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正确认识心脏瓣膜反流
■唐绪刚
心脏彩超是常见的心脏健康检查项目之一。有的战友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后,检查报告提示存在心脏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反流,以为是得了心脏病,十分担心。在此,笔者总结了心脏瓣膜反流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科学认识和防治心脏瓣膜反流。
我们的心脏就像建在一起的四间“房子”,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脏瓣膜像修在“房子”之间的“门”,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其中,二尖瓣为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三尖瓣为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瓣膜,主动脉瓣为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瓣膜,肺动脉瓣为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瓣膜。这些“门”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闭,以保证血液顺着一个方向流动。如果心脏内的这些“门”关闭不严,心脏收缩时血液会发生倒流,就形成了心脏瓣膜反流。
心脏瓣膜反流分为病理性反流和生理性反流两种情况。病理性反流指组织、器官发生了不正常的改变,也就是“门”坏了导致的关闭不严。瓣膜本身出现病变,瓣环(固定瓣膜的软组织,呈环形)扩大了,牵拉瓣膜的乳头肌、腱索变长甚至断裂,都可能使瓣膜关闭不严,进而出现反流。
瓣膜本身出现病变相当于心脏瓣膜这扇“门”坏了。反复细菌(主要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慢性炎症引起心脏瓣膜增厚、变硬、缩短、变形等,都可能使瓣膜发生病变。
瓣环扩大了相当于“门框”坏了。如果心脏本身扩大了(如发生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或动脉增宽,瓣环就会扩大,但瓣膜还是原来的大小。这就意味着“门框”变大了,“门”却没有变大,“门”自然就会关闭不严。
牵拉瓣膜的乳头肌、腱索变长甚至断裂相当于“门轴”“合页”“弹簧”等零件坏了。正常情况下,瓣膜开放、关闭时,都有心脏乳头肌(心室内形似锥体状的肌束)通过腱索牵着,使瓣膜正好关到合适的位置。如果牵拉瓣膜的乳头肌、腱索变长甚至断裂,那失去牵拉的瓣膜就会失去控制,这扇“门”就关闭不严了。
生理性反流指机体正常的功能变化,不存在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改变。有的心脏瓣膜在关闭时不会绝对严丝合缝,会导致轻微反流。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一般不会产生明显不适,多发生于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
有的战友驻守高原时,会发生三尖瓣轻微反流的情况,但其三尖瓣瓣膜、瓣环、乳头肌、腱索等组织都是正常的。这主要是右心室压力升高所致。正常情况下,右心房的血液流入右心室,再从右心室流入肺。高原缺氧环境会使肺部血管收缩变细,导致右心室流入肺部的血液流动阻力增加。这种阻力在右心室逐渐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便推动血液跨过三尖瓣反流回右心房。从高原返回平原后,高原缺氧刺激消失,肺部血管不再收缩变细,血液流动恢复正常,三尖瓣反流就会自动消失。
生理性的心脏瓣膜反流一般在轻度以内,病理性的心脏瓣膜反流一般在轻度以上,并伴有心脏本身结构形态及功能的异常。如果心脏瓣膜少量反流,不影响心脏工作、不影响心脏对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不需要进行干预,定期(半年至一年)复查心脏彩超即可。如果心脏瓣膜反流程度超过轻度,达到中度甚至重度,就要进行专科检查,以明确原因,对症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