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创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 上海激发“人才红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1 19: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缪晓琴

企业“出海”怎样破除属地化招聘、合规风险重重阻碍?数字化智能化迫在眉睫,传统人力资源外包如何跨越技术鸿沟?7月12日,上海市首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大赛在世博中心进入竞争激烈、内容精彩的决赛阶段。经初赛脱颖而出的30个具备经济与社会效益、可复制可推广的决赛项目,为破除诸多人力资源服务难点痛点提供了有价值的尝试和突破。

本届大赛以“汇聚英才·激发动能”为主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指导,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作为支持单位。决赛现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揭牌。

开辟人力资源服务业新赛道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实施人才强国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载体,对更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市场化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杨佳瑛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举办第一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大赛,就是为了大力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不断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动能、集聚新优势。

自6月初启动以来,大赛设置的初创组和成长组两大赛道,吸引了200多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围绕“聚人才,促就业”创新、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数字化技术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四个维度展开精彩比赛。

决赛以“路演+答辩”的方式进行,现场邀请了11位行业专家、投融资机构和政府产业部门相关负责人,10位媒体人士及100位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分别担任专业评审、媒体评审和大众评审。经激烈角逐,从两条赛道各选出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项目。杰出创新项目成果将优先获得与投融资、产业基金对接推广应用的机会。同时,大赛获奖项目将有望代表上海参加今年11月份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

本次大赛的理念也不同以往,突出的是参赛项目的国际化、商业化、数字化,以及促进就业的价值。决赛参赛项目均拿出“看家本领”,充满了创新成果、先进理念,探索行业发展新趋势、新应用。这批在服务实践和供需对接中磨砺而成的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项目,通过集中展示、竞争交流,人力资源服务不仅内容不断升华,商业模式也获得进一步丰富。

参赛项目各具特色

目前,正探索“出海”布局和快速发展的众多国内企业,仍存在知识和管理上的空白。那么,如何快速对接有经验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其排忧解难,规划海外人力资源管理全体系呢?

在决赛参赛项目中,就有一家出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通过具备出海目的国工作、留学经验的项目专家,以及智能筛选、视频简历、视频面试、游戏化测评等先进技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帮助出海企业在海外市场建立团队、招聘人才、培训员工,并解决文化差异和法律问题,进而降低风险、提升效率,加速实现海外本土化布局,在全球市场中成功拓展业务和管理人力资源。目前,该企业已为出海企业提供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随着上海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新生代劳动力就业和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政府大力推进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也积极投入产教融合平台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双方就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落实双方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进入此次决赛的一家制造业企业就带来了校企深度产教融合、服务临港、服务企业、服务高校的合作框架项目。

这个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项目,结合上海一所高校的专业特色,为企业“定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共同建设未来技术创享中心及其实验室群,由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资源,学校提供场地、资金与师资支持,既建设了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能源科技创新基地,也发挥了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创新创业等功能。

基于上海市企业新型学徒制相关政策,项目培训周期为两年,开设通用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含电气、机械、自动化等)及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培养课程,共计20余门。其中,员工通用素质课程将由企业负责,而其他两个板块内容由高校完成。

积极厚植上海人才优势

吸引和用好人才在上海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上海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必要前提。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将其作为促进就业创业,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力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一大批人力资源服务业态和行业标准,正是从上海孵化后加速推广辐射至全国,为国家人力资源产业进步作出贡献。

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从小到大的20多年培育中,上海也因“人才红利”而形成了规模庞大、市场健全、业态完备、科技赋能、全国领先的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体系,为服务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国际通行规则,上海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集聚优秀人才作出更大贡献。2023年度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计划的最高奖励金额达到50万元。同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每年最高可获得奖励资金总额100万元。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上海推出的一种人力资源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新兴形式。2010年,上海打造全国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人力资源服务贸易发展创新经验。2022年,该园区被认定为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

产业规模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国际知名机构引进来、本土龙头机构走出去相得益彰。截至2022年末,上海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3609家,从业人员6.83万人,全年营业收入4719亿元,全年纳税总额122亿元;全年为800多万人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服务用人单位约2000万家次。

