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与挑战周天子权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9:25:00 来源:戏说三国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身份最特殊,直接称王与周天子对标,还真是有点“出类拔萃”。

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大多以公相称,比如《史记索隐》版本的春秋五霸中,除了楚国君主楚庄王之外,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由此可见,楚庄王跟他们之间是有多格格不入了。

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与挑战周天子权威

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其实就是发动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战争从来都不是毫无目的的发动战争,而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希望能够以自己为主导,恢复分封制的秩序。

所谓分封制的秩序,也就是当初周天子大分诸侯时的格局,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后,大肆分封诸侯国71个,然而西周时期的诸侯国远不止于此,周公摄政的时候还不断增加数量,再加上很早以前就存在的诸侯国,可以肯定西周初年的诸侯国不下一百个。

这么多的诸侯,身份地位也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有了爵位制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一般跟周王室亲近的宗亲诸侯国国君才是公爵;类似齐国这样的功臣诸侯国,国君是侯爵;其次是伯爵,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再小一点的就是子爵,最后是男爵。

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与挑战周天子权威

西周初年的时候,各个诸侯国的封地都很小,公、侯一级的能够达到百里,伯爵有七十里,子爵和男爵仅仅五十里。

到周公摄政的时候,对诸侯国的封地进行修改,规定: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说白了,爵位越高,地盘越大,上税也越重,爵位越低,地盘越小,税负也越轻。

这就要说到楚国的爵位了,虽然我们后世看到楚国一直是老牌强国,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都有楚国的影子,但是在周王室的分封体系中,楚国就是一个子爵,对没错,就是上面在西周初期只有五十里封地,后来可以达到二百里封地的小国。

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与挑战周天子权威

由于地处偏远,爵位较低,每年只需向周王进贡几车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

为什么后世的楚国这样强大,却只是一个子爵的爵位呢?这就要从楚国的发源时期开始说起了。

楚国最早只是一个部落,在商朝逐渐衰亡,而周朝逐渐崛起的时候,楚国最早的祖先鬻熊审时度势,投靠了周文王,因为其原来是蛮夷部落,周王室给了他一个子爵的封号,从此臣属于周朝。

在建国指出,楚国积贫积弱,是逐渐发达起来的,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楚国国君不仅要风尘仆仆的到周朝进贡,还要管理祭品,并且没有资格参加诸侯盟会,可见身份地位之低下。

虽然楚国起步很低,但是当时的江汉平原大有开发的潜力,楚国早期的臣民都致力于开荒当中,一直到熊渠的时候,楚国已经发展壮大,并且开始逐渐向外扩张。

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与挑战周天子权威

鉴于楚国的强大,周昭王十六年时,周天子亲率大军南征荆楚一带,史称“昭王南征”,尽管周昭王前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但是最后却由于轻敌在这场战争中溺水而亡。

从此,楚国国君在江汉平原一代具有很强的威望,甚至可以与周天子的权威相抗衡,而周王室经过这件事开始衰退,诸侯国逐渐不把周天子放到眼里。

由于楚国多次跟周天子提议要升级爵位,但是周天子把楚人当作蛮夷,并不想给他更高的爵位。

楚国国君在屡次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的爵位无果后,干脆从周王室的爵位体系中背离出来,自称“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自称为王。

熊渠担任楚国国君时,还效仿周天子,将自己的儿子也封为王,楚国国君称王的行为,在周朝礼制中属于僭越。

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与挑战周天子权威

楚国称王的经历,有点像暴发户,一开始的时候很穷,后来突然就有钱了,但是以周王室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不认可你,依然瞧不起你,楚国只能来硬的。

在周朝的体制框架中,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就是周天子,在周朝只有周天子是王,剩下的不可称王,楚国的这种行为无异是在挑战周王的权威。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一个小插曲的,在熊渠时代的后期,周厉王不断对周边不听从号令的诸侯进行征伐,熊渠担心楚国与周朝正面冲突有损国力,因此自动去其王位,也取消了对儿子的分封。

