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全媒体记者 阴寿玉 吴爱农 周志鸿
35岁的张荣,挑着稻秧,稳稳地朝田中走去。他右手握着畚箕上部,左袖空荡荡,挺拔的身姿在明媚的阳光下格外醒目。他的父亲,66岁的张志兴,双手扶着插秧机的把手,专心地插秧。张荣新婚的妻子,站在一旁打下手。张志兴怜爱地看着儿子,开心地说:“来,你试试用这机子插秧。”张荣很兴奋,又有些紧张,问父亲:“我行吗?会不会插得弯弯的?”“别管弯不弯,先管插下去。我在旁边跟着,熟练了就好,耕地机你不也会用了?”
5月14日,记者一行来到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参加“我在乡间有亩田”活动。“农机爸爸”教“独臂儿子”插秧的温馨场景,如优美抒情的歌,似赏心悦目的画,打动了记者的心。陪同的村支书杨发喜感慨道:“志兴是村里的农机达人,还会为儿子改造农机呢。他的儿子先天独臂,原来在城里打工,今年娶了老婆,一起回村务农。看到两位年轻人乐意种田,我很开心。”
张志兴早年买了一辆货车,在晋江、三明等地跑运输,抽空回村种田。60岁时,因为年龄不允许再开货车,他携多病的妻子回到生态环境优越的紫云村定居。张荣在城里出生、长大,卫校毕业后在广东当药店店员,包吃住,工资有7000多元。他经常寄钱给父母。乡邻们交口称赞:这么勤劳、孝顺,真懂事!
张志兴笑着告诉我们:“不知为何,我爱‘玩’农机。”陪同的村支委张象全带我们来到张志兴家,指着放在门前的农机说:“你们看,很节俭的一个人,买起农机却‘大手大脚’。只能说,他有热爱农业的情怀。”
2016年,张志兴投资十几万元,购置了收割机、耕地机、播种机、插秧机。2022年,他投资9.2万元(其中政府补贴2.3万元)购置了第三台收割机。此前分别花5万元、7万元购置的第一台、第二台收割机,被他低价转让给别的村民了。“我原来买的那台小耕地机,耕地时人要跟着机跑,真有些累。今年花6万元买的大型旋耕机,可以坐在机上,轻松多了。国家鼓励用农机,还给我们购机补贴。”
张志兴家往年种10亩粮,今年儿子、媳妇回村,又从别人手里流转了10亩田种粮。这些年,他的农机还为紫云、陈坊等村近500亩田提供服务。
5月16日早上7时,地处高山的紫云村田间地头透着凉意。微风拂过,烟、芋、稻等农作物欣欣然舒展着筋骨。张荣卷着裤管在田里补插秧,他右手拔出一根根秧苗,插到插秧机插不到的田块边角。张志兴从家里赶来,倚在农机旁看着儿子忙碌,脸上漾着满足的笑容。他对记者说:“我们村山高路远,农机收回成本要五六年。但只要政策好、人勤劳,就会有收获,相信随着农机越来越智能化,我儿子也能种好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