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法眼|高温炙烤下,哪些民生权益亟待法律完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10 14:4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子慧

法眼|高温炙烤下,哪些民生权益亟待法律完善?

连日来,持续高温席卷全国,多地进入“炙烤模式”。据济南市气象台7月9日发布的预警,预计7月中旬全市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15日至18日局部地区出现43℃极值高温,可能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济南市日最高气温历史极值。

面对高温“烤”验,劳动者的高温权益保障是否到位?公共安全风险责任谁来担?政府应急响应如何真正“动”起来?聚焦这些关乎民生切身权益的法治议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律师。他们从劳动保障、公共安全、政府应急三方面,剖析了当前法规政策存在的执行困境与空白地带。

高温劳动权益保障:

让“纸面规定”转化为“硬核保护”

近期高温天气持续,天气预报显示部分地区气温维持在三十七八摄氏度,但实际体感温度常常远超预报。据温州晚报消息,一名卡车司机在车内高温环境下被诊断为“热射病”。

北京金诚同达(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彦锋表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已构建基础保护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劳动者高温保护体系,例如:

高温津贴,日最高气温≥35℃露天作业或室内≥33℃时,用人单位应当发放津贴,且不得以西瓜、冷饮等实物替代。

工时限制:日最高气温≥37℃时,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40℃以上时,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工伤认定:职业性中暑(热射病)被纳入职业病范畴,符合条件者可认定工伤。

同时,李彦锋直言,实践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力度不均、中小企业违规成本低、劳动者因担心失业不敢维权等问题。

对此,他建议优化高温应急措施的强制执行力:明确高温作业限制、津贴发放的硬性规定,例如将“40℃以上必须停工”等条款与行政处罚直接挂钩,对违规企业处以高额罚款,明确具体罚款金额、责任人追责方式(如纳入信用黑名单),避免规定弹性化。

同时,应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探索建立热射病工伤认定绿色通道,明确企业需留存劳动者的高温作业记录、津贴发放凭证,举证责任向企业倾斜,减少劳动者取证困难。

北京炜衡(烟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骏指出,不同行业的高温作业界定、高温津贴标准调整机制、高温引发职业病的认定流程等,仍存在诸多模糊地带。不少户外劳动者中暑身亡后拿不到补偿,不得不通过仲裁维权。

周骏直言,问题的核心在于现行规定缺乏刚性约束力和主动监管机制。2012年《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虽明确了作业限制及津贴要求,但“高温不停工”“津贴被克扣”等情况频发,背后是责任认定模糊、惩处细则不明,以及劳动者维权成本过高——尤其新业态从业者因劳动关系模糊常被排除在保障外。

山东胶东律师事务所律师于静认为,应规定平台刚性责任,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平台需按订单量折算发放津贴,并为每人投保热射病专项保险。

针对遭遇高温津贴克扣、违规作业等违法行为,于静建议推行“高温权益一键通”权益保护模式:劳动者通过扫码上传工作定位、实时温度截图及工资条,系统可自动生成法律投诉书并直达监管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可按实际情况,对高温侵权案件实行“3日内开庭、7日出裁决书”的快速处理机制,同时明确企业需自行举证已采取防暑措施。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

填补法律空白避免“高温次生灾害”

在高温引发的公共安全与财产风险领域,相关法律条文同样亟待细化完善。

周骏以车辆自燃事故为例:依据民法典及产品质量法,若因车辆质量缺陷导致自燃,消费者可向厂商索赔;但针对高温环境下的车辆安全标准,目前尚无专门规范,导致事故责任认定常存争议。

此外,公共设施管护层面也存在模糊性。电力部门对变压器的维护、物业公司对小区电梯的管理等,在高温期间应承担哪些具体责任,相关法律条文缺乏明确界定。

“唯有填补这些法律空白,才能避免责任推诿,保障公众财产安全。”周骏认为,需通过立法细化解决,一方面明确不同主体对高温下公共设施安全运营的法定职责,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对高温环境下的产品安全履行警示义务。同时需建立立法动态调整机制,结合高温灾害频率及新型风险点,定期修订完善相关条文,并配套司法解释与实施细则,确保可操作性。

政府应急响应机制:

从“预警发布”到“法治化行动”升级

“政府应急响应的法治化程度,直接关乎民生保障成效。”周骏直言。尽管《突发事件应对法》已将高温纳入灾害应对体系,但各地落实情况千差万别。不少地方应对措施仍停留于发布预警,对于红色预警生效后是否必须停工停课、纳凉点建设标准与运营规范等关键问题,尚未形成清晰且具强制力的规定,导致政策效力打折。

“极端高温下,考验的不只是气象监测精准度,更在于政府各部门应急响应的协同效能与执行力度。”周骏表示,从民政部门对孤寡老人、流浪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兜底救助,到卫健部门对中暑急救药品、绿色通道的资源调配,每一环节都需通过明确法律条文固化责任边界、规范响应流程,确保应急体系高效运转。

针对政府部门监管机制,李彦锋提出应推动主动监管与预警联动:通过劳动监察部门与气象部门实时联动,在高温预警发布时自动触发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作业单位停工安排及防暑降温措施执行情况,实现监管模式从“被动响应举报”向“主动上门督查”的根本转变。

于静则聚焦脆弱群体防护,建议建立社区高温防护名册制度:对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群体实施网格化“一人一策”管理,遇红色高温预警强制启动网格员“一对一”上门机制,核查降温设备运行状态并配送防暑物资;若监护人失职导致上述群体暴露于高温风险,授权社区或民政部门向法院申请临时监护令,由政府指定临时监护人实施接管直至风险解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0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劳动报酬、享受国家补贴政策,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民生民利,关乎社会的幸福安定。”黄魁说,该院将继续对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利保障中的问题,深入调研,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帮助更
2023-11-27 07:06:00
高温下的执行“烤”验,坚决“汗”卫民生权益
...执行一线,持续开展“滨锋52”集中执行行动,再次对涉民生、涉企业和“骨头案”“钉子案”进行重点突击。被执行人张某某及博兴某机动车检测中心早已是博兴法院执行名单上的“常客”,当
2024-06-17 00:48:00
...间有爱。多一分尊重、多一些关怀,拿出真招实招,解好民生答卷,才能为劳动者内心增添一抹清凉。面对高温天气持续现状,各有关方面都要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给劳动者更多尊
2023-07-28 05:56:00
...筑工人、网约配送员等户外工作者表示,自己没有拿到过高温津贴,有人甚至对这份“热权益”仍不知情。以建筑工人为例,多名在建筑公司和在建项目工地务工的“劳务工人”表示,没有领取过高
2024-06-28 11:27:00
...极行动,聚焦多个方面推出务实举措,努力书写有温度的民生答卷。部门单位协同作战,完善城市治理网。高温天气的到来推动每日用电量不断攀升,为了保障城市用电24小时不间断,国网武汉供
2025-07-31 20:40:00
中工网讯 当下,全国各地已陆续进入夏季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为确保高温下奋进的劳动者平安度夏,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的通
2023-07-07 22:33: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纵深话题“高温津贴单项列明”应成共识并可入法丰收针对北京近期连续出现40摄氏度高温天气情况,北京市人社局会同市卫健委、市总工会等部门近日对高温天气作业劳动权益
2023-07-10 00:17:00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焦葵葵5月17日,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我省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直逼40摄氏度。高温高热之下,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高温津贴发放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近期以来
2024-05-22 03:09:00
...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是必须全力以赴答好的民生考题。每到盛夏,如何积极应对高温“烤”验,都会成为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我国多个省份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多地发布
2025-07-22 17: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