取消王的称号后,楚国国君再次开始跟周天子要爵位,到楚国第19任国君时,熊眴再次称王,是为楚厉王,此后,楚国国君都以王自称。(一说为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称楚武王)

在周朝时期,轻视周天子的人很多,其中最惨的要属姜子牙的后代齐哀公,因此不去朝拜周天子,被周夷王给烹杀了,而敢称王的,楚国算是头一份。

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与挑战周天子权威

楚国能够称王,还是跟自身实力密切相关的,在历史上记载的楚国吞并的小国就不下百个。

其实,春秋五霸的版本众多,我上面讲的是《史记索隐》版本,其实,如果以荀子版本来看的话,除了楚庄王外,还有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阖闾与构建也都已经称王。

吴越早期的君主爵位应该也很低,跟楚国一样,到蛮夷之地进行开荒,后逐渐强大起来。

很多人认为吴越是地方性的霸主,根本撑不起春秋五霸,其实这是不恰当的,虽然吴越地处偏远,但是春秋以来中原战火不断,反而是地处偏远的吴越和荆楚能够得到发展,从后世出土的吴越文化文物来看,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生产力并不低于中原地区。

正是因为有着足够强大的实力,才敢于称王争霸,震慑中原。

而中原强国,一直到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才在徐州相王,相比于楚国来说,要晚上好几百年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楚国崛起与周室衰落:春秋时期的权力交替
...度膨胀,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乱。而在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率先称王,从此成为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国。周王室对楚国的僭越行为无力制止,这也就反映了此时的周王室的权威已经基本没落,失
2024-02-12 11:32:00
楚国:从蛮荒之地到子爵封国的崛起历程
周代诸侯国之一的楚国,其王族是上古五帝之一——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帝喾高辛氏的火正祝融的直系后代。楚国的始祖季连,是祝融的孙子,得姓为芈。季连的后裔大约在夏商更替时期,为了躲避中
2024-05-11 20:59:00
楚国自封为王:周天子衰落与诸侯力量失衡的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数诸侯国君主的称号都是“公”,唯独楚国以“王”自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楚国的“王”是自封的,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授权,更像是一种多次讨要而不得,赌气自封为王的行为
2023-11-04 07:43:00
为什么楚国的国君叫王,其他六国的国君却叫公呢?
楚国作为诸侯的“资格”相当老了!众所周知,曾经负责给周天子养马的秦国是在周平王东迁之后才被正式确认为诸侯的;而曾经负责给周天子提供包茅草的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被周成王正式分封
2022-12-31 20:05:00
楚国何以在春秋时期独树一帜,率先称王?
...始皇称皇帝之前,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王,楚国并未曾统一天下,为何却敢于在春秋时期便称王?春秋时期,历史上是东周的前段,当时虽然周王朝衰落,但依然被众多诸侯国视为天下
2024-02-07 05:38:00
为何春秋时期,频繁出现弑君现象?
...重耳返回晋国后即位为晋文公,并在公元前636年率军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关于这段记载的真实性没有考证,但其时间应与《史记》记载的大致相同。重耳自是在楚国成长为一
2023-04-20 09:38:00
...,周六师也全军覆没,原因不明。周昭王南征打的并非是楚国,而是南方的蛮族,后来管仲与齐恒公联合诸侯大军讨伐楚国时,曾责备楚国周昭王南征时丧命,但楚国使者说周昭王是死在汉水流域,
2024-07-18 22:04:00
楚国前期的国君有多艰苦奋斗,后期的国君就有多昏庸
楚国,东周是著名的诸侯国。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机会一直是最大的,实力也一直很强盛。秦灭六国的时候,有人说楚国最冤,所以留下了亡秦必楚的话。当然,秦国最后也确实是被楚国灭亡
2024-06-06 20:01:00
江淮之争:楚国与吴国的地域争夺战
...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公元前611年,楚国爆发了饥荒,民不聊生。一时间,楚国内忧外患全面爆发:国内权臣当道,楚庄王整日纸醉金迷,不问朝政;外患,以庸国为首的一
2024-04-12 0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