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以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品牌化和标准化为导向,上海下一步将多措并举,发布《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引入更多先进理念和国际一流的创新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不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理念、技术、业态和服务模式,为厚植上海人才优势,增强“四大功能”和“五个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这些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了更足的发展底
2024-04-01 04:22:0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口素质稳步提升,新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庞大的发展中国家。2022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约
2023-06-14 22:23:00
...置,深刻揭示了技能提升已成为打通就业堵点、激活人才红利的核心引擎。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压力的双重压力,唯有紧抓技能提升这一核心命题,方能筑牢民生之本,激活发展之源。当前就业
2025-07-14 00:04:00
欧孚科技总经理Laura:技术实现突围,助力人资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创新新产品、升级新服务、应用新技术、探索新路径、构建新模式、实现新价值成为全行业关注的重点。4月15日-16日,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
2023-04-18 18:40:00
...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近年来,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并且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人才红利
2023-11-15 07:14:00
...应对人口结构变迁的现实挑战,又构建起“代际公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这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人才红利释放提供了可持续保障。“投资于人”的首次提出,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5-03-07 16:14:00
...营规模、发展规划等基本信息,积极对接企业需求,结合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特点,为企业讲解政策难点,疏通业务堵点。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靶向送策服务,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税费优惠
2023-09-12 08:07:00
帆书CEO吴江:成功的创业不是资源越多越好
...书(原樊登读书)CEO 吴江在2024上海市浙江商会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峰会上说。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成功的创业不是资源越多越好,而是资源绝对不能太多。”7月10日,
2024-07-11 14:23:00
...的培养和开发对产业发展的前瞻性、针对性不强,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致使部分领域供需矛盾较大,特别是从事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设计的工程技术人才可持续供给不
2024-02-08 04: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很多人开启人生第一次飞行之旅,提前多久去机场?怎么值机过安检?行李如何托运?哪些物品不能带上飞机?作为“首乘旅客”毫无经验
2025-10-08 14:35:00
“什么?猴哥跟labubu同框出现?李白跟昭君组cp?小龙虾上街游行了?”10月1日,不少武汉市民的短视频平台被光谷街头的热闹场景刷屏
2025-10-08 15:17: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国庆中秋共欢畅 公益电影进乡村
鲁网10月8日讯为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
2025-10-08 15:32:00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十堰各地乐享欢乐假日
十堰广电讯 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各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市民游客沉浸式游玩体验,尽享欢乐假日生活。这个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2025-10-08 15:33:00
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节日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鲁网10月8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艺璇)为规范辖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筑牢节日文化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2025-10-08 16:08: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国庆中秋聚一堂 “一村一年一场戏”乐民心
鲁网10月8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暨四季村晚活动火热开演,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16:39:00
这个假期,有一种“焕新”叫辽源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源这座城市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老街新生 记忆与未来的交融10月1日,辽源“小什街”开街仪式上
2025-10-08 17:18: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长岭老产品陈列馆:见证“军转民”的突围与生长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已走过 70 年历程。长岭老产品陈列馆以“以史增信
2025-10-08 17:51:00
央媒看太原月满中秋,情满家国,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中秋佳节,赞美幸福生活,祈愿国泰民安。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栏目以《月满中秋各地多彩活动欢度佳节》为题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值守 护航城市安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周杨扬)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上岗,全面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及街头游园的树木修剪与管护
2025-10-08 20:07:00
宁国:600多名游泳健儿逐浪青龙湾
大皖新闻讯10月8日上午,2025年长三角公开水域邀请赛暨宁国青龙湾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在被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的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激情开赛
2025-10-08 20:35:00
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8日从垓下遗址博物馆获悉,该馆即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公告显示,博物馆将于2025年10月9日(周四)起正式闭馆
2025-10-08 20:35:00
假日抢抓施工期 三荔水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6日,三荔水库工程大坝枢纽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以“节日不停工
2025-10-08 20:48:00
金秋揽月迎双节 河南迎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
2025-10-08 21:07:00
大皖新闻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太湖县以晴好天气为主,文旅市场持续向好。假日期间,全县文旅供给丰富多元,文旅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2025-10-08 21:43:00