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2 14: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清朝的帝系中,康雍乾三帝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这祖孙三代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长达百余年之久。现代的清宫戏也主要围绕着这三位皇帝展开传奇演义。

如果将这三位皇帝分开来看,乾隆是最幸运的,雍正是最勤奋的,而康熙则是最睿智的。

若论才智谋略和天赋异禀,乾隆和雍正都稍逊康熙一筹。康熙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有识人之明,能够不动声色地驾驭群臣。而雍正则过于刚直,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采用一些得罪人的笨方法。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因此,康熙在历史上的名声比雍正好,只是因为他宽厚仁爱,处理事情得当,不会轻易发怒或断人财路性命。而雍正则不同,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最后却落得个被后人骂的下场。

然而,在处置一个人的问题上,康熙却没有展现出他仁慈的一面,甚至发誓要让此人陪葬,这个人就是隆科多。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康熙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这与雍正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千古一帝也有心结】

尽管清朝的江山并非由康熙打下来,但却是在他的手中真正站稳了脚跟。8岁登基的康熙,尽管接手的并非是一个烂摊子,但仍然暗流涌动,以鳌拜为首的八旗权贵公然挑战皇权,稍有不慎,清王朝内部就可能会出现权力倾轧的局面。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最终,少年康熙以静制动,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鳌拜拿下,进而削弱了八旗权贵的势力,真正将皇权握在了自己手中。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因为清朝的所有功绩都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晚清的同光之治之所以以惨淡收场,就是因为大权旁落。

康熙手握重权,开始了他统御四方的征程。他平定了云南的三藩之乱,从郑氏手中收回了台湾,并设立了台湾府。他还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这些功绩都堪称伟大,因此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这些成就的根源就在于皇权至上,康熙心里清楚这个道理,因此他没有过早地选定皇位继承人,而是给予每位皇子公平竞争的机会。然而,可能有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康熙不是已经设立了太子吗,这不就意味着已经确定了帝国的继承人吗?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可是大家想想,康熙一向雷厉风行,如果他心意已决,又怎会两次废黜太子,又怎会纵容皇子们争得你死我活呢?

唯一的事实是他在权衡,看看哪个皇子没有拉帮结派,哪个皇子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公正之心。太子的设立只是一块挡住朝廷众臣的遮羞布罢了。

然而,九龙夺嫡这场权力的游戏,也让康熙心中颇为难受。毕竟,游戏的参与者都是他的亲生骨肉,哪个他都心疼。但身在皇家,身为帝国的掌权者,关系到的是王朝的未来和家国天下,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最终,四皇子胤禛,这位庶出的皇子,成功地从康熙手中接过了权力的大棒,成为了大清帝国新的统治者。然而,在选定雍正的过程中,康熙的内心还是充满了纠结和挣扎。

康熙心里犯嘀咕,这个儿子一点儿都不像他,威严过甚,对臣下毫不留情。如果他真的当了皇帝,百官肯定会刁难他,到时候皇权还能稳稳地掌握在爱新觉罗家族手中吗?

康熙临终前,为了让权力顺利过渡,使出了最后也是最狠的一招,他要求当时的理藩院尚书兼任步兵统领隆科多陪葬。一直备受宠爱的隆科多,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康熙唯一指定的陪葬人选,瞬间就惊呆了。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隆科多是个什么样的人】

康熙既然点名让隆科多陪葬,那隆科多肯定是个能影响政局的厉害人物。事实也的确如此,隆科多是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的儿子,可谓是出身显贵。

隆科多从小家境优越,还饱读诗书,再加上他为人机灵,随机应变,因此他的仕途一帆风顺,还被康熙一眼相中,任命为步军统领,真是非常了得。

当然,从隆科多的飞黄腾达来看,不能排除康熙心中对皇位继承人的考量。毕竟隆科多并非外人,而是四皇子胤禛的亲舅舅。也就是说,从隆科多被委以重任的那一刻起,康熙就已经在为雍正的登基做铺垫了。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接下来咱们聊聊隆科多的步兵统领这个职位,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个总兵,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步兵统领在清朝还有个名字,叫九门提督,他可是京城兵马的大总管,还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一旦皇宫里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个职位可就至关重要了。

然而康熙早就提醒过隆科多,让他要行得正坐得端,严于律己,不可徇私舞弊或拉帮结派,也不能和官员皇子们过于亲近。实际上,康熙就是察觉到了隆科多容易得意忘形,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康熙点名陪葬的背后】

