦3月12日电 新闻分析:室温超导研究是必拿诺贝尔奖的“历史性突破”吗?新华社记者郭爽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兰加·迪亚斯研究团队宣布研发出一种在室温和相对
2023-03-13 13:26:00
起底室温超导新材料发现人:号称造出首个金属氢,入选《时代》次时代百强
3月9日,“室温超导”成为热词,据媒体报道,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及其团队日前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
2023-03-09 15:20:00
《自然》论文被撤稿,迪亚斯否认8名合著者
...特大学兰加·迪亚斯研究团队于今年3月发表的一篇有关“室温超导”的论文。这一决定再度将物理学家迪亚斯置于舆论的漩涡。在这篇被撤稿的论文中,迪亚斯团队称,他们已经研发出一种可以在
2023-11-11 20:10:00
科技观察︱室温超导被实现 永动机要来了?为什么科学界都在质疑
...学家兰加·迪亚斯宣布,他们团队在近环境压强下实现了室温超导。这一消息几乎“炸翻”了全世界。如果室温超导真的能够被实现,这样的突破可以改变几乎所有使用电能的技术,电力的传输将不
2023-03-09 18:36:00
室温超导学术不端、多次Nature撤稿,这位印度裔学者被大学解雇
...称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组合,可以促使超导转变至接近室温,尽管只能在极端压力下进行。2020 年 10 月,他们提出了一种含有氢
2024-11-21 09:44:00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被《自然》撤稿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被《自然》撤稿】财联社11月8日电,《自然》杂志当地时间周二撤回了今年3月发表的一篇备受瞩目的论文,该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
2023-11-08 12:40:00
室温超导的进展
每个研究领域都有其圣杯,而凝聚态物理的圣杯之一是室温超导。超导体应用非常广泛,除了我们常说的磁悬浮之外,核磁共振和粒子加速器等设备都有其身影,以此来产生强磁场。问题是,已知的超导
2023-01-30 16:57:00
...重塑21世纪的革命性技术。不过他同时还说:“要将我们对室温超导新材料的发现应用到任何规模的现实世界中,还需要几年的艰苦工作。”记者:您的团队此次发现的这种新材料的可靠性如何?
2023-03-12 03:4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昨日,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6场平行分论坛发布6项成果。此次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共发布了12项成果
2025-09-18 08:20:00
一口预制菜,搅动全民心。近日,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告一段落,但引发的消费者知情权问题,仍备受关注。罗永浩与西贝争论的焦点
2025-09-18 09:31:0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在全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简报中,对山东科创旗下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创新实践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25-09-18 09:33:00
浪浪山小妖怪14亿票房背后,500元的毛绒玩具卖爆了
作者|兰杰编辑|乔芊又一个毛绒品牌正在崭露头角。近期,《浪浪山的小妖怪》收割了无数打工人的心,同时也让一个水下的品牌浮出水面
2025-09-18 17:53:00
把直播开成文化沙龙,中产迷上这“最安静”直播
没有秒杀倒计时,没有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更没有声嘶力竭的“3、2、1,上链接!”9月5日晚,ICICLE之禾的抖音直播间
2025-09-18 21:11:00
海外正畸专家到访正雅,深度研讨颌位重建技术
近日,来自意大利、泰国和沙特阿拉伯的正畸医生代表团访问了正雅并参观了位于嘉兴的智能工厂,开展了一场关于数字化正畸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的深度交流活动
2025-09-18 13:53:00
不靠运气,小众农货如何变成国民爆款?
“挖到宝了,买到了纯甜的黄金百香果!”“不允许还有人没吃过寿光的彩椒!”“是我肤浅了,青皮的冰糖橙居然不酸的?”近些年
2025-09-18 14:13:00
SKEMA商学院《金融时报》管理学硕士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8名
2025年MiM排名创历史新高,商科教育领跑全球2025年9月,权威商科教育排名再传佳讯。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发布的2025年管理学硕士(Master in Management
2025-09-18 14:13:00
一场Open Mic,聊出行业新未来
近日,中国建博会(广州)媒体交流会——Open Mic!敞开聊!于上海圆满举办,现场邀请了澎湃新闻、财经网、1m建筑装饰沙龙学会
2025-09-18 14:14:00
妙可蓝多全球首创奶酪RDA数据资产在沪启动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和深度应用,数据已经成为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新生产要素。当前,我国将数据正式列为与土地、资本、劳动力
2025-09-18 14:22:00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聚焦“AI+传媒”新趋势,腾讯云打造新一代智能化服务底座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智慧传媒专场以“AI+传媒:从效率革命到价值重构”为主题
2025-09-18 14:44:00
里工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共拓具身智能工业落地新路径
9月16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期间,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里工”)与腾讯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泛工业领域离散型场景具身智能领导者
2025-09-18 14:44:00
零次方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
9月16日,零次方机器人与腾讯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清洁、教育、文娱等商业服务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与创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5-09-18 14:44:00
为保障秋季检修高效推进、筑牢生产安全防线,近日,国网莒县供电公司聚焦秋检物资供应核心需求,以超前谋划、过程管控、多维沟通
2025-09-18 14:54:00
枣庄市市中区:小城民营企业出海历险记
一笔看似普通的墨西哥设备订单,却因语言隔阂与沟通误差,在跨境链路中意外触发了“诚信疑云”。日前,在枣庄市市中区贸促会和中国墨西哥商会的专业协作下
2025-09-18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