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广汉发明了举报箱,摆平豪强得了民心,却一步走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21:53:00 来源:戏说三国

读《资治通鉴》里西汉的部分,经常会想:历史该如何评价赵广汉这个人?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历史没有留下他的生卒年,叫“广汉”的也不止他一个,提起他,只是因为他稍微奇幻的人生。

赵广汉发明了举报箱,摆平豪强得了民心,却一步走错

赵广汉。(图片来自网络)

“举报箱”破豪强

公元前70年,赵广汉由颍川太守升至京兆尹。

说起颍川,在古代一直都很有名,这是古代郡名,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辖境包括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

在赵广汉升职之前,颍川的风俗是“多豪桀朋党”,这样的人一多,治理起来就很多麻烦,尤其是“朋党”,历代都很警惕。

但是赵广汉有高招,用一个竹筒瓦解了这些人——让大家往这个竹筒里“投书,使相告讦。于是更相怨咎,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

任何一项举措,都会是双刃剑,人心里的某些因素一旦被释放出来,不仅力量巨大,且不受控制。

赵广汉发明了举报箱,摆平豪强得了民心,却一步走错

(图片来自网络)

“神探”赵广汉

按历史记载,赵广汉对他手下人颇有“呼保义”宋三郎的作派,好事都归他们,“吏咸愿为用,僵仆无所避。”而且,“皆知其能之所宜,尽力与否”,消极怠工,立刻就能知道,如果有人做了坏事,马上就能捉拿归案,一审就全撂了……

“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使捕治,具服。”

这样的侦察能力,堪称“天眼”,甚至还要厉害。

但到此,我们不得不多想一下,具有这样的治理水平和未卜先知能力,赵广汉的职场生涯中或许会有另一个面的霸道。

一失足成千古恨

到了公元前65年,赵广汉的末路到了。

“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蜂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终以此败。”

这本来可以证明赵广汉是个锐意改革的人,任用一批年轻人,雷厉风行。

但强极则辱,所以事情也因此而败亡,败亡是因为一件私事,赵广汉杀了一个叫荣畜的人,“人上书言之”——历史好玩的地方就在这里,赵广汉自己设立了“举报箱”,结果自己也被人给告了,历史也没有留下这个举报人的名字。

于是案子就到了丞相和御史那里。

这时候,错就错在赵广汉又多走了一步,“疑丞相夫人杀侍婢,欲以此胁丞相,丞相按之愈急。”自己是嫌疑人,还想着反戈一击,赵广汉带着人闯进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受辞”,又带走了十多个奴婢。

结果呢,最后才知道是丞相魏相自己责打一名婢女,而且是离开了丞相府才死,赵广汉错了,不仅错了,还让丞相夫人下跑——可惜他不是霍光的子孙,当初霍家奴仆踢丞相家门,魏相下跪才算完事。今非昔比,“帝恶之”。

最后,赵广汉被腰斩。

得失教训

赵广汉死的时候,“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愿意代死,可是没用。

赵广汉一生跟豪强作对,小民得益,所以得民心。可是他只懂刚,不会柔,以至于落难之际,面对比他高一级的丞相,都要“正面刚”,这也就算了,还想用非常手段来反制,结果一步走错,反误了卿卿性命。

立身要稳,立心要正,从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来推测,赵广汉只是错了一步,却万劫不复,可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一的赵广汉,被判腰斩,数万百姓下跪求情
...图,大部分在如今河南省境内 赵广汉又开创性的设立了举报箱,让人们不用去衙门,只需要把举报信放入箱中就行。而赵广汉把这些信上的名字都去掉,又故意说成是各个豪门大姓子弟递的信,
2023-01-17 23:19:00
缿筒传奇:赵广汉与汉代反腐利器
...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有了这些举报箱,官吏和群众纷纷写信告密。一时奸党散落,社会风气大大好转。由于赵广汉实施了各种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社会上各种消息都能
2024-02-08 16:43:00
中国古代的民众,是如何举报贪污腐败的,有哪些办法?
...行举报。我们来认识几种举报所用的器具。缿筒:最早的举报箱最早的“举报”传说中是从尧舜开始就有了雏形。据史籍记载,远在尧舜之时,就有了让百姓议政的“进善之族、诽谤之木”,舜继位
2023-06-10 16:18:00
鱼保家发明了“手工耿”,最后却死于“手工耿”,真是讽刺
...大臣等数以千计,为改朝换代扫除了障碍。后世的邮筒、举报箱就是从铜匦获得灵感发明出来的。鱼保家没有享受到发明专利带给他的财富,反而因为这项发明而祸及自身。相传,铜匦收到的第一封
2023-01-15 19:52:00
武则天一生造了18个字,其中17个已被废除,留下一字为啥无人敢用
...统治。02 巩固统治的手段我们今天在很多单位都会看到举报箱,然而最初使用举报箱的正是武则天,只不过当时叫铜匦,和今天的举报箱用处一样。武则天鼓励大家举报有过失的官员,并且一
2025-05-05 16:40:00
...各公租房小区公开公共租赁住房违规行为举报电话和设置举报箱、发放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宣传手册、设立政策咨询台等方式,强化群众维权意识,畅通举报渠道,拓宽线索来源。通过大数据比对
2024-12-12 17:04:00
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执掌无当飞军,结局非常悲壮!
...。但是,张嶷确保了蜀军物资的安全。彼时,山贼张慕在广汉、绵竹一带兴风作浪,劫掠物资。张嶷作为郡都尉,于是率军讨伐。山贼张慕得知张嶷前来,于是四散山林,张嶷无法通过战斗将其擒获
2023-02-15 16:30:00
聊聊成汉政权的奠基人——李特
...三万偷袭义军绵竹大营,被李特将计就计杀的大败。攻克广汉后,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
2023-07-03 21:47:00
盘点古代五大清官,个个名垂青史
...等。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古代的五大清官都有哪些?五、赵广汉西汉名臣赵广汉,我国最早的告发箱,即是他创造的。为了打击恶霸,他受存钱罐的启示,令人制作出能进不能出的告发箱,让大众们进
2024-06-04 2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