实际上,康熙之所以突然改变画风,要求让备受宠爱的大臣隆科多陪葬,其目的就是为自己的接班人铺平道路。当他提出这个要求时,隆科多立刻跑到亲姐姐和侄子胤禛那里求情,恳请康熙收回成命。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胤禛怎么可能对亲舅舅的性命不管不顾呢?于是他火急火燎地赶到康熙的寝宫,恳求康熙放过隆科多。而这,也正是康熙想要的结果。这步棋,就是他用来平息愈演愈烈的皇子之争的王牌。

康熙并未立刻应允雍正的请求,而是将隆科多召至御前。他声色俱厉地叮嘱道,日后务必尽心辅佐四皇子胤禛,不可有二心,只因他这条命是胤禛保住的。

有人就觉得奇怪了,隆科多是胤禛的舅舅,难道不应该辅佐四阿哥吗?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这里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胤禛的额娘,也就是亲妈,可不只有他这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十四阿哥呢。而且十四阿哥胤禵可不是一般人,他非常有本事,在康熙晚年的西北战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胤禵同样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也参与了九龙夺嫡,还备受生母宠爱。因此,隆科多肯定不会孤注一掷,康熙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使出这一招,而且很有可能是与胤禛商量好的。

后来康熙驾崩,胤禛之所以能顺利登基,多亏了隆科多的支持。不然,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势力,他们肯定不会轻易罢休。同时,康熙也借此让胤禛对隆科多多加留意,不能掉以轻心,其心思之缜密可见一斑。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康熙不仅如此,还在为继承者胤禛积累德行。因为胤禛刻薄寡恩,若想得百官支持,就必须广施恩德,如此方能坐稳皇位。康熙能将事情考虑得如此长远,难怪他被誉为千古一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康熙传位之谜:隆科多的陪葬考验与胤禛的继位之路
...胤禛这才明白,原来这是父皇给自己送忠臣呢!咎由自取雍正继位后,隆科多与年羹尧一起被加封为太保,权势滔天,但这种情况到了雍正三年就发生了变化。隆科多利用雍正对自己的宠信,屡次在
2024-03-16 06:41:00
康熙临终前为何要求隆科多陪葬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影视剧中,隆科多都是雍正取得皇位最关键的人物。古代封建王朝曾流行一句话:皇家没有父子,只有君臣。直白点说,在皇权跟前,毫无亲情、友情可言。康熙虽然经历了惨烈的九
2023-06-16 16:28:00
揭秘康熙临终之谜:隆科多陪葬真相与皇位继承权的暗战
...的信任,在任上尽职尽责,表现出色。 隆科多与四阿哥雍正的关系雍正皇帝的生母虽然不是孝懿仁皇后,但是雍正皇帝小时候寄养在佟佳氏的膝下,而隆科多则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弟弟。按亲
2024-02-14 18:02:00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辅佐大臣,康熙为什么会想要他陪葬呢
...对国家深远的影响。让隆科多陪葬这个决定也不例外,在雍正继位之后,康熙这一决定的政治智慧才慢慢呈现出来。一.担心隆科多与皇子勾结发动政变隆科多本身家族的势力就很厉害。隆科多出身
2024-06-27 10:03:00
雍正清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放了有功的张廷玉?
在雍正看来,年羹尧、隆科多、张廷玉是不同功能的棋子。有些棋子用完了一定要弃掉,否则会碍于留在棋盘上;有些棋子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所以可以继续留在棋盘上。1、年羹尧的万丈深渊年羹
2023-01-29 20:24:00
他助雍正登基后权倾朝野,却纵容小妾将原配做成人彘
...崩之前便掌管京城九门为九门提督,位高权重。隆科多助雍正皇帝登上皇位以后,更是同大学士马齐一起总理朝廷事务,承袭一等公爵,位极人臣,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称呼的外
2023-01-19 16:37:00
雍正很感谢舅舅隆科多,于是让隆科多担任吏部尚书,而当时的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隆科多在朝廷中的实际权柄很重。不知道是雍正初初登基,对臣子的感恩之情还不会控制,亦或是用“糖衣炮弹”来
2024-05-19 10:36:00
雍正王朝:康熙驾崩当晚,为何派隆科多接八爷,而派张五哥接雍正
...世人皆知康熙帝驾崩之际,派遣隆科多接八爷,张五哥接雍正,却不知这其中暗藏玄机。康熙晚年,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九子夺嫡之争愈演愈烈。老八党羽众多,势力庞大;老四低调行事,韬光养晦
2024-08-29 11:31:00
康熙临终前要1名男子陪葬,雍正登基后才知父亲的用心良苦
...就是他姐姐孝懿皇后的养子,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任何一个皇帝都是不想看见自己的臣子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特别是像隆科多这种掌控军权的大臣。因此康熙在位的时候,时时对隆
2023-02-21 19: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