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清朝的帝系中,康雍乾三帝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这祖孙三代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长达百余年之久。现代的清宫戏也主要围绕着这三位皇帝展开传奇演义。
如果将这三位皇帝分开来看,乾隆是最幸运的,雍正是最勤奋的,而康熙则是最睿智的。
若论才智谋略和天赋异禀,乾隆和雍正都稍逊康熙一筹。康熙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有识人之明,能够不动声色地驾驭群臣。而雍正则过于刚直,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采用一些得罪人的笨方法。
因此,康熙在历史上的名声比雍正好,只是因为他宽厚仁爱,处理事情得当,不会轻易发怒或断人财路性命。而雍正则不同,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最后却落得个被后人骂的下场。
然而,在处置一个人的问题上,康熙却没有展现出他仁慈的一面,甚至发誓要让此人陪葬,这个人就是隆科多。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康熙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这与雍正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千古一帝也有心结】
尽管清朝的江山并非由康熙打下来,但却是在他的手中真正站稳了脚跟。8岁登基的康熙,尽管接手的并非是一个烂摊子,但仍然暗流涌动,以鳌拜为首的八旗权贵公然挑战皇权,稍有不慎,清王朝内部就可能会出现权力倾轧的局面。
最终,少年康熙以静制动,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鳌拜拿下,进而削弱了八旗权贵的势力,真正将皇权握在了自己手中。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因为清朝的所有功绩都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晚清的同光之治之所以以惨淡收场,就是因为大权旁落。
康熙手握重权,开始了他统御四方的征程。他平定了云南的三藩之乱,从郑氏手中收回了台湾,并设立了台湾府。他还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这些功绩都堪称伟大,因此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这些成就的根源就在于皇权至上,康熙心里清楚这个道理,因此他没有过早地选定皇位继承人,而是给予每位皇子公平竞争的机会。然而,可能有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康熙不是已经设立了太子吗,这不就意味着已经确定了帝国的继承人吗?
可是大家想想,康熙一向雷厉风行,如果他心意已决,又怎会两次废黜太子,又怎会纵容皇子们争得你死我活呢?
唯一的事实是他在权衡,看看哪个皇子没有拉帮结派,哪个皇子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公正之心。太子的设立只是一块挡住朝廷众臣的遮羞布罢了。
然而,九龙夺嫡这场权力的游戏,也让康熙心中颇为难受。毕竟,游戏的参与者都是他的亲生骨肉,哪个他都心疼。但身在皇家,身为帝国的掌权者,关系到的是王朝的未来和家国天下,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最终,四皇子胤禛,这位庶出的皇子,成功地从康熙手中接过了权力的大棒,成为了大清帝国新的统治者。然而,在选定雍正的过程中,康熙的内心还是充满了纠结和挣扎。
康熙心里犯嘀咕,这个儿子一点儿都不像他,威严过甚,对臣下毫不留情。如果他真的当了皇帝,百官肯定会刁难他,到时候皇权还能稳稳地掌握在爱新觉罗家族手中吗?
康熙临终前,为了让权力顺利过渡,使出了最后也是最狠的一招,他要求当时的理藩院尚书兼任步兵统领隆科多陪葬。一直备受宠爱的隆科多,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康熙唯一指定的陪葬人选,瞬间就惊呆了。
【隆科多是个什么样的人】
康熙既然点名让隆科多陪葬,那隆科多肯定是个能影响政局的厉害人物。事实也的确如此,隆科多是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的儿子,可谓是出身显贵。
隆科多从小家境优越,还饱读诗书,再加上他为人机灵,随机应变,因此他的仕途一帆风顺,还被康熙一眼相中,任命为步军统领,真是非常了得。
当然,从隆科多的飞黄腾达来看,不能排除康熙心中对皇位继承人的考量。毕竟隆科多并非外人,而是四皇子胤禛的亲舅舅。也就是说,从隆科多被委以重任的那一刻起,康熙就已经在为雍正的登基做铺垫了。
接下来咱们聊聊隆科多的步兵统领这个职位,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个总兵,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步兵统领在清朝还有个名字,叫九门提督,他可是京城兵马的大总管,还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一旦皇宫里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个职位可就至关重要了。
然而康熙早就提醒过隆科多,让他要行得正坐得端,严于律己,不可徇私舞弊或拉帮结派,也不能和官员皇子们过于亲近。实际上,康熙就是察觉到了隆科多容易得意忘形,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康熙点名陪葬的背后】
实际上,康熙之所以突然改变画风,要求让备受宠爱的大臣隆科多陪葬,其目的就是为自己的接班人铺平道路。当他提出这个要求时,隆科多立刻跑到亲姐姐和侄子胤禛那里求情,恳请康熙收回成命。
胤禛怎么可能对亲舅舅的性命不管不顾呢?于是他火急火燎地赶到康熙的寝宫,恳求康熙放过隆科多。而这,也正是康熙想要的结果。这步棋,就是他用来平息愈演愈烈的皇子之争的王牌。
康熙并未立刻应允雍正的请求,而是将隆科多召至御前。他声色俱厉地叮嘱道,日后务必尽心辅佐四皇子胤禛,不可有二心,只因他这条命是胤禛保住的。
有人就觉得奇怪了,隆科多是胤禛的舅舅,难道不应该辅佐四阿哥吗?
这里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胤禛的额娘,也就是亲妈,可不只有他这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十四阿哥呢。而且十四阿哥胤禵可不是一般人,他非常有本事,在康熙晚年的西北战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胤禵同样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也参与了九龙夺嫡,还备受生母宠爱。因此,隆科多肯定不会孤注一掷,康熙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使出这一招,而且很有可能是与胤禛商量好的。
后来康熙驾崩,胤禛之所以能顺利登基,多亏了隆科多的支持。不然,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势力,他们肯定不会轻易罢休。同时,康熙也借此让胤禛对隆科多多加留意,不能掉以轻心,其心思之缜密可见一斑。
康熙不仅如此,还在为继承者胤禛积累德行。因为胤禛刻薄寡恩,若想得百官支持,就必须广施恩德,如此方能坐稳皇位。康熙能将事情考虑得如此长远,难怪他被誉为千古一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